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哈尔滨城区杂草群落多样性及其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哈尔滨城区杂草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构建了杂草群落分类体系,分析异质化生境下杂草群落类型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及其适应对策.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杂草38科128属175种,城市生境异质化以及杂草时间尺度上的生态位分化导致杂草群落类型的多样化;高比例的单优势种及一年生生活型是杂草群落对高强度人为干扰和不稳定的城市生境的响应;将植物与生境相结合,建立四级分类系统,将1763个杂草群落划分为2个生活型类型、5个休眠型类型、22个群落组、119个优势种群落.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估不同转染及培养条件下COS1细胞过表达钙离子ATP酶SERCA1a的量及活性,探讨影响真核细胞目标蛋白质表达量及活性的因素。方法应用常规的全量或者半量DNA、lipofactamin和plus reagent转染COS1细胞,37℃、34℃或31℃培养2至5d。提取微粒体蛋白后定量并测定SERCA1a的ATP酶活性。结果微粒体蛋白量在细胞培养3至4d达到高峰,改变转染及细胞培养条件,未见明显变化;降低细胞培养温度及提高DNA转染用量,可增加SERCA1a表达量;SERCA1a表达量在8μg DNA转染细胞31℃培养3d达到最高,然而降低细胞培养温度后,SERCA1a的ATP酶活性及EP生成量也随之下降;31℃表达的SERCA1a,其ATP酶活性降低比EP生成量减少的幅度更大,并且ATP酶活性及EP生成量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应用常规的半量转染试剂、全量DNA瞬时转染COS1细胞,37℃培养3-4d可获得最大量具有正常酶活性的SERCA1a蛋白。降低培养温度虽然可以提高外源性SERCA1a的表达,但却可能影响细胞内蛋白质的准确折叠及正常降解。  相似文献   
123.
转化生长N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骨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长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和CTGF具有协同生物效应,CTGF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信号发挥作用。本文对近年来TGF-β1/CTGF通路在骨发育与创伤愈合中相关信号转导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进行讨论。尤其是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调控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4.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骨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长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和CTGF具有协同生物效应,CTGF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信号发挥作用。本文对近年来TGF-β1/CTGF通路在骨发育与创伤愈合中相关信号转导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进行讨论。尤其是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调控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5.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是引起香蕉束顶病害(Bananabunchytopdisease,BBTD)的病毒,它严重地危害了香蕉的生产。综述了近年来香蕉束顶病毒的分离提纯方法,株系划分以及分类地位,较为全面的介绍了BBTV病毒基因组分结构和各组分编码蛋白的功能等,并提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6.
上海两种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上海2种新分布植物:禾本科的日本莠竹[Microstegium japonicum (Miq.) Koidz.]和菊科的卤地菊[Wedelia prostrata (Hook.et Arn.) Hemsl.].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孔组(n=63,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和三孔组(n=64,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而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7d单孔组皮质醇、生长激素、PGE_2均低于三孔组(P0.05)。术后3d单孔组CD3~+、CD4~+以及CD4~+/CD8~+高于三孔组(P0.05)。术后3个月单孔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平均分数高于三孔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损害较轻,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8.
摘要 目的:分析与调查川崎病患儿的冠脉受损的高危因素,为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选择150例在本院诊治的川崎病患儿,调查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并进行血液学检测。随访患儿的冠脉受损发生情况并进行高危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150例川崎病患儿中继发冠脉受损44例,发生率为29.3 %,作为病例组,106例冠脉未受损的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入院时的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IL-1β、IL-6、TNF-α都为导致冠脉受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川崎病继发冠脉受损比较常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皮疹、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肿胀,IL-1β、IL-6、TNF-α为导致冠脉受损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带状采伐毛竹林对竹林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福建省建瓯市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 m(处理1,C1)和7 m(处理2,C2)2种采伐宽度,以不进行采伐处理为对照(CK),研究采伐后当年新鞭生长期(I时期,2018年10月)和采伐后次年新立竹生长期(Ⅱ时期,2019年6月)新竹生长相关指标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C1、C2、CK处理的出笋数量分别为2 227、2 650和1 955株·hm-2,且C2与C1、CK差异显著(P<0.05);退笋率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C12。(2)2种采伐处理的胸径(DBH)显著低于CK,表现为CK>C2>C1。(3)采伐后Ⅰ时期和Ⅱ时期相比,土壤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增加,全氮(TN)和全碳(TC)含量降低;采伐后I时期的C1、C2处理中土壤TN、TP、TK和TC含量均大于CK,但采伐后Ⅱ时期的土壤TC含量小于CK。研究认为,带状采伐能提高出笋量和立竹数,增加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7 m带状采伐竹林恢复状况整体上优于5 m带状采伐。  相似文献   
130.
土壤溶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溶磷微生物是一类可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化合物的微生物,对于促进作物吸收土壤中的磷、盐碱土壤治理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溶磷微生物的研究历史、种类、生态分布特征、溶磷能力的测定方法和溶磷机理,介绍了溶磷微生物在农业生产q-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以及该领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