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CO2激光对茄子幼苗子叶干重及叶面积增长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功率密度为825mw/cm^2的CO2激光对茄子干种子进行10s,13s,15s的辐照处理,0s为对照组,然后播种于基质为土的苗盘中,每个处理200粒种子,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出苗10天开始测定不同处理的子叶干重、子叶面积的变化,然后应用多项式回归进行数学模型,探讨了激光处理对子叶生长的影响及子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72.
卤化物在生物圈内广泛存在,许多天然卤化物广泛应用在药理学领域。根据催化机理,催化形成C-X键的卤代酶(halogenases)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卤代过氧化物酶(haloperoxidases)和黄素依赖型卤代酶(flavin—dependent halogenases),另外还有非血红素Fe(Ⅱ)/α-酮戊二酸盐依赖型卤代酶(non—heme Fe^3/α-ketoglutarate(aKG)-dependentha logenases)、甲基卤代转移酶(methyl halide transferases)和氟化酶(fluorinases)等。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卤代酶的发现、分子作用机制和生物催化潜力。近年来,卤代酶在生物卤化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利用组合生物合成、定向进化等现代生物技术合成有价值的天然卤代衍生物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毛蕊铁线莲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毛蕊铁线莲(Clematis lasiandra Maxim.),别名小木通、丝瓜花。2材料类别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05+3%蔗糖;(2)MS+6-BA0.5+NAA0.1+2,4-D0.1+3%蔗糖;(3)MS+6-BA2.O+NAA0.1+3%蔗糖。增殖分化培养基:(4)MS+6-BA1.0+NAA0.1+3%蔗糖;(5)MS+6.BA2.0+NAA0.1+2,4-D0.01+3%蔗糖;(6)MS+6.BA2.0+NAA0.05+3%蔗糖。生根培养基:(7)1/4MS+NAA0.5+0.1%活性炭+15%蔗糖。所有培养基均附加0.6%琼脂粉,pH5.8-6.0,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为3040gm01.m-2.S-1,光照时间为14h.d-1。  相似文献   
74.
佐剂(Al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或抗原佐剂。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拉蒙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此后,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双歧杆菌对SD大鼠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卵清白蛋白(OVA)组,双歧杆菌+OVA组和PBS空白对照组。各组给予免疫后,收集长约3cm的空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Qwin图像处理系统,对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定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注射OVA和双歧杆菌后对SD大鼠在不同时期空肠中sIgA阳性细胞分泌的影响。结果在免疫后的SD大鼠的空肠内均产生了特异性的分泌型抗体sIgA,其中双歧杆菌+OVA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经胃肠道黏膜免疫可诱导有效的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76.
运用定位观察、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试验和重力玻片法等方法,对沙芥自然居群和人工栽培种群的开花日动态、繁育系统和传粉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沙芥在自然居群和人工栽培种群开花日高峰分别在19:00和15:00~18:00.沙芥繁育系统为异花授粉植物.沙芥传粉媒介中风的飘移能力非常微弱;沙芥自然居群的访花昆虫有19种,分属于6个目;人工栽培种群的访花昆虫有11种,分属于6个目.意大利蜜蜂、熊蜂、黑带食蚜蝇和拟蜂食蚜蝇是两个居群共有的主要传粉昆虫,在自然居群熊蜂每天的访花频率呈双峰曲线,其中访花最高峰与开花日高峰基本重叠.  相似文献   
77.
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学在人类不育及精卵相互识别并结合的机理研究、免疫法开展男性避孕方法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家畜繁殖环节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生殖及动物繁殖环节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揭示生命个体的蛋白质动态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并将在药物开发,生命活动机理研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会在家畜繁殖学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PCR技术在性别鉴定及性别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技术是一项发展迅猛的生物技术,因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及特异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性别鉴定及其它许多相关研究领域。应用于性别鉴定的PCR方法从简单PCR法、双重或多重PCR法、巢式PCR法发展到改进的两温度梯度PCR法;而不同性别间除了呈现有或无关系(类似于Sry 基因)的基因序列外,也检测到了很多类似于锌指蛋白和牙釉蛋白的呈现不同性别特征的基因序列,这为性别鉴定引物的设计和PCR法进行性别鉴定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即如果根据这种性别多态性DNA序列特点设计引物,采用两温度梯度PCR扩增技术进行PCR性别鉴定,则可望简化鉴定程序、降低检测时间、提高鉴定效率,使PCR性别控制技术更加成熟和实用化。随着研究的深入,PCR技术在性别鉴定及控制的应用中必将日益成熟,并推动此项技术在其它相关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9.
柳叶白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叶白前根和茎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2),间二苯酚(resorcinol,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hanone,4),4-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6),蔗糖(sucrose,7)。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0.
连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敦果酸(2)、熊果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胡萝卜苷(6),3,6-二甲氧基-6″,6″-二甲基苯并吡喃-(7,8,2″,3″)-黄酮(7)、芫花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2,4~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