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WRKY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在古四倍体大豆(Glycine max)基因组中找到一对同源性高达93%的WRKY33同源基因,并将其命名为GmWRKY33B。从GmWRKY33B的两个同源基因保守区域选取一个315 bp片段构建至菜豆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saic virus, BPMV)沉默载体(BPMV-VIGS)上,以期同时沉默上述2个GmWRKY33B基因。结果表明,同时沉默2个GmWRKY33B基因并不显著改变沉默植株的表型,但却显著降低了大豆对大豆斑点病菌以及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说明GmWRKY33B在大豆免疫反应中起正调控作用。激酶分析表明,GmWRKY33B沉默植株中flg22诱导的GmMPK6的磷酸化水平较空载体BPMV-0植株显著降低,说明GmWRKY33B可以通过调控GmMPK6的激酶活性而参与大豆的免疫反应。抗毒素为大豆中主要起防御作用的植保素,而大豆异黄酮类特异性异戊烯基转移酶(prenyltransferase, PT)基因家族是参与大豆抗毒素生物合成的主要基因,许多PT基因启动子区含有与WRKY特异性结合的W-box序列。在丁香假单胞菌pv.甘氨酸(Pseudomonas syringae pv. glycinea, Psg)侵染条件下,4个PT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沉默株系中显著降低,说明GmWRKY33B参与PT基因的转录激活。综上所述,GmWRKY33B通过调控GmMPK6的激活以及调控大豆抗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而参与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2.
随着免疫缺陷患者增多,毛孢子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临床医生或者实验室对毛孢子菌的认识相对较少,文章对毛孢子菌感染相关的几个研究领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翅茎草属(Pterygiella)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半寄生植物.翅茎草属4种植物形态差异不显著,种的界定依据较模糊;此外,杜氏翅茎草2变种的划分依据也存在疑问.本研究选取了翅茎草属4种13个居群,通过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质量性状的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结合叶绿体4个片段(即atpB-rbcL、trnD-trnT、trnS-trnG和sbA-trnH)和核基因组的ITS片段研究,对该属下的种类划分作了重新界定.研究表明:翅茎草属应包括3种,即翅茎草、杜氏翅茎草和圆茎翅茎草;川滇翅茎木应作为圆茎翅茎草的变种.对杜氏翅茎草指定了后选模式,该种仅包括茎无毛的个体,而茎疏被毛的个体应归入翅茎草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翅茎草属分种检索表,并做了分类修订.  相似文献   
94.
钟莉娜  赵文武 《生态学报》2013,33(22):7319-7321
2013年欧洲地球科学联盟联合大会(EGU会议)于4月7日—4月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共设22个分会场,讨论交流地学不同专题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中关于土壤侵蚀模型的探讨主要从模型的新发展、模型的应用和模型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展开,强调了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关注了侵蚀模型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对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侵蚀模型整合技术的研究;(2)加强对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模型结构;(3)推进GIS和R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为侵蚀模型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与传统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对苗族高血压发病的影响。选取212例苗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6个SNP位点(ALDH2-rs671,ATP2B1(rs17249754,rs2681472),CASZ1-rs12046278,MTHFR-rs17367504,ZNF652-rs16948048)进行Snapshot基因分型,并应用逻辑回归分析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6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在高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6个SNP位点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BMI、TG、LDL、血脂异常和年龄可能为苗族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3)将潜在危险因素带入逻辑回归模型中,分析发现肥胖与ZNF652-rs16948048、MTHFR-rs173-67504基因位点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苗族EH发病存在关联性。综上所述,传统危险因素-肥胖与ZNF652-rs16948048、MTHFR-rs17367504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可能对苗族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6.
【目的】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是昆虫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蛋白。本研究旨在阐明经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侵染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PGRP-SA基因(命名为Px PGRP-SA)在体内的表达模式和对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调控。【方法】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B.thuringiensis侵染小菜蛾幼虫后Px PGRP-SA的转录模式,通过RNAi技术结合抗血清封闭实验检测Px PGRP-SA对小菜蛾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qRT-PCR检测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在注射具有活性的B.thuringiensis 6 h后,Px PGRP-SA在脂肪体和血细胞中表达量迅速上升,其中脂肪体中的表达量在注射24 h后达到高峰,而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在18 h后达到高峰。RNAi沉默小菜蛾4龄幼虫Px PGRP-SA的转录后,可显著降低小菜蛾脂肪体中cecropin,moricin-2,lysozyme和defensin 4个抗菌肽基因及Dorsal和Sptzle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注射anti-Px PGRP-SA封闭小菜蛾体内Px PGRP-SA的活性后,也可降低小菜蛾脂肪体中4个抗菌肽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Px PGRP-SA转录沉默后,同时导致添食B.thuringiensis的小菜蛾幼虫的存活率明显降低。【结论】Px PGRP-SA参与了小菜蛾体内抗菌肽cecropin,moricin-2,lysozyme和defensin基因的表达调控,并在免疫防御B.thuringiensis的侵染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泥炭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固碳植物之一,固碳量约占全球土壤碳的15%。近几十年来,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泥炭藓沼泽水热状况变化对泥炭藓的固碳量和速率产生影响。选取我国最重要的亚高山泥炭沼泽——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沼泽为试验区,以分析中纬度地区泥炭藓沼泽植被生长状况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以2000—2017年MODIS植被指数NDVI和EVI为数据源,通过对比Logistic模型订正后的NDVI和EVI时间序列在泥炭藓沼泽植被生长状况监测中的优劣,选出最佳指标以获得18年来泥炭藓沼泽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Logistic模型能够很好的消除泥炭藓沼泽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噪声;2)在季节和年际两个时间尺度上,EVI对泥炭藓沼泽植被生长状况的监测效果均优于NDVI。在季节周期上,虽然EVI和NDVI均得到泥炭藓沼泽植被生长周期规律,但EVI更灵敏。在年际分析中,EVI有更大的值域响应空间,以准确反映泥炭藓沼泽植被的年际变化规律;3)由EVI获得18年来泥炭藓沼泽植被变化趋势指出,泥炭藓沼泽植被呈显著微弱增长,年均EVI增长率为3.8‰(R~2=0.45,P0.01)。相比于EVI年均值,EVI年内最大值(R~2=0.47,P0.01)更敏锐的反映泥炭藓沼泽植被生长状况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8.
讷卡变形孢虫中国新纪录:微孢子门:布雷孢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从河南新乡棉铃虫幼虫分离出一株变形孢虫Vairimorpha sp., 经与美国产讷卡变形孢虫V. necatrix(Kramer, 1965)及从英国引进的印度谷螟变形孢虫V. plodiae (Kellen et Lindegren, 1968) 直接比较研究,确定它是讷卡变形孢虫。28℃染病玉米螟幼虫体内游离孢子形态特征如下表。孢子电镜图片表明它们的特征相同(图1—4)。孢子长度稍有不同,可以认为是地理生态不同所致。在20℃下三者发育周期各形态均与Pilly(J. Invertebr. )Patho1. 28: 177—183, 1976)的描述相同。  相似文献   
99.
亚蝗微粒子虫新种记述(微孢子门:微粒子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记述寄生于亚洲小车蝗的一种微粒子虫一新种,亚蝗微粒子虫;描述了其光镜和电镜形态特征及寄生习性。  相似文献   
100.
应用肠杆菌科诊断噬菌体检测志贺氏菌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肠杆菌科诊断噬菌体对2280株疑似志贺氏菌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鉴定。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属Sh噬菌体103RTD对属内裂解率为100%,1RTD为99.9%;65株与志贺氏菌分型血清呈现凝集的非志贺氏菌,103RTD裂解率为12.3%,1RTD为4.6%。裂解模式的测定表明,2215株志贺氏菌分属于7个裂解模式,仅模式3中3株鲍氏5型为文献[2,3]所未列入,余者完全一致。Sh103RTD裂解的非志贺氏菌均可用1RTD和裂解模式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