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O2激光对茄子幼苗子叶干重及叶面积增长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功率密度为825mw/cm^2的CO2激光对茄子干种子进行10s,13s,15s的辐照处理,0s为对照组,然后播种于基质为土的苗盘中,每个处理200粒种子,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出苗10天开始测定不同处理的子叶干重、子叶面积的变化,然后应用多项式回归进行数学模型,探讨了激光处理对子叶生长的影响及子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2.
运用定位观察、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试验和重力玻片法等方法,对沙芥自然居群和人工栽培种群的开花日动态、繁育系统和传粉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沙芥在自然居群和人工栽培种群开花日高峰分别在19:00和15:00~18:00.沙芥繁育系统为异花授粉植物.沙芥传粉媒介中风的飘移能力非常微弱;沙芥自然居群的访花昆虫有19种,分属于6个目;人工栽培种群的访花昆虫有11种,分属于6个目.意大利蜜蜂、熊蜂、黑带食蚜蝇和拟蜂食蚜蝇是两个居群共有的主要传粉昆虫,在自然居群熊蜂每天的访花频率呈双峰曲线,其中访花最高峰与开花日高峰基本重叠.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确定豆科作物作为林果行间套种作物的适宜性, 于2014年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对4种豆科作物的耐阴能力及其光合生理进行了研究。测定全光和弱光处理(全光的48%)下豆科作物在初花期的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光合色素含量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 监测其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结果表明: 弱光使供试作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不同程度地向耐阴植物变化; 弱光还使供试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RuBPCase活性不同程度地下降, 而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 遮阴后, 乌豇豆(Vigna cylindrica)和绿豆(Vigna radiata)的叶绿素(Chl) a和Chl b含量显著增加, Chl a/b值显著降低, 大猪屎豆(Crotalaria assamica)和望江南(Senna occidentalis)的光合色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弱光使供试作物茎变细, 侧枝数减少, 生物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降低, 根冠比降低, 根瘤量减少, 叶片变小变薄, 叶片数减少, 叶面积指数降低; 弱光胁迫下, 大猪屎豆不开花, 望江南只开花不结实, 而绿豆和乌豇豆开花数减少, 花期缩短, 种子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供试作物的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 得出它们的耐阴能力排序是: 乌豇豆>绿豆>望江南>大猪屎豆, 其中乌豇豆和绿豆适宜与林果套种, 而望江南和大猪屎豆不适宜套种。  相似文献   
104.
为破除油楠(Sindora glabra Merr.ex de Wit)种子的物理休眠,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油楠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方法对油楠成熟和过熟种子萌发均产生显著影响。40℃热水和50 mgL~(-1)萘乙酸有利于成熟种子的萌发,发芽率超过55%,较对照显著提高约10%,而其他方法处理的成熟种子发芽率为4.0%~46.0%,低于对照。采用98%浓硫酸浸泡25 min最有利于过熟种子的萌发,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90%、76%和7以上,且发芽时间显著缩短了9 d,对过熟种子处理的其他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萌发。因此,对于成熟种子,推荐采用低温热水浸泡或弱腐蚀性的化学处理;而对于过熟种子,宜采用浓硫酸浸泡25 min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发病机制不明,患病率逐渐增多,缺乏客观诊断指标,常规治疗主要依靠教育和行为训练,但效果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胃肠镜粪微生态制品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儿童孤独症1例,探索其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参照本课题组报道的方法,收集通过严格筛选的供体粪便,体外制备粪微生态制品。孤独症患儿,男性,8岁,确诊孤独症5年余,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静脉麻醉下,分别经胃镜、肠镜行粪微生态制品大肠和小肠注入。以临床评价、患儿的生活行为观察(来自患儿主要照顾者),孤独症行为评定检查表(autism behaviorchecklist,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和对比。结果治疗前患儿ABC量表评分为112分,CARS量表积分为38分;治疗后8周,ABC量表评分降低至76分,CARS量表积分降低至32分,积分改善非常显著。语言、沟通、感觉、运动、自我照顾的各项能力整体提高,同时患儿在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情绪方面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呃逆)显著缓解。结论粪微生态制品移植对该例孤独症患儿的治疗,疗效明显,未见明显副反应,提示粪微生态制品移植对孤独症患儿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新疗法,但其长期疗效、不良反应有待多样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城市土壤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城市化对城市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野外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圳市0~10、11~20、21~30cm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碳含量、密度及分布特征进行实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深圳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0~3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介于0.72~40.52g·kg-1.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介于0.27~13.36kg·m-2.(2)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介于1.56~71.88g·kg-1,有机碳密度均值介于0.18~7.05kg·m-2之间;11~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介于0.59~36.79g·kg-1,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介于0.09~4.5kg·m-2,21~3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介于0~12.90g·kg-1,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介于0~1.78kg·m-2.(3)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城市建设用地与闲置土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很低.(4)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以改变有机碳在土壤中的贮存与分布.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典型冻土区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典型高纬度冻土区和高海拔冻土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NM、TSA 、R2A 3种培养基分离培养不同冻土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用通用引物扩增分离的细菌16S rRNA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6个样品中得到冻土土壤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数量为4.70×103 -2.57×105 cfu/g(土壤干重),根据不同的菌落形态分离出144株可培养细菌.纯培养物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表明:我国高纬度冻土区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分别属于Firmicutes分支(59.52%)、Gammaproteobacteria 分支(38.10%)、Betaproteobacteria分支(2.38%),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菌株为该区域的三大优势菌群.我国高海拔冻土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细菌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分支(89.22%)、Firmicutes分支(8.82%)和Bacteroidetes分支(1.96%)o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结论]我国高纬度冻土区和高海拔冻土区土壤具有较高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不同类型冻土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不同.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冻土区土壤细菌资源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以薤白叶片和鳞茎为材料,测定了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总皂苷不同浓度下(50、100、200、400、800μg·mL-1)的还原力和抗亚油酸脂质体氧化能力,以及对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O2-、·OH的清除力,综合评价薤白总皂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薤白叶片和鳞茎中的总皂苷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对DPPH、O2-和·OH的清除作用分别达77.30%、95.95%和91.96%,相同浓度下对O2-的清除能力要强于抗坏血酸,但还原能力低于抗坏血酸,在浓度为800μg·mL-172 h时,叶片和鳞茎总皂苷的抗亚油酸脂质体氧化能力均达到最大;薤白叶片的总皂苷在一定浓度下抗氧化能力要强于鳞茎。薤白叶片和鳞茎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和评价Ranson、Glasgow、APACHEⅡ和BISAP 4种临床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225例,分别应用APACHEⅡ、Ranson、Glasgow及BISAP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不同评分标准对该类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对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预测情况。结果:225例患者中,轻型胰腺炎188例,重型胰腺炎37例,在轻型和重型胰腺炎患者中,4种评分标准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7例患者存在器官功能不全,4种评分标准与患者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均显著相关。各评分标准中,APACHEⅡ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最好,分别为76%和72%。结论:4中评分方法各有特点,综合应用可能更准确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抑制CD151表达对人类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CD151-siRNA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入人肝癌HepG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CD151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研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CD151-siRNA后,HepG2细胞CD15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CD151的表达,FAK,ERK的磷酸化受抑制。结论CD151-siRNA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CD15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抑制FA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