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四种云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林初  王刚  苏苏  徐阿生 《广西植物》2001,21(1):43-46,T001,T002
首次报道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叶云杉 ( P. smithiana ( Wall.) Boiss.)和康定云杉 ( P. 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var.montigena( Mast.) Cheng ex Chen)及我国特产的青海云杉 ( P.crassif oliaKom.)和林芝云杉 ( P.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的核型。它们的核型公式都是 K( 2 n) =2 4 =2 2 m+2 sm (林芝云杉有 1条 B染色体 )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 2 n=1 4 M2 +8M1 +2 S,2 L+1 2 M2 +6M1 +4S,2 L +1 0 M2 +1 0 M1 +2 S,和 2 L+1 2 M2 +6M1 +4S.均为 2 A (除青海云杉 1 A外 )核型类型。  相似文献   
42.
戴传超  余伯阳  袁生  李霞  陆玲 《菌物学报》2001,20(2):201-206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十八碳脂肪酸和十六碳脂肪酸的比值考察碳链延长,用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比值考察ω-3脱饱和;探讨了八种因子对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有利于碳链延长的条件为:麦芽糖10g/L、(NH4)2SO4 3g/L、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20℃培养6d。有利于ω-3脂肪酸生成的条件为:蔗糖30g/L、NH4Cl 3g/L、培养基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10℃培养10d。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制备保加利亚乳杆菌微胶囊,提高菌株的酸、热耐受性及降低菌体的分离成本。方法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研究对象,海藻酸钠(SA)为壳材、CaCl2为固化剂,制备保加利亚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颗粒平均化程度、机械强度等为考核指标,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微胶囊化的工艺。结果当海藻酸钠浓度为0.75%、CaCl2浓度为3%、电压为600V、泵速为1.96mL/min、震动频率为80Hz时,微胶囊化包埋效果最佳,经固定化后的菌微胶囊保持了良好的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活性,微囊化保加利亚乳杆菌经过2次连续发酵后的产酸量分别达到59.4g/L和55.8g/L。结论本研究为工业化生产乳酸提供了一条具有经济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种‘Hort16A’果实发育过程(花后2~140 d及采后7~16 d)中果肉颜色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果实采后果肉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后2~140 d,中华猕猴桃品种‘Hort16A’的果肉为绿色;采后7~16 d,果肉颜色由绿变黄,果肉中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在采后16 d显著升高。采后12 d果肉中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中CAO1、Glu TR1、LHCB1、LHCB2、CBR1和CLH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采后7 d显著升高,之后显著降低;采后12~16 d果肉中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中PAO1、PAO2、PPH1、PPH_2、PPH3、SGR1和SGR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高于采后7 d,说明果肉中叶绿素含量降低是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减少及其降解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后12~16 d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中Crt ISO1、ZISO1、LCYB2、CYP1和CHY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采后7 d显著升高,类胡萝卜素降解相关基因中NCED1、NCED2、ZEP1和CC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升高,说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降解达到平衡,导致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猕猴桃品种‘Hort16A’果实采后果肉中叶绿素含量与PAO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与SG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CYB2和CY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个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间的相关性在0.05或0.01水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猕猴桃品种‘Hort16A’果实采后果肉中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减少及其降解增加是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和果肉变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深红酵母及其产生的类胡萝卜素的培养优化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小型发酵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深红酵母和类胡萝卜素有影响,初始pH值越低,色素的积累量越高,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能有效地增加色素积累的速度和初始色素积累量,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色素积累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6.
王刚  李成  吴军  韩金锋  江建平  谢锋 《生态学报》2016,36(17):5556-5563
近几十年来,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减显著,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的关注。若尔盖湿地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分布有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rorana pleskei)和中华蟾蜍岷山亚种(Bufo gargarizans minshanica)。已有研究发现该3种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采用人工掩蔽物法,在2011—2014年对该地区中华蟾蜍种群生态做了连续追踪。结果表明:该区域中华蟾蜍种群数量逐年波动较大,年龄结构数据显示该种群处于增长期;中华蟾蜍为聚集分布,且发现率与水体距离呈显著的线形关系(P0.01),在样地范围内离水体越远,发现的个体越多;线形样方比方形样方捕获动物的效率更高(P=0.018);中华蟾蜍亚成体的肥满度季节间无明显差异;中华蟾蜍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可能沿着固定的线路周而复始的迁徙。对于家域范围大,迁徙距离远的中华蟾蜍这类物种,应加强最适栖息地的保护并防止栖息地破碎化。  相似文献   
47.
植物花挥发物是维持昆虫-植物传粉互作的重要化学信号,其组成的多样性对于理解传粉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形成、维持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是一种专性的互惠共生关系,榕树为榕小蜂提供繁殖场所,榕小蜂为榕树传粉。而榕果雌花期(接收期)释放的特异性挥发物是维持双方相互作用的关键媒介。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同域分布的6种雌雄异株榕树为研究对象,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雌花期榕果的挥发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共发现77种化合物,包含脂肪酸类衍生物6种、单萜类化合物16种、倍半萜类衍生物50种和芳香族化合物5种,不同化合物对挥发物距离差异性的贡献率依次是:对甲基苯甲醚(4-methylanisole,2.15)、β-罗勒烯(β-Ocimene,0.84)和喜沙木烯(Prezizaene,0.73)。不同物种间挥发物组成有显著的差异,且挥发物的差异与榕树系统发育距离具有正相关性,但同一物种不同性别间的挥发物组成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中发现雌雄异株榕树挥发物组成具有多样性高、种内性别间相似、种间差异大,系统发育一致性的特点,上述特点在榕树物种分化以及维持雌雄异株榕树繁殖的化学通讯机制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北苍术叶片功能性状对科尔沁沙地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方法】选择4个种源地北苍术半野生种子通过同质园实验育苗移栽于奈曼旗中(蒙)药材科研基地,以3年生北苍术叶片为材料,研究北苍术叶片结构与功能特性对科尔沁沙地的响应与适应规律。【结果】扎鲁特旗种源北苍术下部叶叶裂程度较明显,叶片革质化;北苍术叶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变异系数与可塑性指数均较大,围场县种源北苍术叶片上表皮细胞厚度、扎鲁特旗种源北苍术叶片下表皮细胞厚度显著高于其他种源,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较大;阿荣旗、扎鲁特旗种源地北苍术叶片上表皮气孔数量较多,喀喇沁旗种源上表皮气孔数量极少、气孔密度较小,喀喇沁旗种源叶片下表皮气孔数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源地;围场县、扎鲁特旗种源地北苍术叶片光合能力较强。【结论】围场县、扎鲁特旗种源地的北苍术对科尔沁沙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9.
陈浩  王刚  王成  薛菲  成海  张亚楠 《生态学报》2024,(4):1526-1538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叠指数,以及栖息地选择。结果表明:(1)丹顶鹤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丹顶鹤活动强度:育成期>越冬期>孵化期>育雏期,孵化期和育雏期日间活动强度平稳,育成期和越冬期呈“双峰”模式。(2)丹顶鹤95%家域面积均值介于(111.18±22.15)hm2—(621.28±105.77)hm2,育成期((621.28±105.77) hm2)>育雏期((226.83±54.86) hm2)>孵化期((112.40±7.72) hm2)>越冬期((111.18±22.15) hm2);核心家域面积均值介于(0.53±0.26)—(45.78±6.66) hm2,育成...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香蕉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40 μL/L NO熏蒸处理绿熟期的‘巴西’香蕉果实3 h后,在20℃和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贮藏,研究NO对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硬度、PG活性及MaPG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了PG的活性;降低了MaPG2、MaPG3和MaPG4基因的表达,延缓了香蕉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