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升温突变对川西道孚林线川西云杉和鳞皮冷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林线作为理想的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器,是研究植被与气候变化关系的重要场所。利用川西道孚县高山林线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和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的年轮宽度资料,基于树木年代学的方法,构建差值年表并通过升温突变前后(1995年前后)年轮指数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探讨了该区林线主要针叶树种的年轮响应变化,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树木与气候响应关系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1995年气温突变前后川西云杉和鳞皮冷杉年轮指数和生长弹性时间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没有发生显著的响应分歧现象。(2)月尺度上,升温突变前川西云杉年轮指数与前一年11月月均最高温、5-7月月均温、6月月均最高温、7月月均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鳞皮冷杉则与前一年11月月均温、11月月均最高温和12月月均温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升温突变前林线树木生长分别受夏季和冬季温度控制;升温突变后川西云杉年轮指数与前一年11月月均温呈显著负相关,和当年2月降水量及7月月均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而鳞皮冷杉则与当年5月月均温和5月月均最低温呈显著负相关,与5月降水的正相关性达到最大;表明升温突变后林线川西云杉生长依然受夏季温度控制,而鳞皮冷杉生长则受到春季干旱胁迫的影响。未来气候若随着升温出现干暖化,则林线鳞皮冷杉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响应分歧现象。  相似文献   
412.
砂藓(Racomitrium canescens)是一种具有极强耐脱水性的苔藓植物,编码磷脂酶D的基因RcPLD能够在砂藓的脱水和复水过程中产生显著的表达响应,它可能参与了砂藓的强耐脱水性功能。该研究使用已克隆的RcPLD编码序列构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rcpld-oe,初步考察过表达株系的干旱胁迫耐受能力及其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RcPLD增强拟南芥抗旱性的机制。结果表明:(1)利用已克隆的RcPLD编码序列构建了植物中的过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RcPLD的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株系rcpld-oe,并获得了多个T_3代rcpld-oe纯合体株系。(2)在正常生长条件下,rcpld-oe株系T_3代纯合体植株比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体积小,但营养生长期较长,抽薹较晚,莲座叶衰老速率较慢;在干旱处理条件下,rcpld-oe株系表现出比野生型拟南芥更强的干旱耐受能力。(3)在干旱胁迫处理过程中,rcpld-oe株系莲座叶的水分散失速率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对膜完整性的损伤和光合作用的抑制,但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小。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rcpld-oe植株莲座叶的水分散失速率和光合作用抑制程度显著降低,从而表现出明显强于野生型的干旱耐受能力,这为后续RcPLD功能的深入研究和更多砂藓抗旱功能基因的挖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3.
2011年7,2012年7月和10月在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5号宁波滑蜥标本,系河南蜥蜴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414.
目的:分析某部军事飞行员血浆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比较某部军事飞行员与地勤人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水平,并分析Hcy与TC、TG、HDLC、LDLC、apoA1、apoB等的相关性。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飞行员组的Hcy与HDLC值正相关(t=2.42,Sig=0.017),与apoA1值负相关(t=-2.49,Sig=0.014);飞行员与地勤人员的LDLC、apoB、apoA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飞行员组的HDLC、apoB、apoB/apoA1比正常Hcy飞行员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事飞行员常规体检增加Hcy、apoA1、apoB及其比值检测,对异常结果分析后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这对飞行员的健康维护和保障飞行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疑诊为冠心病的老年住院患者27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期行超声心动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病史。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成主动脉瓣钙化(AVC)组和非主动脉瓣钙化(NAVC)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评价老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AVC组和NAVC组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VC组冠心病的确诊率为93.7%,而NAVC组为8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VC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检出率也显著性高于NAVC组(59.2%vs 35.1%,P=0.043)。结论: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有效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416.
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pachyderma(sin.)在北冰洋的古海洋学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对该属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冰洋的东部。本文对中国首次及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西部所采集的32个表层沉积物中N.pachyderma(sin.)壳体进行了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并试图找出其与水团性质的关系。对北冰洋西部N.pachyderma(sin.)的研究显示,该属种主要生活在北冰洋西部30—100m水深范围,其壳体的δ18O差异在楚科奇海主要反映水体盐度和温度的差异,而在楚科奇海台、北风脊海域和加拿大海盆则主要反映水体盐度的差异。N.pachyderma(sin.)壳体的δ13C差异主要反映水体营养状况的差异,在楚科奇海中部其壳体δ13C的轻值反映低营养盐利用率,在北风脊东侧的加拿大海盆反映营养盐的再生环境,而在楚科奇海台和北风脊海域其壳体δ13C的重值反映低营养环境。  相似文献   
417.
江淮棉区棉大卷叶螟主要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江淮棉区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Fabricius的主要寄生蜂(蝇)有7种: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derogatae(Watanabe)、叶卷蚁形蜂Goniozus japonicus(Ashmead)、卷叶螟姬小蜂Sympiesissp.、菲岛扁股小蜂Elasmus philippinensis(Ashmead)、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unctata(Fabriciu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和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Robineau-Desvoidy)。其中,卷叶螟绒茧蜂和卷叶螟姬小蜂为棉大卷叶螟幼虫期优势寄生蜂种,广大腿小蜂为幼虫-蛹跨期优势寄生性天敌。自然情况下,棉大卷叶螟的被寄生率高达25.7%,寄生性天敌对棉大卷叶螟种群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18.
水稻糙米高蛋白基因的QTL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由糙米蛋白含量高达14.55%的广东省农家品种三春种配制的BC1群体进行糙米高蛋白基因的QTL定位,定位到了6个糙米蛋白基因的QTLs,其中有3个新的QTLs。有1个增效基因qCP1-2为主效基因,解释的表型变异高达44.2%,有可能是与谷蛋白基因Glu-1紧密连锁的新调控序列。本研究表明,所利用的BC1群体的糙米蛋白可能主要是由1个主效QTL所控制。  相似文献   
419.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对神经毒素(MPTP)致小鼠神经和运动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在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前1d和注射后1、4、7、10d,测量MPTP游泳组、MPTP非游泳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爬杆时间和步伐,第11天用放射自显影法测定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密度。结果MPTP两组第1天步伐延长,随后恢复。第4天MPTP非游泳组步伐小于生理盐水组和游泳组,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MPTP两组第1天爬杆时间延长,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游泳组在随后各时间点爬杆时间依次缩短,并在第7、10天明显短于MPTP非游泳组和生理盐水组。游泳组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相对密度较非游泳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下调。后两组无差异。结论游泳运动能增强小鼠的运动机能,减轻MPTP的损伤效应,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下调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0.
为解决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液体培养细胞生长缓慢和代谢水平低下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锗(GeO2)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多糖合成及碳氮利用的影响,分析了类原球茎细胞内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细胞氧化还原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二氧化锗(4.0mg/L)显著促进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的增殖和多糖的积累,最大细胞干重为32.6g/L,最大多糖产量为3.78g/L;显著提高胞内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升高,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有所降低;氧化还原态分析发现,二氧化锗处理的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值明显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添加适量的二氧化锗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多糖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