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赣北黄脊竹蝗发育历期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英杰  钱大益 《昆虫知识》1999,36(3):144-146
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Tsai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在赣北毛竹林区,常因该虫为害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加强对黄脊竹蝗的防治,常灾县区纷纷开展了对该虫的预测预报工作。但由于该虫卵产在土中,跳蝻又善跳会飞,不仅在野外虫源林难找,而且对卵期发育和初龄跳蛹活动的观察也十分难进行,从而很难掌握较为准确的防治时机。为了确保预测预报的精度,提高防治效果,我们近年来,连续3年在室内进行了卵孵化及跳蛹期人工饲养,并辅以野外调查,对黄脊竹蝗在赣北地区的发育历期以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  相似文献   
82.
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机制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对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其聚集连片的快速扩张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可持续的瓶颈。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但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CLUE-S模型,模拟分析了199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预测了未来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其中,人工表面持续增加,耕地明显下降,林地和草地格局的变化也存在明显的时序差异;(2)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影响,且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驱动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林地更易在地势较高、坡度较大的西部地区分布,而河流、人工表面等更易在平坦低洼的区域分布;此外,不同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机制存在显著的时序差异,例如,人工表面受地形的影响程度逐步降低,呈现更加离散的分布,且其分布特征由较早时期的向市中心集聚分布发展为逐渐远离市中心并向铁路、高速路周边集聚的趋势;(3)经检验,CLUE-S模型能够较好地动态模拟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特征,模型的Kappa指数达0.84。模拟预测结果显示,未来(2020年)景观格局演变的显著特征是人工表面将持续增加,耕地将继续显著减少。北京、天津、唐山和石家庄等核心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以苯、甲苯和苯乙烯为唯一碳源,从工业石油废水中筛选苯系物降解菌,分析其降解特性,探讨底物间相互作用对降解情况的影响。【方法】经生理生化和16S r RNA基因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含量,通过细胞的疏水性、乳化能力、排油圈及透射电镜观察分析菌株降解特性。【结果】经鉴定该菌为Pseudomonas putida,命名为SW-3菌株。最适降解条件下,单位菌体对苯、甲苯和苯乙烯的最大降解速率分别为0.072、0.035和0.019 g/(L·h),苯系混合物的总降解率达79.99%。底物降解实验表明,苯可促进甲苯和苯乙烯的降解,而苯乙烯则能抑制甲苯的降解。菌株的吸附、摄取和降解特性的研究发现,菌株SW-3在自身分泌的表面活性剂的协助下以耗能的方式运输苯。【结论】菌株SW-3具有产生表面活性剂和降解苯系物的能力,且底物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菌株对不同底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84.
来源于超嗜热古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caldarius的酯酶EST2是目前报道的活性最高的超嗜热酯酶,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为促进EST2的生产应用,将其分别在大肠杆菌及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就不同宿主对表达情况和重组酶酶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的EST2酶学性质基本一致: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77.5℃,最适pH均为8.0,比活力分别为4656.6 U/mg和4078.3 U/mg,70℃水浴保温4.5 h,残余活力均在70%以上。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于5 L发酵罐中进行了重组大肠杆菌及毕赤酵母的高密度发酵。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120 h菌体干重达68 g/L,最大表达酶活力为959.6 U/ml。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25 h菌体干重达60.8 g/L,最大酶活力14825.6 U/ml,表达量是毕赤酵母的15.4倍,单位时间产量是酵母的74.2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发酵周期短、表达量高,更适合进行嗜热酯酶EST2的高效生产,这为促进嗜热酯酶在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中国首次卫星跟踪黑颈鹤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被IUCN和CITES列为易危和附录Ⅰ物种,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于高原的鹤类。黑颈鹤夏季在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繁殖,冬季除在不丹北部有少量个体外,绝大部分种群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越冬。作为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珍稀鸟类,我国学者对该物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86.
植物与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选择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与手性化合物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植物分泌、合成的一些手性化合物,如糖甙、酶、萜类化合物、有机酸及植物激素等,在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工合成的手性化合物尤其是农药等环境污染物与植物具有对映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它们或是选择性地抑制植物的生长和生理过程,或是被植物选择性地吸收和代谢.因此,在开发、生产和使用手性化合物时需要考虑植物与对映体之间的选择性因素;同时,合理利用植物对手性污染物进行环境修复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植物与手性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的对映体选择性进行了综述,并对手性污染物的植物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已对正常人胎盘和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补充了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库,并且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寻找病理条件下线粒体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作用靶标。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方法也被应用于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推动了线粒体研究的发展。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的数据仍较匮乏,并且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相似文献   
88.
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样性,其侵袭转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准确判断哪些肿瘤将发生转移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标记物来协助判断。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一些新基因与前列腺癌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癌由非转移表型向转移表型演进过程中,一些转移促进基因参与了此过程,同时转移抑制基因功能的丢失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89.
尿嘧啶糖基化酶是碱基切除修复过程的起始酶,对于维护基因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细胞周期中,该酶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通过反转录PCR克隆了人尿嘧啶糖基化酶的cDNA编码序列,进一步以克隆所得的已知UNG基因拷贝数的重组质粒作为定量标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了食管癌病人手术切除组织中尿嘧啶糖基化酶的mRNA水平,探讨了尿嘧啶糖基化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0.
哺乳仔猪中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对细胞凋亡的诱导或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感染伪狂犬病病毒阴性的健康仔猪 ,取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仔猪的咽部扁桃体、胸腺、颈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大脑、小脑、嗅球、三叉神经节等组织作样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DNA梯谱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等试验进行细胞凋亡分析 ,结果发现实验组仔猪的淋巴组织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征 ,而神经组织中无。这一结果表明 :伪狂犬病病毒感染诱导大量淋巴细胞凋亡 ,造成仔猪免疫功能低下 ,导致大量死亡 ,这可能是伪狂犬病病毒急性感染致病机制之一 ;同时也证实伪狂犬病病毒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在神经组织中建立潜伏感染并终生带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