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 N—乙酰基—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MDP)是细菌细胞壁上具有免疫佐剂活性的最小结构单位。它的佐剂作用强而广泛,毒性低,水溶液口服有效。1974年法国Merser等人工合成以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乙烯利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用1.0~2.0%浓度的乙烯利可以诱导小穗与花粉高度不育。 乙烯利处理影响花药的一些生理过程:抑制花药呼吸,干扰花药氮、碳代谢,降低花药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在药壁中异常积累,可能因此导致花粉数减少和花粉败育。 乙烯利处理时水稻雌蕊也有一定杀伤作用,使受精能力下降。可见,乙烯利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性配子诱杀剂,在生产上应用尚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45.
(1)两栖类(黑斑蛙),爬行类(鳖),鸟类(家鸽)有核红细胞表面Apyrase活力具有显著差异,鳖最高,黑斑蛙次之,而以家鸽为最低。(2)经30,000或50,000 rads X射线离体照射后,家鸽红细胞表面Apyrase活力分别下降18%与27%,鳖则为7%及13%,而黑斑蛙红细胞表面的Apyrase却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不同动物有核红细胞表面Apyrase,对电离辐射的敏感程度似与动物系统上的高低有关,而与原来酶活的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146.
高含量薯芋皂素植株的细胞克隆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盾叶薯芋(Dioscorea zingibernisis Wright)细胞克隆系的建立采用平板培养法。试验了18种不同的培养外界环境因素对植板率的影响:如培养基pH值,在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酰胺、丝氨酸、柠檬酸、葡萄糖和偶合低聚糖等。其中,以添加偶合低聚糖的植板率最高。获得31个克隆细胞系。经大量培养,测定细胞生长,筛选出18个优良克隆系。以代号为Rc81的克隆系在接种量为0.7g/L(折合干重,下同),培养28d可获得15.1g/L。  相似文献   
147.
耐低钾水稻的钾营养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低钾培养液中生长的耐低钾水稻,其植株相对干重大,植株体内钾的临界浓度低,钾的利用率提高,且随着钾浓度的提高,耐和不耐低钾水稻品种之间的此种差异逐步消失,在低于100μmol/L钾浓度下耐低钾水稻品种的根干重大于不耐低钾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8.
水溶性羟丙基甲壳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羟丙基甲壳素的合成工艺,确定了甲壳素羟丙基化的条件,并用IR、NMR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49.
大沙鼠鼠洞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沙鼠鼠洞以洞系为单位,其空间分布格局有明显季节差异。其单个洞群内的洞口呈聚集分布。用相邻方格子法检验10修有样方面积和不同季节鼠洞分布格局,发现不季节和样方面积鼠洞分布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0.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翅果油树叶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吸附容量和洗脱效果的选择,从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确定出LSA—10树脂最适于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的吸附和分离。研究了该树脂吸附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其结果为:(1)洗脱剂为50%~70%乙醇溶液;(2)上柱液pH=4时,此树脂对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的吸附容量最大;(3)吸附容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最佳吸附时间为8~10h;(4)随着上柱液浓度的增加,吸附容量也相应增加,而且浓度越大,这种差别越明显,但浓度不宜过高,以澄清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