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陈百红  陈雄刚  林财珠 《生物磁学》2009,(15):2824-282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醉,按Brennan法手术,建立大鼠手术切口疼痛模型。20min后,对照(D)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另5组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K1组为2mg/kg,K2组为4mg/kg,K3组为8mg/kg,K4组为16mg/kg。每组在尾静脉注射后2h时,以3%戊巴比妥钠100mg/kg腹腔注射深麻醉下迅速切取脊髓L4-S1节段,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背角Fos样免疫反应(FLI)阳性细胞在脊髓上的变化情况。结果:外科手术刀口诱发的FLI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与痛刺激同侧的脊髓浅层(Ⅰ-Ⅱ层),各剂量组同D2组比较,脊髓背角浅层FLI阳性细胞数目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抑制脊髓Fos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2.
报告从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发展趋势入手,简要介绍了不同来源微生物氮源的特点.报告着重介绍了酵母浸出物的营养特性,从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分子量分布、维生素种类含量、核苷酸及微量元素种类含量等方面阐述了酵母浸出物作为微生物生长优质氮源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33.
豆柄瘤蚜茧峰的嗅觉定向反应(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fabarum对能寄生于包括大豆蚜Aphisglycines和豆蚜A.craccivora的多种蚜虫中。本实验研究了豆柄瘤蚜茧蜂在风洞中对以下气味源的嗅觉走向反应:未受损伤的寄主食料植株(UD)、机械损伤的寄主食料植株(MD)、蚜害植株(AD ,带蚜虫;AD~,不带蚜虫)、以及致害蚜虫。发现以豆蚜为寄主的豆柄瘤好茧蜂对AD 和AD~的正走向率高于对UD和MD的正走向率,以大豆蚜为寄主的豆柄瘤蚜虽峰对AD 的趋性高于对UD和大豆蚜。同时,豆柄瘤蚜茧蜂对UD、MD和致害蚜虫的定向反应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植食性昆虫的取食活动能诱导被害植株提高自身对害虫天敌的吸引力。此外还发现大豆是否受蚜害并不直接影响大豆蚜进行寄主定位。  相似文献   
34.
以宁夏枸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激素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变化及体细胞胚发生频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激素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组分和体细胞胚发生频率均有一定的差异,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结果如下:(1)MS_1、MS_2和MS_3三种培养基上继代的愈伤组织难以诱导形成体细胞胚,为非胚性愈伤组织;而从MS_1、MS_2和MS_3分别转到MS_0和MS_4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频率高,属于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以MS_3转至MS_0后的体细胞胚发生频率最高。(2)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分析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有特异性蛋白质67kD,胚性愈伤组织有特异性蛋白质35kD和44kD;蛋白质33kD和67kD受2,4-D调控,蛋白质49kD、57kD受6BA调控,而蛋白质37kD、51kD受2,4-D和6BA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35.
陈敦武  陈雄  李欣 《微生物学报》2019,59(12):2276-2284
作为一种天然稳定剂的双糖,海藻糖(Trehalose)在逆境下对生物体活性的保护功能既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也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本文聚焦重要模式微生物和工业应用微生物酵母,结合组学研究最新进展,从海藻糖代谢途径、应激条件下的海藻糖代谢和转录特征以及提高胞内海藻糖含量策略等方面,对内源性海藻糖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海拔高度对大车前叶和根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甘肃马衔山( 海拔3750 m)自然生长的大车前( Plantago major L.) 为材料,通过检测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下大车前根和叶中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变化,探讨植物对于高寒环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 从1600 m~3300 m) ,根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显著升高,叶中的POX和SOD活性则逐渐降低。高海拔区(3300 m)根中出现了特异性酶带POX5 和SOD8。这种趋势可能有利于根的越冬,而对叶片的越冬不利,这与多年生植物大车前的自然生长状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HC Ⅰ链相关分子A/B(MICA/B)在胰腺癌(PD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MICA/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分析MICA/B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CA/B在PD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58%(43/48),而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癌组织与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差异显著(x2=36.069,p<0.001).MICA/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密切的关系(x2=8.398,10.000;P=0.015,0.003),在早期、分化较好的胰腺癌组织中MICA/B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分化较差的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随着胰腺癌进展,MICA/B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到癌细胞周围的间质组织中,晚期胰腺癌患者MICA/B的表达水平较低甚至不表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ICA/B表达程度与分化程度正相关(r=0.331).结论:MICA/B作为诱导蛋白通过MICA/B-NKG2D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在早期清除胰腺癌细胞中起重要作用.但随着肿瘤的进展,MICA/B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释放到肿瘤间质组织进而引起肿瘤免疫逃避.因而我们推测,MICA/B-NKG2D介导的免疫监视障碍可能促进了胰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结合MRI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9.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发病特点是独立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明确原因的心脏疾病之外的原因。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包括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心肌能量代谢障碍、钙稳态失衡、自噬等多种机制参与其中。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殊治疗药物能有效改善与逆转其发生发展。对近年来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长寿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衰老是一个神秘的谜团.旨在回顾西方文明从远古至20世纪初,从民间到学术界,探索长寿之路,破解衰老之谜,冥思苦想苦苦追寻的漫漫历程,并按历史的足迹,将这错综复杂的过程分为八个历史时期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