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81.
[目的]在一次对虫生真菌代谢物进行大规模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筛选中,发现一种被毛孢(Hirsutella sp.)菌株RCEF0881发酵液中存在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本研究目的是初步搞清这些活性成分的具体组成,并制备出一定量的纯品用于进一步的结构鉴定.[方法]用有机溶剂法提取活性成分;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酶标仪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活性测定;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进行活性成分初步分析和鉴定;用反相制备色谱法制备活性组分.[结果]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能较好地被乙酸乙酯提取出来;液相色谱-质谱-活性测定分析表明提取物中活性组分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7H6O4、C8H8O3和C12H14N2O.结合色谱特性、紫外光谱特征、质谱碎片和数据库查询可初步推断它们分别为二羟基苯甲酸、羟基甲基苯甲酸和生物碱类物质,但具体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从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离子流的峰面积可知上述3种活性物质中C12H14N2O的含量最高.本研究成功地用反相制备色谱制备出该天然活性组分的纯品.该3种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都是首次发现存在于虫生真菌的代谢物中.  相似文献   
782.
葛根有效成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葛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将葛根用75%(v/v)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经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后,分别检测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在萃取物中,葛根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最高,为61.2%;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一部分层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89.2%,它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它柱层析组分,该层析物纯化后得到的葛根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浓度呈非线性变化,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物.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葛根中的美白成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83.
研究32种盆栽于佛山市污染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SO2)和氟化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对大气污染的修复功能。结果显示,竹节树、傅园榕等14种植物对SO2、氟化物等污染气体不但具有较强的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吸收净化能力,叶片平均含硫量达17442(11754—27658mg kg^-1 DW),是清洁区(5988mg kg^-1 DW)的2.9倍;平均含氟量达3725.9(1954.9—5331.7mg kg^-1 DW),是清洁区(1703:mg kg^-1DW)的21倍。表明这些植物对大气SO2、HF复合污染具有很好的净化能力和修复功能。是值得推广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784.
已在许多肿瘤中发现AKR1C2基因的异常表达.为研究启东肝癌中AKR1C2基因异常表达的意义及其在肝癌发生中作用.通过制备兔抗人AKR1C2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RT-PCR、RNA印迹、原位杂交、cDNA表达芯片、免疫共沉淀、体内外致瘤试验等方法,对68例启东肝癌标本、8例正常肝组织、QGY7703启东肝癌细胞株中AKR1C2表达及作用进行分析.并研究了AKR1C2蛋白、mRNA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间关系.研究表明正常及癌旁肝组织中AKR1C2蛋白为膜染色,偶见弱的细胞浆染色. 95.3%肝癌显示胞浆或核染的累积型.癌及癌旁肝组织中标记指数(LI)分别为61.4±27.8, 10.2±8.7(P<0.01).较高的LI与HCC侵袭性密切相关.蛋白质印迹显示癌组织中AKR1C2表达升高.RT-PCR显示,肝癌中AKR1C2表达指数(EI)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而且存在序列差异.RNA印迹显示91.2%为上调表达.原位杂交显示肝癌细胞胞浆中染色强于癌旁及正常肝.AKR1C2过表达与肝癌转移潜能有关.AKR1C2过表达刺激QGY7703细胞中DNA合成与阻止细胞凋亡.转染AKR1C2基因的QGY7703细胞在软琼脂上集落形成能力增强,并能促进QGY7703在裸鼠体内肿瘤形成能力.cDNA表达芯片显示转染AKR1C2后导致QGY7703细胞中一些基因表达改变.AKR1C2介导NF-κB阻止抗-Fas对QGY7703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细胞内AKR1C2能与Cdk4结合,产生免疫共沉淀.AKR1C2的异常表达在启东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5.
陆高参  兰盛  满志玲 《蛇志》2003,15(3):56-56
我院于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经常规治疗 3个月以上的 35例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病人加用多塞平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象 :70例患者均经胃镜确诊 ,排除严重心、肝、肾、青光眼、癫痫等疾病 ,且经严格使用洛赛克 (广东产 )、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治疗 3个月后的 DU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35例。治疗组男 2 6例 ,女 9例 ;年龄 40~ 68岁 ,平均 49岁 ;单发性溃疡 2 8例 ,多发性溃疡 7例 ;幽门螺杆菌 ( + ) 2 7例 ,幽门螺杆菌 ( - ) 8例 ;精神抑郁 30例 ,无精神抑郁 5例 ;病程 4…  相似文献   
786.
探讨多种具有水解酯键的商品化酶作用于生物素中间体1(1H-呋喃[3,4-d]并咪唑-6-氢-1,3-二苄基-2,4-二酮)的两种异构体,在水-有机相中进行选择性水解结果并进行了活性比较,从而找到一种活性较高的中性脂肪酶。最后对该酶最佳反应条件(水/有机相体积比、有机溶剂的选择、温度、pH值)作了研究,并建立快速鉴定两种异构体的方法。该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在50ml苯或甲苯为介质,加水6ml,35℃ pH7,反应6h,产物的EE值为99%。  相似文献   
787.
Toll样受体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确认的人类Toll样受体有10个,它们分别识 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病原体相关分子特式结构,其中TLR9与细菌CpG-DNA关系的发现,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和关注,本文简要地介绍细菌CpG基序与TLR9,鞭毛蛋白与TLR5和病毒与TLR5等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88.
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其取得的丰富成果, 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动态和时空分布动态, 根据其形式和研究内容,可以将种群动态模型分为数量模型和空间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程模拟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它包括“J”型增长模型、“S”型增长模型和Lotka-Voltera模型等; 空间模型侧重于种群和生境的空间化表达, 包括异质种群模型、空间精确性种群模型和基于个体的种群模型等。种群动态模型在物种保护、气候变化和土地管理等方面都有成功应用。目前, 种群动态模型的空间描述能力不足, 未来与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将有助于种群动态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89.
【目的】除了猪链球菌2型外,猪链球菌9型(SS9)也是目前流行血清型,同时也是人畜共患病原菌。前期研究发现,DNA核酸酶(Ssn A)存在于SS9毒力株中,在SS9无毒株中不存在。为明确Ssn A对SS9毒力的影响,本研究构建ssn A缺失株Δssn A,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用穿梭质粒p SET-4s构建Δssn A,并通过斑马鱼毒力试验、HEp-2细胞黏附、猪全血存活和酶活检测等试验,评价Ssn A对SS9毒力的影响。【结果】斑马鱼毒力试验显示,Δssn A对斑马鱼毒力显著降低,半数致死量是野生株的11.2倍;Δssn A对HEp-2细胞的黏附率为野生株的60.61%;Δssn A在猪全血中的存活率为野生株的71.88%;酶活试验表明,Ssn A可降解线性和环状DNA。【结论】本研究表明SS9 Ssn A具有降解线性和环状DNA能力,该基因缺失后细菌对斑马鱼毒力、黏附HEp-2细胞能力、在猪全血中存活及分解DNA能力都显著降低,证实Ssn A是SS9的一个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790.
生长素调控植物气孔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孔是分布于植物表皮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 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 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来促进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 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生长素通过载体蛋白-TIR1/AFB受体-AUXIN/IAA-ARFs信号通路, 调控STOMAGEN的表达; 之后, 经STOMAGEN-类LRR受体蛋白激酶ERf-MAPKs级联反应激酶-SPCH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启动气孔的发育进程。EPF1、EPF2和类LRR受体蛋白激酶TMM不是该过程的必需元件。生长素对气孔的调控受光信号影响, 光信号通路组分E3泛素连接酶COP1位于MAPKs激酶的上游, 参与气孔的发育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