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RV)的LLR疫苗株全基因组基因和蛋白特征、完善关键基因遗传稳定性研究,为疫苗的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将LLR株毒种第38代在原代牛肾细胞上连续传至49代,提取第38、43、44、49代病毒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LLR株(38代)全基因组11个dsRNA片段和传代病毒VP6基因,分别将其克隆到p 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LLR株全基因组11条RNA,由18 498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5 796个氨基酸;全基因组研究表明,所克隆的LLR株属于G10P[15]/NSP4[A]/SGⅠ基因型。LLR株VP6基因全长1 356 bp,含编码397个氨基酸的单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各代次病毒的VP6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变化完全一致,与Gen Bank中LLR参考株(L11595)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与16株SGⅠ亚群RV代表株之间,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0%~99.7%和97.0%~99.2%;与不同亚群RV代表株之间,VP6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7.7%~82.2%和92.2%~93.5%;LLR株各代病毒VP6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各关键功能区未发生变异。结论 LLR疫苗株关键基因遗传特性稳定,为在分子水平保证LLR株毒种及其生产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其全基因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RV生物学、免疫学和确定该病毒的分类学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联合采用表达谱芯片和下一代测序技术同时高通量筛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肌组织表达差异的miRNA.方法 实验组为孕中期先天性畸形胎儿,对照组为同胎龄无心脏畸形的难免流产的胎儿,取胎儿心室心肌组织,联合采用Agilent Human 2.0 microRNAs表达谱芯片和SOLiD下一代测序技术同时观察心肌组织microRNA的表达变化,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用实时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通过差异miRNA筛选,发现先天性心脏畸形组在表达谱芯片和下一代测序中共同差异的24个miRNA,生物信息学预测到1 606个靶基因,靶基因Gene Ontology分析表明其中与细胞进程、代谢过程、生物调控相关的靶基因为主,Pathway显著性分析表明,部分靶基因为生物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随机挑选共同表达差异的4个miRNA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芯片与下一代测序共同筛选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这些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异常表达的miRNA为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将有可能为心脏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研发新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3.
以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演替群落为对象,开展群落及其群落建群种的地下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群落种类组成和根系功能群类型趋于简单化;群落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呈“T”型;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原群落的建群种出现了明显替代现象,轻度放牧样地群落建群种为密丛型根系的克氏针茅,中度放牧为疏丛型根系的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重度放牧为鳞茎型根系的碱韭(Allium polyrhizum);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群落建群种根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0.47、1.0、4.1,并且群落建群种根系数量、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比根长及根长密度等各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另外,3种放牧强度样地群落建群种根冠比、根长密度均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8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P、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不表达TP和VEGF;TP表达于结直肠癌细胞和(或)间质内单个核细胞,VEGF表达于癌细胞。TP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05%(37/88)和23.86%(21/88)。TP和VEGF在淋巴结转移及Duke’sⅢ-Ⅳ期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Ⅰ-Ⅱ期患者(P<0.05);TP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及浆膜外组高于浸润程度较浅组(P<0.05)。结论TP和VEGF的异常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45.
非洲马瘟病毒群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AHSV)为双股RNA病毒,感染所有马科动物.设计2对位于AHSV基因组S7片段的引物,经RT-PCR扩增,证实2对引物对6种血清型的AHSV RNA均有特异性扩增,且能对同属的蓝舌病病毒(BTV)、鹿出血热病毒(EHDV)进行区别诊断.经序列测定及Blast,证实所扩增的条带确为AHSV S7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表明已初步建立AHSV群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6.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PsaA是各种肺炎链球菌共有的遗传保守的特异性表面金属结合脂蛋白。通过PCR扩增肺炎链球菌D39不含信号肽的PsaA基因片段,将其通过T4连接酶连接至含6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BAD/HisA中,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Top-10后用L(+)-阿拉伯糖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重组蛋白经亲和镍柱纯化以后,用外切酶-重组肠激酶(REK)去除6His标签。感应偶合电浆质谱(ICP-MS)测得纯化的PsaA蛋白以1:1比例结合金属锌离子。进而,通过圆二色谱法分析金属离子的结合对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片层含量的影响,荧光光谱研究蛋白结合锌离子的解离常数及结合当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体外的金属结合特性及细菌的金属运输及毒力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7.
以不结球白菜抗小菜蛾材料508为母本(P1)、以感虫材料114为父本(P2)构建了包括P1、P2、F1、F2、BC1P1和BC1P2的6个世代群体,通过人工网室鏊定各世代群体的抗虫性,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法分析了不结球白菜抗虫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508×114组合中,感虫对抗虫表现部分显性,抗虫性遗传符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C1P1、BC1P2和F2群体中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7.21%、25.87%和76.05%,为有效利用抗虫资源和挖掘抗虫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SLC30A8(solute carrier family 30,member 8)基因rsl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对222例内蒙古地区汉族人(其中T2DM组125例,正常对照NC组97例)rsl326663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2DM组中rsl3266634的C等位基因频率、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2%和28.4%,均显著高于NC组的53.1%和24.7%(P值均<0.05);而T2DM组的TT基因型频率为6.4%,显著低于NC组的18.6%(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4倍(OR=1.64,95%CI=1.125-2.402)。结论:SLC30A8基因rsl3266634多态性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的风险等位基因,该位点C/T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T2DM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人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加规范性的治疗,进一步提高电针疗效。方法:将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73例单膝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疏波组、密波组两组,均针刺患侧膝眼穴,疏波组接2Hz连续波治疗,密波组接40Hz连续波治疗,采用WOMAC评分对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躯体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判断1个疗程及3个疗程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完成第一疗程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说明两组在疼痛疗效上存在差异。而两组僵硬和躯体功能评分的比较,P>0.05,显示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第3疗程后,两组WOMAC总分比较,P均<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第3疗程症状积分低于第1疗程,说明第3疗程后症状改善优于第1疗程。结论:电针疏波组在改善疼痛上优于密波组;第3疗程后,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第1疗程。  相似文献   
150.
中子属于高传能线密度电离辐射,能产生比κ射线更为严重的放射损伤,肠上皮对中子辐射高度敏感,迄今未见有关中子辐射致肠上皮细胞损伤中PI3K对NF-κB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子照射后肠上皮细胞中PI3K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中子辐射致肠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选取肠上皮细胞系-6(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No.6,IEC-6)进行传代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4Gy中子照射组和4Gy中子照射+LY294002处理组,照射组和LY294002处理组细胞采用4Gy中子均匀照射,LY294002处理组细胞在照前24h给予终浓度为10κmol/L的LY294002,各组于照射后6和24h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EC-6细胞增殖活力、凋亡与坏死率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NF-κB(p65),IKKκ和IκBκ的表达变化.研究发现,4Gy中子照射后6和24h,IEC-6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凋亡和坏死率增加;应用LY294002后IEC-6细胞增殖活力较照射组明显下降,IEC-6细胞凋亡和坏死率较照射组增加.4Gy中子照射后6和24h,IEC-6细胞NF-κB(p65)和IKKκ表达升高,IκBκ表达降低;应用LY294002后NF-κB(p65)和IKKκ表达降低,IκBκ表达升高,表明4Gy中子照射可引起IEC-6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凋亡和坏死率增加;PI3K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对中子辐射IEC-6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