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InterferenceofSucraseinDeterminationofExo-cellulaseandExo-poly-galacturonaseinAbscissionZoneofCitrusYoungFruitandtheMethodstoExcludeItXUChang-Jie;CHENKun-Song;ZHANGShang-Long(DepartmentfoHorticulture,Zhe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Hangzhou310029)外切纤维素酶和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水解各自的底物使反应液中还原糖增多,然后即可根据还原糖的增多量测定两酶的活性。国内研究者往往用合适的盐溶液提取的粗酶来测定酶活性[4,5];而国外则一般先将酶沉淀下来,再用缓冲液重新溶解后用来测定酶活…  相似文献   
12.
乙烯生物合成及其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近年来对乙烯生物合成重要中间产物S-腺苷甲硫氨酸(SAM)及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各种分流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参与这些途径的关键酶及其基因的特性,并对控制乙烯生物合成的基因工程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细胞死亡的方式之一,在植物发育及逆境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检测植物PCD的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学方法,以及流式细胞仪在植物PCD检测中的应用。 Abstract: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is an active way for plant cells marching to death,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sponses.Cytological,biochemical,molecular and physiologic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plant PCD were reviewed.Application of flow cytometer to plant PCD research was also covered.  相似文献   
14.
雪花梨和鸭梨果实贮藏特性比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后雪花梨和鸭梨果实于20±1℃下均具典型的呼吸跃变过程。后者采后初期对低温敏感,降温过快,导致早期黑心病.12C 下,一周后每 3d降1C 缓慢降温,直至0±0.5C 可控制早期黑心病的发生。前者直接于0C下贮藏效果好。后者对CO_2也敏感,尤其是果心组织,5%~10%的CO_2处理两周,即可导致严重的果心组织褐变,但小于10%的CO_2对前者较安全,且能获得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柑橘果实膨大初期遮光处理对果皮色素、果实含糖量、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分配及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而类胡萝卜素积累缓慢,蔗糖的相对含量则明显上升.遮光处理还促进了光合产物向果皮运输,相应地降低了汁囊中光合产物分配比率,使果实汁囊中蔗糖含量下降.果皮中SS、SPS和转化酶活力在遮光处理后均有较大的提高,而汁囊中则差异不大.上述结果表明,在果实自身光合作用被抑制的条件下,果皮是通过提高酶活力来增强库强度,从而使其在与汁囊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光合产物,造成汁囊含糖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为未成熟(immature)、成熟(mature)和完熟(ripe)3种不同成熟度,在20℃下48 h贮藏过程中,每隔3 h检测一次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分析成熟过程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成熟和成熟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合成变化呈现典型的跃变型果实特征,而在完熟果实中检测不到呼吸和乙烯跃变过程.未成熟和成熟杨梅果实中PAL活性趋于提高,而完熟果实的呈下降变化,这一结果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Cy-3-Glu)含量变化相吻合;CIRG值与杨梅果实Cv-3-Gl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结果显示杨梅果实属于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17.
陈昆松  李方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231-1234
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实为试材,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cDNA为探针,研究果实成熟进程中XETN mRNA的变化规律,探讨XET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20℃下外源乙烯处理可促进XETmRNA的积累,且这种效应因乙烯处理时间的加长而加强,进而加速了是实软件;0℃处理可抑制XET mRNA的增加,延缓果实软化,但当果实转入20℃后  相似文献   
18.
脂氧合酶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关系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20℃下贮藏果实的脂氧合酶(LOX)活性随着后熟进程保持上升,其活性与果实硬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酶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组分比例变化较大,而棕榈酸和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的组分比例变化很小;0℃贮藏果实中的LOX活性被强烈抑制,果实后熟软化进程被明显延缓,5种脂肪酸组分比例变化均较平稳;外源乙烯处理显著促进了LOX活性的增加,加速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成熟中华猕猴桃果实中克隆以了一个β-半乳糖苷酶基因cDNA片段,其长度为747bp,有一由249个氨基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架它与苹果、 芦笋、绿药椰菜、番匣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cDNA相应区段的的核同源性为76.3%~70.3%,氨基酸同源性为69.1%~72.7%,用该片段为探针进行Northern分析表明,果实采收时,β-半乳糖苷酶mRNA水平最高,随后呈下降变化,同时β-半乳糖苷酶mRNA水  相似文献   
20.
以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 cv.Bruno)果实为试材,研究乙酰水杨酸(ASA)与乙烯处理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变化以及后熟软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A在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内源SA水平呈下降变化,组织中SA水平与果实硬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9 4**),ASA处理可显著地维持组织中较高的SA水平,抑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合酶(AOS)活性增加,减低O-.2生成速率,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进而抑制了乙烯生物合成或推迟乙烯跃变的到来,延缓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这些效应主要表现在乙烯跃变之前或乙烯跃变前期;相反,外源乙烯处理则显著降低果实组织中内源SA水平,促进LOX和AOS活性的增加,促使O-.2积累,增加了细胞膜透性,促使乙烯跃变的提前到来,加速了果实的后熟软化.推测组织中的内源SA水平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外源ASA可能作为一种O-.2等自由基的清除剂或是细胞膜稳定剂在组织成熟衰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