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昆虫交配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因此交配后可能对其抗逆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广聚萤叶甲是恶性杂草-豚草的专一性天敌,正常情况下,成虫耐饥饿和耐热能力较强。为明确交配对广聚萤叶甲成虫抗逆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观察在一次交配处理后,广聚萤叶甲在饥饿条件下或高温条件下继续存活时间。结果发现,在不提供食物的情况下,交配对雄虫的寿命影响不大,但雌虫的寿命(8.4 d±0.1 d)显著短于对照雌虫(10.8 d±0.1 d)。在高温状态下,无论取食与否,交配都会显著增加广聚萤叶甲雌雄成虫的耐热能力,尤其以雌虫表现更为明显(处理雌虫和对照雌虫存活时间分别为:取食(6.15 d±0.14 d,4.95 d±0.13 d)、不取食(5.55 d±0.13 d,4.81 d±0.11 d)。可见,交配降低广聚叶甲雌虫的饥饿能力,但成虫的耐热能力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62.
用荧光物质浸泡标记胭脂鱼仔、稚鱼耳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茜素络合物和盐酸四环素溶液分别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仔、稚鱼浸泡标记,结果表明,100~200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24h对胭脂鱼仔、稚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相同浸泡浓度下,随着日龄的增长,耳石上的荧光反应强度降低。三对耳石中,微耳石和矢耳石对茜素络合物较敏感,星耳石敏感性则较低。盐酸四环素溶液对仔、稚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很差,浸泡液浓度为100mg/L和120mg/L时,仅能在微耳石上检测到较弱的荧光标记,而150mg/L及以上浓度的浸泡液对稚鱼有较高的致死作用。因此,茜素络合物是对胭脂鱼早期鱼苗进行化学标记比较合适的荧光物质,而盐酸四环素不适于标记该鱼的耳石。在对标记鱼进行荧光检测时,矢耳石和微耳石是适合的材料。  相似文献   
63.
增施磷、钾肥对大花蕙兰炭疽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施用3种不同氮、磷、钾比例的肥料并结合常规药剂防治,对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炭疽病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的[N:P(P2O5):K(K2O)=15:15:30]和增施磷肥的[N:P(P2O5):K(K2O)=15:30:15]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6.54%、73.71%,显著高于未增施磷、钾肥的(N:P(P2O5):K(K2O)=15:15:15]防治效果(47.79%),说明增施磷、钾肥有助于提高对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4.
广州蕨类植物增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广州蕨类植物新记录种38种,隶属于18科25属。其中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膜蕨科,裸子蕨科(Gymnogrammaceae)等3科为广州新记录科,莲座蕨属(Angiopteris)。团扇蕨属(Gonocormus)。粉叶蕨属(Pityrogramme),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狗脊属(Woodwardia),黑桫椤属(Gymnosphaera)。沙皮蕨属(Hemigramma)。线蕨属(Colysis)等9属为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65.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1新记录种,即苏瓣石豆兰(Butbophyllum dayanum Rchb.f.),本种的花序具2~5朵花,萼片和花瓣的边缘被流苏状丝质毛,可与该组的其他种相区别.将Dendrobium menglaensis X.H Jin & H.Li归并为杓唇扁石斛(D.chrysocrepis Parish & Rchb.f.ex Hook.f.)的新异名,该种的花单生于压扁状的茎上,唇瓣勺状,与其近缘种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66.
基于对活体植物的观察和原始文献的研究,对国产三脊毛兰(Eria cristata)Rolfe进行了考订.本种的萼片和花瓣白色,唇瓣黄色,两侧边缘和唇盘的颜色较深;唇盘具3条被黄色毛突的褶片,易于和其近缘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67.
Zα是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左旋DNA(Z-DNA)的蛋白结构域,首先在人ADAR1中鉴定,随后又在ZBP-1(DLM-1)和E3L等蛋白质中发现了该结构域.鲫鱼PKZ是首次报道的具有Zα结构域的鱼类eIF2α激酶.为深入了解鲫鱼PKZ Zα的功能,原核表达并亲和层析纯化了3种多肽,即野生型PZα(Zα1Zα2)、替换型P(Zα1)2(Zα1Zα1)和点突变型(PZαK34A、PZαS35A、PZαR39A、PZαP57A).同时,构建了含有d(GC)6、d(GC)13、d(TA)13特殊插入序列的3种重组质粒,用于体外模拟Z-DNA.凝胶阻滞实验分析了3种多肽分别与重组质粒的亲和性结果表明,PZα和P(Zα1)2能够与d(GC)重组质粒结合,并且随着多肽含量的增加,阻滞效应越明显.与野生型PZα相比,替换型P(Zα1)2结合d(GC)重组质粒的能力更强PZα和P(Zα1)2还能微弱地与d(TA)13重组质粒结合.点突变型多肽都不能与重组质粒结合,暗示鲫鱼PKZ Zα结构域中这4个氨基酸残基在结合核酸分子的过程中非常关键.该文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鱼类PKZ Zα结构域与Z-DNA结合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68.
以中国荷斯坦奶牛(Chinese Holstein dairy cattle)为对象,以α1 抗胰蛋白酶基因(α1-AT)为候选基因,扩增5′侧翼区668 bp和999 bp的片段并进行测序.首次发现,在+3 142 bp处P1和+4 408 bp处P2分别发生C-T、T-C突变.随后采用PCR-RFLP方法对随机采自6个牛场,共计294头牛进行了检测,遗传变异和产奶性状分析结果显示: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都有分布,且处于中度多态.P1位点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0.34%和49.66%; 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81%、53.06%和23.13%;P2位点E和F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30.61%和69.39%, EE、E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90%、37.41%和50.68%. 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该群体在P1位点的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P2位点未达到平衡.基因与产奶性状关联分析表明,AB基因型个体产奶量与脂蛋比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EF基因型个体(P<0.05);9种单倍型组合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产奶量及脂蛋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以125头地方猪和117头外来猪为材料,研究CAST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在CAST基因上检测到一个多态性位点(A876G),并引起了氨基酸残基的改变Lys250 Arg。在地方猪种中仅检测到G (Arg)等位基因,而在外来猪种中A (Lys) 和 G (Arg)两个等位基因均检测到。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CAST基因型与肌肉的嫩度,屠宰45 min后的pH值及滴水损失存在强相关,又由于地方猪种与外来猪种的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CAST基因上检测到的多态型位点Lys250Arg的基因型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商品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70.
采用细胞转染、油红O染色、油红O染色提取法、GPDH活性测定、semi-qRT-PCR等方法研究了视黄酸X受体α (retinoic acid X receptor α, RXRα)在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转染pRXRα-EGFP促进了猪前体脂肪细胞RXRα 的表达,脂肪细胞分化能力随之增强, 脂肪细胞GPDH活性、分化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结果提示,RXRα可能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 C/EBP)C/EBPα 基因表达变化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