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冠层温度和气温的差与冬小麦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瑞文  董振国 《生态学报》1993,13(4):377-379
作物冠层温度与气温的差(简称冠气温差,下同)可指示作物的水分状况,也可作为作物生长环境的一个综合指标。目前,关于冠层气温差指示作物生长的报道尚少,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7年和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土壤为壤质褐潮土,有机质含量在15.0g/kg左右,土壤持水量229.0g/ks。麦田按常规方法管理,春季以后浇3—4次水。设充分湿润(相对含  相似文献   
32.
33.
温度条件对麦田土壤溶液养分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实测资料分析了温度对麦田土壤溶液养分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田土壤水分不亏缺的条件下,温度与麦田土壤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温度升高,土壤溶液中NO_3-N浓度增大,到14:00—15:00时,出现极大值。土壤溶液中钾浓度的高峰期基本是在中午温度高的时刻,低峰期在夜晚和午前10:00—11:00左右。10:00—11:00时的低值,可能与根系的同化吸收有关。土壤溶液养分浓度日较差大,光合面积增长快,营养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肾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物质输运器官,近曲小管是肾中主要的体液重吸收管道,本文研究体液在近曲小管内的流动,认为管壁的重吸收由反映一般滤过现象的Starling定律所控制,并提出渗透压是非线性的假定,不可压缩牛顿流体以小雷诺数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议程是Stokes议程,由量级估计得到初级近似和次级近似议程。解这两组议程组得到了压力、速度和流量的分析表达式。表征管壁重吸收特征的参数根据实验流量数据确定。本文结果与其他作者相比较更加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8.
用闪光动力学光谱仪测量了酰化紫膜LB膜中M衰减速率的变化。酰化紫膜LB膜的衰减无论是悬浮液状态,还是LB膜中,均比未修饰的要慢。在温度为20℃时,酰化紫膜LB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M衰减加快。在相对湿度较低时(RH34—75%),变化较平缓,即M的衰减加快不明显;在相对湿度较高时(RH84—95%),M衰减明显加快。温度的变化则随相对湿度不同而不同。相对湿度较低时,随着温度的升高,M衰减加快;相对湿度较高时,M衰减反而减慢。酰化紫膜悬浮液的M衰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加快.这说明酰化紫膜LB膜中BR水合程度可能是直接影响M衰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研究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处理后的嗜盐菌紫膜及其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紫膜碎片时,紫膜及其蛋白所处的状态有着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40.
用化学修饰研究了菌紫质(BR)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用氮氧自由基分别对赖氨酸和丝氨酸进行修饰,研究结果表明在圆二色谱上(CD谱),与天然紫膜样品比较,两种自由基分别修饰赖氨酸(Lys)和丝氨酸(Ser)残基24小时后的CD谱中均只有负峰,分别在596nm和602nm,535nm的正峰已消失,72小时后535nm的正峰部分地恢复,但120小时后均未见进一步恢复。与未修饰的紫膜相比,两种自由基修饰的紫膜在Raman光谱上观察到中间体M412的相对量要明显增加。本文对这二种化学修饰引起的BR结构和功能变化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