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RAPD应用于蕈菌研究中的条件优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进行鹅膏菌属蕈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时,对RAPD分析过程中的DNA提取方法、DNA纯度、模板DNA和dNTP浓度、循环次数、DNA不同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结果表明:DNA不同提取方法具有相同的扩增产物,DNA模板中的RNA对扩增产物无影响,模板浓度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50~400μg)不影响扩增结果.dNTP浓度达0.75mmol/L时无带谱出现,引物浓度达1μmol/L时出现非特异性带谱,从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提取的DNA可获得一致的扩增产物.扩增循环40~45周期条件下扩增效果较好,本实验证明了RAPD产物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建立了适合蕈菌RAPD分析的PCR程序及条件,为RAPD应用于蕈菌的遗传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首次报道了亚稀褶黑菇的ITS1和5.8S区域.在ITS区域中,不同采集地的亚稀褶黑菇与稀褶黑菇的5.8S rDNA具有100%的同源性,而两侧ITS之间表现出种内和种间的多态性,种内的差异均不超过5%,种间的差异达10%左右.ITS序列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3.
以已知核苷为标样,并以冬虫夏草做对比,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古尼虫草及其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尼虫草和冬虫夏草主要含有7种标样核苷中的腺苷、胞苷、尿苷,其含量相当,而古尼虫草发酵菌丝体中腺苷和尿苷的含量是古尼虫草子座或僵虫体的2~3倍。  相似文献   
34.
马橙  陈作红  张平 《菌物学报》2011,30(3):426-434
以SNPs作为分子标记,对黑柄炭角菌的生活史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基于黑柄炭角菌的基因组文库,在两个菌株(X-WC和X-LY)的34个片段(19,680bp)中共发现193个SNPs,SNP发生率为0.981%。193个SNPs位点都有两个可变的核苷酸,其中132个转换,61个颠换,转换与颠换比率为2.16。此外,对两个菌株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了41个插入/缺失位点。从34个片段中选择4个片段,分别比较菌株内的SNPs情况。X-WC的菌株内SNP发生率为每个核苷酸1.308%(30/2293),X-LY的菌  相似文献   
35.
低浓度(5-10ngml-1)的鹅膏毒肽(amatoxins) 能专一性抑制RNA聚合酶Ⅱ的活性,高浓度(为RNA聚合酶Ⅱ103-104倍的浓度)也能抑制RNA聚合酶Ⅲ的活性,因而影响细胞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根据此原理我们建立了一种以植物种子萌发试验检测鹅膏毒肽的方法,称之为“抑芽法”(bud-inhibited assay)。该方法简便、实用、准确。操作流程:45℃干燥至恒重的鹅膏菌等子实体菌盖;水提法提取毒素并用氯仿沉淀蛋白质等;粗毒液浓度为0.025-0.05gml-1干子实体;萝卜或绿豆种子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24-72h。绿豆芽下胚轴生长被抑制率在95%以上,可能为鹅膏毒肽含量高的剧毒鹅膏菌;当被抑制率在60-80%,可能为鹅膏肽含量较低的微毒鹅膏菌;当被抑制率在30%以下时,可能是不含鹅膏菌肽的鹅膏菌。  相似文献   
36.
1995~2000年,湖南省共发生了147例因误食有毒的鹅膏菌而导致的中毒事件。在出事地点,我们除采到了几种剧毒的鹅膏菌外,尚采到块鳞灰鹅膏 Amanita spissa(Fr.) Quel.和角鳞灰鹅膏(A. spissacea Imai)。关于块鳞灰鹅膏的毒性问题,文献资料报道的很不一致,从可食、有毒到极毒,但未进行毒性及毒素含量测定。角鳞灰鹅膏的有关资料报道是有毒的,除湖南省外,广西、四川等省也发现因食用该菌而导致中毒事件。用小白鼠作毒性测试,死亡率为60%左右(每公斤体重用33g干子实体提取液)(毒蘑菇,1988)。至于该菌的毒素只报道了含鹅膏菌酸。…  相似文献   
37.
吴鑫  周茜  唐珊珊  陈作红 《菌物学报》2016,35(10):1244-1249
鹅膏肽类毒素是蘑菇中毒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用于鹅膏中毒治疗的解毒药物已有大量报道,水飞蓟宾(silibinin,SIL)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解毒药物。灵芝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真菌,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作用。本文开展灵芝主要活性成分灵芝总三萜(Ganoderma total triterpenoids,GTT)和对照药物水飞蓟宾对α-鹅膏毒肽(α-amanitin,α-AMA)中毒小鼠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α-鹅膏毒肽中毒小鼠经灵芝总三萜和水飞蓟宾治疗后小鼠血清中的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小鼠死亡率降低40%-50%,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能明显减轻肝组织损伤的程度,说明灵芝总三萜与水飞蓟宾一样,对α-鹅膏毒肽中毒小鼠的肝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灵芝总三萜给药组和水飞蓟宾给药组能显著增加肝组织中SOD和CAT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中MDA含量,表明灵芝总三萜和水飞蓟宾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剂作用,能减轻α-鹅膏毒肽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38.
古尼虫草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成熟度的古尼虫草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古尼虫草子囊顶部有增厚的幅状结构,包囊子囊壳的菌丝致密而纤细,子座菌髓管状菌丝粗壮而疏松,形成很多的中空结构,古尼拟青霉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属外生芽殖型。  相似文献   
39.
亚稀褶黑菇提取液诱导小白鼠肝肾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亚稀褶黑菇提取液诱导小打手势习肝肾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小白鼠亚稀褶黑菇抽提液中毒后,肝肾细胞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180-200bp整数倍的DNA梯形带,19.0-28.5g/L范围内,亚稀褶黑菇提取液诱导肝肾细胞凋亡表现出和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亚稀褶黑菇提取液能诱导小白鼠肝肾细胞凋亡。亚稀褶黑菇提取液诱导肝肾细胞凋亡是亚稀褶黑菇中毒后机体病变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40.
四种剧毒鹅膏菌肽类毒素的HPLC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吸收光谱、质谱分析了灰花纹鹅膏Amanitafuliginea,白毒鹅膏A.verna,鳞柄白毒鹅膏A.virosa,豹斑鹅膏A.pantherina等四种剧毒鹅膏菌的肽类毒素,结果表明:A.fuliginea、A.verna含有九种标样毒素中的七种。A.virosa含有标样中的五种;A.pantherina含有标样中的四种毒素。A.fuliginea的毒素含量最高,其中最重要的a-amanitin含量高达6788.2(g/g干子实体,是A.verna的4倍,β-amanitin含量(2633.8μg/g干子实体)是Averna的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