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用吸附法固定化培养紫草细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活性载体 ,通过吸附固定化方式 ,结合液体石蜡原位萃取技术 ,培养紫草细胞。测定了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 ,紫草宁产率为 0 .916 g/g干重细胞和 0 .95 3g/g干重接种细胞 ,分别为悬浮培养的 12 .7倍和 6 .3倍。同时 ,对吸附与包埋固定化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 ,探讨了吸附固定化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2.
细胞角蛋白基因1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缺失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光  富伟能  邱广斌  赵震  徐振明  孙兴和  孙开来 《遗传学报》2002,29(5):390-395,T001
为了探讨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在CK13基因内部及附近选择5个微卫星引物进行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于DNA水平间接检测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该基因的缺失,应用Northern Blot检测16例喉鳞癌患者的配对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K13基因的表达差异;同时应用CK13蛋白单克隆抗体对不同分化程度的喉鳞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5个STR位点均存在LOH,其中D17S1964E、D17S2092、D17S791、D17S1665及D17S808位点的LOH频率分别为18.03%、28.13%、27.42%、39.68%和34.85%,其中D17S1665位点的LOH频率最高,至少一个位点出现LOH的病例高达77.78%(56/72),杂合性丢失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但与肿瘤分化程度高低相关(P<0.05)。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16例喉鳞癌患者C13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肿瘤组织显著增强,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组织或高分化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者,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证实CK13基因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一个新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743.
目的探讨"骨二方"在膝关节镜清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行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的90例(96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50膝)患者于术后给予"骨二方"行膝关节周围热敷,对照组45例(46膝)患者术后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膝的浮髌试验情况及关节穿刺抽出积液量、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第1、2、3、4周,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周后两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2周关节腔穿刺抽液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3、4周两组关节腔穿刺抽液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积液颜色较浅;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而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总体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骨二方"热敷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清理术后的疼痛,减少术后关节内渗出,从而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4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的回声图像特点将该院53例(59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为软斑组(24个)、混合斑组(18个)、硬斑组(17个),比较3组的造影增强率、造影增强程度分级,并对各类型斑块的时间-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9个斑块中有40个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增强率为67.80%,其中软斑组、混合斑组、硬斑组超声增强率分别为87.50%、72.22%、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增强程度Ⅰ级和Ⅲ级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硬斑组造影增强程度Ⅰ级个数较软斑组和混合斑组多,软斑组造影增强程度Ⅲ级个数较混合斑组和硬斑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均低于混合斑组和硬斑组,斑块峰值强度高于混合斑组和硬斑组,混合斑组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均低于硬斑组,斑块峰值强度高于硬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无创性地通过造影增强实时反映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情况,提供参数成像与定量分析,正确评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5.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50~70岁中老年人群I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对未来10年的ICVD患病风险进行评估,为深圳地区ICV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092名50~70岁中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 "模型,对研究对象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进行评估。结果:在1092名研究对象中,高血压、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的暴露率分别为37.64%、51.19%、56.87%、29.58%、23.46%;男性的超重/肥胖、吸烟和糖尿病的暴露率高于女性,而女性高脂血症的暴露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及极高危的检出率分别为65.02%、20.14%、10.26%、4.12%、0.46%;所有年龄组平均危险度水平均高于中国人群评估方法参考标准。结论:深圳地区50~70岁中老年人群ICVD发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ICVD10年发病风险较大,应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及加强对ICVD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46.
【背景】家蚕中肠型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毒病,其病原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该病原抗逆性强、宿主域广,防控难度大。【目的】调查广西蚕区家蚕中肠型脓病发生情况,并研究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性、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为养蚕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外观和解剖观察病症与显微镜检验相结合,调查养蚕生产家蚕中肠型脓病的发生率;采用生物试验方法测定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多角体病毒的外部形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多角体病毒的内部结构;采用PCR扩增和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广西蚕区家蚕中肠型脓病普遍存在,金城江蚕区和东兰蚕区的家蚕中肠型脓病平均发生率分别为6.06%和13.02%,最高发生率达到30.41%;分离获得2株BmCPV病原(暂命名为BmCPV-J和BmCPV-D),它们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4.88×103 PIBs/mL和1.63×104 PIBs/mL,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2株BmCPV的形态均为六角形多角体,大小有差异,多角体直径为1.0-3.4 μm;从2株BmCPV内部结构观察到球形病毒粒子,直径为30-50 nm,有刺状突起;可以扩增出BmCPV-J和BmCPV-D的RNA复制酶基因目的片段,BmCPV-J的目的片段序列与BmCPV参考株一致,而BmCPV-D的目的片段序列与参考株有2个碱基的差异。【结论】广西蚕区家蚕中肠型脓病危害严重,该病病原感染力强、分布广,多角体病毒具有典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特征,属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结果为养蚕生产中有效防控家蚕中肠型脓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47.
中国朴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恩伟 《植物研究》1980,(2):121-125
乔木,高7米。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仅在节基部和芽的上部多少被稀柔毛,后变光滑,一年生枝红揭色,无毛,具条棱,皮孔散生,异色。  相似文献   
748.
朱长山  杨好伟 《植物研究》1994,14(3):243-245
本文发表了河南凤仙花属一新种,即奇异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S.Zhu et H.W.Yang,sp.nov.  相似文献   
749.
生物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问题思考分析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有着更高要求,由于其专业特点,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实验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针对生物工程类专业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实践以改善传统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滨州学院"生物工程综合实...  相似文献   
750.
金秋梨和新高梨的分子遗传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金海  伍贤进  周书伟   《广西植物》2006,26(3):297-299,241
金秋梨和新高梨的形态性状、生物学性状以及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均产生了变化。利用异源DNA探针—小麦rDNA克隆pTA71,与四种核酸内切酶PstⅠ、BamHⅠ、EcoRⅠ及BglⅡ酶切消化的金秋梨和新高梨叶片总DNA杂交,结果表明,pTA71-PstⅠ和pTA71-BamHⅠ二种探针—酶组合可在金秋梨和新高梨中检测到RFLP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