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人心肌匀浆经热变性,酸化,硫酸铵盐析,超离心、Sepharose CL-4B柱层析和制备等电聚焦分离,得到酸性铁蛋白,经鉴定,所得酸性铁蛋白pI为5.0,H亚基分子量为21kD,L亚基为19KD,PAGE分析呈单一区带,制备了兔抗人酸性铁蛋白抗血清,用该抗血清建立的人酸性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可检测出80%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病人。  相似文献   
22.
王海林  金冬雁 《病毒学报》1994,10(4):311-315
  相似文献   
23.
(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召开)之后于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2日至13日举行了首脑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的代表。  相似文献   
24.
金鉴明 《生物学通报》1993,28(10):22-23
5.生态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环境危机的爆发,西方学者曾出现过一种悲观论调,要求经济停止发展以保护环境。实践证明,这种“因噎废食”的观点是行不通的,相反,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自觉运用生态规律,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例如澳大利亚利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既开阔了肥沃的牧场,又发展了效率极高的畜牧业;瑞典等国对森林采取采伐和种植并重,使木材资源得以持续开发;工业先进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规模治理污染已大见成效,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5.
黄花棘豆的喹诺里西定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科棘豆属有毒植物含多种有毒生物碱,有关棘豆属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早在1929年Couch由兰伯氏棘豆(Oxytropis lambertii DC.)中分离到一种多羟基化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这是最早报道由棘豆属植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成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未能确定其结构。1982年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的植物化学家Molyneux从绢毛棘豆(Oxytropis sericea)中分离到苦马豆碱(swainsonine)等吲哚里西定生物碱(indolizidinealkaloids);1989年沈阳药学院于荣敏等由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分离出多种喹诺里西定生物碱。喹诺里西定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对试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呼吸抑制或兴奋,致幻、流产和致畸等作用。本文报道由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中测得4种喹诺里西定生物碱。  相似文献   
26.
近5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速率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对高原有蹄类的种群分布和多样性维持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以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鹿种群为例,通过2013年和2021年对马鹿和牦牛种群数量、分布的调查,并整合了物种分布模型和种群动态模型,评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放牧、道路、居民点等)对马鹿种群适应性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马鹿种群在2013—2021年由890头增加到1 400头,根据种群增长模型预计在2050年马鹿种群数量将达到1 735头,但其适宜栖息地在2050年代下降43.4%,2070年代下降5.1%,表明马鹿种群增长与适宜栖息地缩小之间的冲突将不利于马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当前马鹿与牦牛栖息地重合率为19%,2050年代为60%,2070年代为37%,且牦牛与马鹿存在食物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马鹿原有的适宜栖息地。为保护马鹿,建议减少牦牛的饲养量1 000~1 500头。本研究将种群增长模型、种间竞争关系与物种分布模型整合,把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延伸到种群层面,对其他物种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