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8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3和4信号通路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方法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MSCs,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MSCs、TLR3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用含10%FBS、10%L929条件培养基的RPMI-1640培养得M0型巨噬细胞,实验分6组:对照组及MSCs-Exo、TLR3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LPS、IL-4+IL-13分别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巨噬细胞光镜下观察形态,流式和qPCR检测免疫表型(CD206、Arg-1、TNF-α、iNOS)及炎症因子(CCL22、IL-1β、IL-6、IL-10)表达的改变。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MSCs鉴定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性,MSCs-Exo为双层膜囊泡结构,直径在40 ~ 200 nm之间,表达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9、HSP70;光镜下观察各组巨噬细胞形态,加MSCs-Exo及TLR3和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刺激的巨噬细胞呈长梭形,伪足较多;流式检测发现,加MSCs-Exo及TLR3和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刺激的巨噬细胞均高表达CD206(107.2±6.87、102.4±9.83、112.0±9.24 vs 56.0±7.38,F?=?47.234,P均< 0.001)、Arg-1(135.2±6.87、130.2±7.59、203.4±9.07 vs 117.8±9.12,F =109.827,P =?0.009、0.048、0.000);低表达TNF-α(27.0±5.65、24.6±5.02、25.6±4.15 vs 36.6±7.09,F = 4.882,P = 0.046、0.015、0.017),而MSCs-Exo刺激的巨噬细胞低表达iNOS(240.2 ± 8.43 vs 308.8±9.88,P < 0.001);TLR3和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刺激的巨噬细胞iNO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qPCR检测发现,加MSCs-Exo及TLR3和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刺激的巨噬细胞均高表达CCL22(2.277±0.744、1.570±0.209、1.642±0.443 vs 1.000±0.111,F = 23.654,P = 0.015、0.003、0.031)、IL-10(1.233±0.136、2.426±0.343、1.390±0.155 vs 1.000±0.130,F?= 103.251,P = 0.048、0.000、0.008),低表达IL-1β(0.383±0.035、0.640±0.143、0.242±0.073 vs 1.000±0.082,F = 12.315,P = 0.000、0.005、0.000)、IL-6(0.386±0.066、0.655±0.046、0.533±0.090 vs 1.000±0.204,F = 30.140,P = 0.001、0.006、0.016)。 结论TLR3和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SCs-Exo均能促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相似文献   
282.
陆静  陈赢男  尹佟明 《植物学报》2021,56(1):90-103
雌雄异株植物是研究性别决定遗传机制及性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理想材料,而克隆性别决定基因是解析性别决定遗传机制的关键。木本植物中有丰富的雌雄异株植物,且包括2种相反的性别决定系统:XY型(雌株为同配型的XX,雄株为异配型的XY)和ZW型(雌株为异配型的ZW,雄株为同配型的ZZ)。此外,不同性别植株的经济价值也有所不同。在木...  相似文献   
283.
284.
肖建华  丁鑫  蔡超男  张灿瑜  张晓妍  李朗  李捷 《生态学报》2021,41(14):5703-5712
掌握气候变化对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和适应性变化趋势的影响,是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闽楠(Phoebe bournei)是我国东部亚热带森林的优势树种,也是金丝楠木的主要来源树种。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园林与生态价值,目前已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预测不同气候背景下该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可为这一珍贵树种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指导依据,同时也为闽楠的起源与地理分化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基于闽楠的123个分布点信息与19个气候因子,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ArcGIS空间分析,构建闽楠于末次冰期(距今22000年)、当前(1950-2000年)以及未来(2050年与2070年)相应地潜在分布区格局,并确定未来受威胁的适生区、面积与影响分布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闽楠的适生区覆盖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重庆,制约闽楠地理分布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最暖月最高温(Bio5)与最干季降水量(Bio17);在末次盛冰期闽楠退缩到我国东部的许多山区,诸如武夷山、浙闽丘陵、武陵山、雪峰山、湘黔桂毗邻的山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到2050年与2070年闽楠的适生区有着破碎化甚至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285.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理念,为高等院校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和新路径。《生物技术概论》在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系统深入发掘专业课思政元素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践行“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育人理念和方法,是新时期《生物技术概论》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聚焦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生物技术概论》,对开展课程的思政改革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以该课程的第1章基因工程的第7节“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为例,阐述了挖掘教学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和实现德育目标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以期为实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进而实现“三全育人”提供工作思路和具体教学案例。课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87%的学生对采用课堂讨论的互动教学模式表示非常满意,81.5%的学生表示思政元素的导入自然流畅,与专业课锲合度高,内容充实感染力强。此外,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教学案例的讲解、多媒体运用、师生沟...  相似文献   
286.
287.
本文观察到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接受高钙(3%)饮食6周后抑制了血压上升,胞浆游离钙浓度降低和血浆钙升高,细胞内pH也产生改变,接近正常对照的WKY大鼠。本文对细胞内pH,Na+-H+交换,胞浆游离钙浓度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8.
<正> 一序膜分离操作,作为一门操作技术,并不算是什么新东西。实际上,它只是在新操作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方面。由于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新,而且膜的分离技术效果显著及利用手段被开发。因此,也引起了与食品工业有关的人在食品工业中引用这种方法进行试验。但是,除在制乳工业取得了成功之外,  相似文献   
289.
为了解火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凋落物分解和营养循环中的作用,以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森林优势树种落叶松、白桦、山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野外原位分解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凋落物分解的响应。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分解,3种植物叶片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为63.9%~68.1%,白桦叶片凋落物分解最快,分解前后的N含量、C∶N、N∶P存在显著差异。3种植物叶片凋落物的细菌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根瘤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且在3种凋落物间存在显著差异。分解18个月后,凋落物中优势细菌类群与火山熔岩台地土壤趋向一致,火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受到凋落物中P含量、C∶N和N∶P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0.
本文报道了在位于5′端非编码区的引物的诱导下用Nested double PCR技术检测献血者血浆中HVC-RNA的方法。我们发现Nested double PCR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单次PCR。anti-HCV(H100-3)阳性血浆样品中只有35.2%(19/54)能同时被证实为PCR阳性。由于anti-HVC(C100-3)假阳性率太高,作为献血筛选试验检测方法不能令人满意,而本文报导的Nestel double PCR方法可以弥补anti-HVC试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