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花芽分化期对罗汉果雌株二级蔓上的腋芽(花芽)进行了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罗汉果花芽分化进程中,低水平的IAA、GA3和高水平的ABA、ZR可能促进花芽分化;在激素平衡中,ABA/GA3和ZR/GA3比值的变化起主要的影响作用,高比值的ABA/GA3和ZR/GA3可能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自由基SOD和MDA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黄嘌呤氧化法和比色法动态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起病后或入组后第1天、3天、7天、14天外周血清VEGF和SOD、MDA水平,分析其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至病程第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14天仍维持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及第3天,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第7天及14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第3、14天随着梗死面积增大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SOD和MDA水平只在发病第3天才与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变化(P<0.01).结论:VEGF、MDA和SOD共同参与脑梗死急性期血管病理损伤过程,VEGF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3.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网站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区级精品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的编著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网站的开发设计,提出了网站的设计思路及网站建设的方法,并就其测试效果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背景】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定殖植物可以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发育。miRNA已被证实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调控作用。【目的】揭示印度梨形孢定殖大麦促进大麦生长发育过程中miRNA对印度梨形孢定殖的响应及对大麦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方法】提取大麦总RNA,实施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与数据挖掘;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麦生长素等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印度梨形孢对大麦有显著促生作用;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印度梨形孢侵染3 d较空白对照有18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11个miRNA上调、7个miRNA下调;侵染7 d与空白对照相比2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11个miRNA上调、13个miRNA下调;侵染3 d与侵染7 d相比有3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转录、细胞分裂、生长素信号的感知和转导、光合作用和激素刺激响应。靶基因所参与的途径与大麦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暗示miRNA对印度梨形孢定殖过程做出了积极响应。代谢产物分析表明miRNA参与的调控路径的代谢产物发生改变。【结论】本研究以miRNA为入手点,探究了miRNA对大麦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为揭示印度梨形孢的促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稻鸭共作及其它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稻鸭共作、人工除草、化学除草3种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对田间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总体控草效果显著优于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略有降低,但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有了很大的改变,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危害.在不同控草措施作用下,稻田杂草群落的结构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稻鸭共作区群落组成为陌上菜(Linderniaprocumbens)+异型莎草+水虱草(Fimbristylismiliacea),Whittaker群落指数显著高于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及对照区,表明稻鸭共作对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影响较大.从Sorense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以其为距离测度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中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46.
籼粳交新种质康丰A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丰A是利用带有广亲和基因的籼粳亚种间杂交育成恢复系97gk419与恢复系明恢70杂交(恢复系×恢复系),所形成的胞质正常、雄性可育,而无恢复性的特殊变异新种质,再与野败胞质不育系连续回交转育成的具有特殊核遗传背景的新型水稻三系不育系。本研究通过接种不同地区的53个稻瘟病菌系,发现康丰A对华南稻区尤其是福建稻区的稻瘟病菌系具有广谱抗性。以康丰A(同型保持系康丰B)与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分别接种稻瘟病菌系81278、Guy11、FJ2009-66和98013A。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康丰A对4个菌系的抗性均由1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康丰A抗菌系81278的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Pi-1、Pi-2、Pi-ta和Pi-3呈非等位关系,与Pi-ta(Pi-?)呈现连锁遗传,暂命名为Pi-kf1(t)。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分离自中国土壤中的腐霉菌进行形态特征和DNA序列分析,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钟形腐霉Pythium campanulatum、卵突腐霉P. oopapillum和多卵腐霉 P. plurisporium。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图解,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48.
韦乂宁 《蛇志》2011,23(1):43-44
目的 探讨降低异位妊娠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 41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协助医生及早诊断. 结果 41例异位妊娠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急、病情重,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福莫特罗(Formoterol)对大鼠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条件培养液诱导分化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在不同时间点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分化中Runx2和Osterix的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MEK和ERK1/2的磷酸化。结果:在细胞分化早期,加入已知浓度10-7mol/L的Formoterol可抑制成骨样细胞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mRNA表达;在细胞分化晚期,浓度10-7mol/L的Formoterol也可抑制成骨样细胞OsterixmRNA表达。在加入浓度10-7mol/的Formoterol作用30min后,MEK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表达均下降。结论:β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MMSC细胞体外向成骨样细胞的分化,并且可抑制MEK和ERK1/2磷酸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50.
多对独立杂合基因自交群体F1到Fn基因型熵的变化 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大林  陈奇  韦文惠  黄忆 《遗传》2007,29(8):1027-1027―1032
建立了具有多对独立杂合基因的自交群体的基因型熵的逐代演变数学模型, 给出每一世代中各个基因型所占的比例的三叉树算法。揭示出群体的基因型熵与独立杂合基因对数m存在线性关系, 与自交代数n存在非线性关系。固定代数n, 具有m对独立杂合基因的群体的基因型熵是仅有一对杂合基因的群体的基因型熵的m倍; 固定独立杂合基因对数m, 群体的基因型熵由F1至F3逐代递增, 在F3达到最大值, 从F3起逐代递减, 最终平衡在基因型熵最小的世代。讨论了这一模型对杂交育种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