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9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与常规注射预混赖脯胰岛素对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用赖脯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照组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2次/d,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控制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以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创新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服务学习理论为例,初步探讨了教育理论在生物科技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及其相关基因在大鼠胰腺发育及细胞功能完善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ymetrix芯片)对孕12.5(E12.5)、E15.5和E18.5、新生、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并用RT—PCR验证基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c—met基因在E15.5、E18.5较成年特异高表达。芯片中c—met转录调控基因和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与c—met高度相似。RT—PCR(所用引物设计区域与芯片相同)验证,c—met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相符;与芯片c—met探针所用引物不同RT—PCR,结果却在各发育阶段呈现与芯片不同的表达趋势。结论:提示c—met可能在胰腺发育细胞功能完善的关键阶段起调控作用,参与胚胎胰腺发育中晚期细胞功能完善的信号传导过程。并且c—met在胰腺发育中发挥作用有可能存在不同转录本。  相似文献   
94.
在全面调查昆仑山北坡前山带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roborovskii A.Los.)分布的基础上,设置3个海拔梯度:A1(2190m)、A2(2355m)、A3(2495m),对不同海拔梯度塔里木沙拐枣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均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增大,高海拔A3与低海拔A1相比,Chla、Chlb和Chl(a+b)含量分别增大了48.30%、40.10%和43.7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SLA和Nmass随着海拔的升高都增大,A3与A1相比分别增大了33.99%和20.9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LMA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小,A3与A1相比减小了30.1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MP)变化较为一致,随着海拔上升而减小,A3与A1相比分别减小了184.06%和58.3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A1受到的伤害更大。类胡萝卜素(Car)、脯氨酸(Pro)和抗坏血酸(AsA)含量随着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A3与A1相比分别下降了65.88%、290.21%和38.9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A1处非酶类保护物质含量最高。酶保护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只有CAT活性随海拔上升而升高,其余3种酶的活性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A3与A1相比分别降低了18.75%、122.37%、23.0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此同时,随着海拔的升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也呈下降趋势,A3与A1相比分别下降了54.48%、9.6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整个研究区域,AOS维持在低浓度范围,而低浓度AOS正好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及时清除活性氧,另外非酶类保护物质含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塔里木沙拐枣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5.
4种城市绿化树种叶片PAHs含量特征与叶面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钢  田大伦  闫文德  朱凡  梁小翠 《生态学报》2010,30(14):3700-3706
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长沙市樟树(Cinnamomu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桂花(Opsmanthus fragrans)和红檵木(Redrlowered loropetalum)4个主要绿化树种叶片中PAHs含量,同时测定了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叶片的宽长比和叶面积等叶面结构特征值,探讨了叶面结构与叶片中PAHs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檵木叶片的PAHs含量最高,为11.13mg·kg-1,16种PAHs在4树种叶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以3环和4环为主,菲的浓度最高。除桂花外,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其余3种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大PAHs含量高。叶面宽长比、气孔长宽比均与叶片PAH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面积与PAHs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叶面结构是影响叶片PAHs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化树种合理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杉木人工林去除根系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采用挖壕法研究杉木人工林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动态及其与5 cm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去除根系与对照5 cm土壤温度的差异性不显著(P=0.987),5 cm土壤湿度差异显著(P=0.035)。杉木林去除根系处理后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降低,2007至2008两年实验期间去除根系与对照处理变化范围分别为0.19-2.01μmol.m-2s-1和0.26-2.61μmo.lm-2s-1,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90μmo.lm-2s-1和1.30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幅度为9.4%-59.7%,平均降低了30.4%。去除根系和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模拟方程分别为:y=0.120e0.094t(R2=0.882,P=0.000),y=0.291e0.069t(R2=0.858,P=0.000)。Q10值分别为2.56和2.01。  相似文献   
97.
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桦天然次生林植被类型是华北高海拔地带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以该地区上述3种典型的天然次生林群落为例,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各群落主要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用双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各群落中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并对同一树种在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中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的变化进行比较,以探讨华北山地次生林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和种群维持与动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群在相对小的尺度上聚集分布特征明显,随尺度增加树木种群的聚集性减弱并逐渐表现出随机分布的格局特征;(2)同一树种在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中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很大。红桦、白桦和山杨在阔叶林中呈明显的小尺度聚集分布格局,而在针叶林群落呈随机分布。在阔叶次生林中混生的小龄级华北落叶松呈现聚集性空间分布格局。在华北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中,大龄级的华北落叶松表现出小尺度上均匀分布和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的格局特征;(3)各群落中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小尺度范围,随尺度加大空间关联性逐渐不明显;(4)在阔叶树占优势的次生林,小龄级华北落叶松与桦木的分布有较明显的空间正关联性,而在华北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桦与华北落叶松并未表现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随群落结构、空间尺度和龄级结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8.
99.
腺苷(adenosine)A2A受体(A2A receptor,A2AR)作为腺苷四种受体亚型之一,对新生鼠脑缺氧缺血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探讨其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治疗。为此,该实验观察了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A2AR敲除对其神经行为学的影响;采用TUNEL技术结合HE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及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表达。结果发现,A2AR敲除损伤了新生鼠神经行为功能,使神经细胞的凋亡和胞浆中cyt C的表达增加、caspase3活化增强。其中,在脑缺氧缺血后的1,3,7 d,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 3活化较野生型显著增加(P〈0.01),而胞浆中cyt C的表达仅在脑缺氧缺血后的1,3 d显著增加(P〈0.01),且其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 3的活化均呈显著正相关。这提示,A2AR敲除后可能通过促使cyt C由线粒体释放出来增加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96微孔板法,首次对河南鼠尾草抑制酵母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研究。河南鼠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28.73μg/mL)和正丁醇提取物(IC50=73.90μg/mL)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远高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但只有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366.79μg/mL)具有抑制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阳性对照Acarbose未检测出其IC50。结果表明,河南鼠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酵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但只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