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年轻的自然科学家应当是深思熟虑的,且是敏锐的自然现象的观察者,并能在试验工作中运用自己观察的资料。要成为真正的米丘林工作者,仅仅掌握技术本领和技巧是不够的,必须通晓生物界发展的规律,这不仅要从书本中,而且要从亲自观察中,从对活物的试验中才能取得这些规律。物候学观察在这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它帮助学生窥破季节现象发展的规律性,使他们认识人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2.
黄山茶林场夏季丝光椋鸟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光椋鸟为我国南方的一种庭园鸟类,筑巢于房檐、屋嵴瓦片下的洞穴内。本文是作者于1981—1983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黄山茶林场剖验16只鸟胃的研究成果。食物以昆虫为主,其中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等农林害虫,约占食物总量的61.66%;益虫仅占11.73%;此外还有蜘蛛等动物性食物约占15.95%;植物性食物以小构树果实为最多,仅在2只胃中发现。所以,该鸟为食虫鸟类,对农林有益。  相似文献   
103.
7种獐牙菜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 L.)7种植物(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S.et z.)HK.f.Thoms.、水灵芝S.davidii Franch.、江浙獐牙菜S.hickinii Burkill.、贵州獐牙菜S.kouitchensisFranch.、大籽獐牙菜S.macrosperma C.B.Clarke.、翼梗獐牙菜S.nervosa Wall.、紫红獐牙菜S.punicea Hemsl.)的花粉形态作了比较观察,找出了它们的鉴别特征,阐明了獐牙菜属植物花粉的外壁外层表面纹饰的三种类型为条纹—网状、网状和瘤状雕纹。  相似文献   
104.
取草莓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分化出再生植株、完正植株放于低温(5—10℃)处,壮苗锻炼、获得同步苗、移栽成活率80%以上,通过电镜检测茎尖苗无病毒粒体、无毒草莓所内小区试验获得增产13.9~22.48%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蜡状芽胞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能引起食物中毒和其它形式的疾病。潜在的致病因子包括磷脂酶C、溶血、肠毒素和呕吐毒素等。在很多致病菌中致病因子的表达都是协同调控的。从蜡状芽胞杆菌模式菌株ATCC14579经转座子诱变的文库,筛选一株磷脂酶阳性的突变子,该突变子的蛋白酶活性明显减弱了。插入位点的序列分析表明,一个高度同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转录激活PlcR的基因被插入失活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能激活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基因的转录外,转录激活子PlcR至少还能调控卵磷脂酶和一个或多个蛋白酶基因的表达,这是一个多效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06.
实时PCR技术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时PCR是在常规PCR基础上运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加入荧光标记探针,巧妙地把核酸扩增、杂交、光谱分析和实时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强、定量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检疫、军事、农业、基础研究等领域。着重就实时PCR技术的特性及在植物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与目前常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Cu单一处理及Cu与EGTA和丹皮酚磺酸钠(SPS)复合处理对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 Dan’)幼苗根长、根系中Cu和丹皮酚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Cu和SP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幼苗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5μmol·L-1Cu处理后凤丹幼苗根长和丹皮酚含量均略高于对照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经10、20和30 μmol·L-1 Cu处理后,幼苗根长和丹皮酚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对照,且随Cu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降幅增大.与10 μmol·L-1Cu单一处理相比,10 μmol·L-1Cu- 10μmol·L-1EGTA和10 μmo1.L-1Cu-10 μmol·L-1 SPS复合处理均可以使根系中Cu含量显著降低、丹皮酚含量显著提高;其中,10μmol·L-1Cu-10 μmol·L-1EGTA处理组幼苗根系中Cu含量的降低幅度最大,而10 μmol·L-1 Cu-10 μmol·L-1SPS处理组幼苗根系中丹皮酚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经5、10和20μmol · L-1 Cu单一处理后丹凤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均降低,且随Cu浓度提高降低幅度增大;而经0.1、0.2、0.5和1.0μmol·L-1SPS单一处理总体上可使膜微囊H+-ATPase活性逐渐增加;与10 μmol·L-1Cu单一处理相比,10 μmol·L-1Cu与0.1、0.2和0.5 μmol·L-1SPS复合处理均可使膜微囊H+- ATPase活性提高,且H+-ATPase活性均呈现随SPS浓度提高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揭示:较高浓度Cu胁迫对凤丹幼苗根系生长及丹皮酚合成以及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添加外源丹皮酚磺酸钠对Cu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08.
【背景】抗性基因(ResistanceGene)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基因片段较大,限制了载体中插入目的序列的长度。【目的】探究分子量较小的RNA适配体的类抗性基因作用,用于优化载体载量和扩展目的基因片段。【方法】基于tRNA支架在体内富集表达RNA适配体,筛选验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B的RNA适配体的抗性作用。【结果】构建tRNA支架重组RNA表达载体并进行体内筛选,得到A Site和Avirus这2个RNA适配体分子,能够耐受新霉素B浓度为19μg/mL(固体培养基)和30μg/mL(液体培养基)。【结论】RNA适配体可发挥类抗性基因的功能,本文策略有望用于抗性基因的优化,缩小质粒载体载量,为分子克隆技术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9.
细胞壁在植物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多糖、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组成的一个复合体,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对各种逆境胁迫的响应,是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胞质的第一道屏障。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包括细胞壁多糖、细胞壁蛋白质和木质素,在响应重金属胁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参与重金属耐性的机制,以期能对植物细胞壁在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0.
皖南山区不同生态条件下中华蜜蜂形态特征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皖南山区中华蜜蜂的生态适应性,对皖南山区5个不同采样点的15群中华蜜蜂450只工蜂的8个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对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是,5个釆样点间的喙长、右前翅长、第三节背板宽、第三节背板颜色、第四节背板宽和第四节背板颜色差异显著。皖南山区中华蜜蜂的前翅长与宽均较大,第3+4背板长也较大,说明皖南中蜂飞翔能力强,采集能力强;背板长反映蜜囊的大小,蜜囊越大,贮存花蜜越多,蜂群进蜜就越快,从形态上说明皖南中蜂是较理想的蜜蜂种群。皖南中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