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蚕豆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蚕豆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变化如下:1.发育早期,整个胚珠中未见淀粉粒。其后首先在合点区出现淀粉,而后从合点向珠孔逐渐扩大分布范围。2.珠心和内、外珠被中均含有淀粉粒,尤以内珠被的淀粉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受精后,内珠被解体,淀粉出现在外珠被细胞中,推测营养物质可通过整个胚囊表面进入其中。3.合点与胚囊之间的珠心细胞特化或长形。可能有助于营养物质进入胚囊。4.功能大孢子中贮存丰富的淀粉粒,它和珠心细胞一起是胚囊发育时的营养来源。5.卵细胞受精后,所含淀粉粒的数量和大小明显增长,随着合子和胚细胞的分裂,其中贮存的淀粉逐渐被消耗,到多细胞球形胚时完全消失。6.胚乳核周围始终未出现淀粉粒。7.胚器官分化之后,子叶和胚轴等处逐渐出现淀粉粒,其中生长活跃的结构如生长点、维管束等不贮存淀粉。8.子叶中的淀粉粒含量迅速增加,颗粒特大,是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最终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492.
ANewTechniqueofMicroproteinelectrophoresisandUltrasensitiveStaining1PANGGuangchang2,ZHAODongxu3,YANGXinlinCHENGuangwen...  相似文献   
493.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何显示其正常组织结构,对研究涡虫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神经系统,结果表明,尽管3种方法都能很清晰地显示涡虫的神经系统,但在显示咽部神经时,只有Masson染色能够很清晰地显示。  相似文献   
494.
摘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活动性进行分组,将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35例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将65例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缓解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并对比三组受检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比有差异,且活动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低,CD8+水平较高(P<0.05);三组受检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且活动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低,血小板水平较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4+/CD8+、血红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CD8+、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CD8+升高、血红蛋白升高及血小板降低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且与其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以CD4+/CD8+升高、血红蛋白升高及血小板降低情况可独立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因此临床上对于上述指标升高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及时改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495.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海拔的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等;通过质谱测序明确两种高原动物血红蛋白亚型;采用PAML4.8程序分析两种动物血红蛋白亚基中的正向选择位点;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分析正向选择位点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基于对两种高原动物血液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它们适应低氧的策略。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高原鼢鼠通过增加红细胞数目、减小红细胞体积应答低氧,相反,高原鼠兔通过减少红细胞数目、增大红细胞体积应答低氧;高原鼠兔红细胞中具有α2β2成年型血红蛋白和α2ε2胎儿型血红蛋白,高原鼢鼠红细胞中只有α2β2成年型血红蛋白,但高原鼢鼠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和别构效应显著高于高原鼠兔;高原鼢鼠与高原鼠兔的血红蛋白α和β亚基中,正向选择的氨基酸位点数目、位置以及它们的侧链基团极性和取向具有明显不同,这可能是造成两种动物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不同的重要原因。总之...  相似文献   
496.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可引起仔猪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尽管已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上市,但由于病毒变异频繁导致保护效力欠佳,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本研究首次制备了PED mRNA候选疫苗,并在小鼠和妊娠母猪上评价了其免疫原性,证明了基于病毒受体结合区异源二聚体的mRNA候选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在小鼠上高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单次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300以上,并在妊娠母猪上诱导了与灭活疫苗相近的中和抗体水平,实现了100%抗体转阳。本研究为PED mRNA疫苗的进一步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7.
从树Qu肾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3株病毒,嗜在对数分裂期的TL细胞上复制,产生细胞病变和血凝素抗原,能凝集豚鼠和小鼠红细胞。交互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株病毒同属一个血清型。免疫酶染色显示抗原首先出现于细胞株,电镜观察负染标本病毒形态近似圆形和六角形,无胞膜,直径约30nm。血清学检查大多数树Qu血清中含有该病毒抗体,证明是树Qu的一种潜在病毒。初步鉴定为类-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498.
AVWC-tcs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方法,它能把非参数资料转变成参数资料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本研究进一步从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精选出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数据,用AVWC-test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传统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和计量资料统计方法进行同源自身对照,研究了其统计效能。结果清楚地表明:AVWC-test方法是一种应用面广,精确、灵敏、方便的生物统计分析方法,能更好地发掘科学资料的信息,提高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499.
细菌素发酵条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从乳酸乳球菌产生的细菌素--Nisin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以来,细菌素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发酵条件和应用以及工程菌株的构建等。人们已从不同生态环境中筛选到产细菌素的菌株,如新鲜牛奶、发酵奶制品、豆芽、泡菜、香肠和动物肠道等.细菌素的产量除了与菌株自身性质有关外,发酵条件对细菌素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如培养基成分、有机溶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方式、起始pH、接种量和接种种龄等,其中以培养基成分、有机溶剂的添加和培养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00.
利用餐厨垃圾循环半连续厌氧发酵产氢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餐厨垃圾采用半连续厌氧发酵进行产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高温(100℃)预处理15 min的厌氧活性污泥为种泥,在温度37℃,pH 6.0左右,较宽的稀释率(1.0~4.0 d-1)范围内,均能较好的实现厌氧发酵产氢。在稀释率D=2.4 d-1下,流出液中乙醇、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6%、29.6%、5.4%、58.5%和0.9%,产氢过程属于典型的丁酸型发酵,最终氢气的体积分数可达60%,氢气的产生速率为5.49 m3/(m3.d)。将厌氧发酵液相产物作为稀释液返回到反应器中,反应器的产氢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当回流比R=0.8时,最大产氢速率可达10.9 m3/(m3.d),最终氢气的含量可达65%,厌氧发酵反应器的产氢能力提高了约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