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先前的研究表明,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 (rBTI) 具有诱导不同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揭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从基因水平上探讨与凋亡有关的分子事件,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 rBTI 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 HepG2 后,采用 MTT 比色法检测抑制剂对epG2 细胞的抑制率,用 DNA 凝胶电泳和细胞核的形态学观察检测 HepG2 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rBTI 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 HepG2 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另外,细胞凋亡与Bcl-2/Bax mRNA 水平有关.通过 RT-PCR 检测发现,细胞经过rBTI处理后,抗凋亡基因Bcl-2 mRNA 水平下调,促凋亡基因 Bax mRNA 有所上调,而对照 GAPDH 无变化.对 HepG2细胞中 Fas/Fas 配体及半胱氨酸天冬酶(caspase)的研究证明,细胞经过 rBTI 处理后,对死亡受体 Fas mRNA没有影响; rBTI 可明显激活caspase-3 和 caspase-9 酶活性, 对caspase-8 活性几乎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rBTI 对HepG2 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 caspase-3 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有关,未涉及 Fas/Fas 配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2.
人 Elp3(human elongator protein 3, hElp3)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是与延伸中的 RNA 聚合酶Ⅱ结合的 elongator 复合物的催化亚基,可参与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与基因的转录延伸. Elp3 及其复合物功能异常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 为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等手段深入研究 Elp3 功能,PCR 法克隆 pYES2-hElp3 质粒中编码 hElp3的N端亲水区段(1~69 氨基酸残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pMXB10-hElp3-210,经 IPTG 诱导和几丁质柱纯化后,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ELISA 检测显示,该抗体有较高的效价(不低于1∶2 500).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该抗体可与纯化的及 HeLa 细胞中的 hElp3 蛋白特异性结合.运用该抗体对转入 elp3Δ菌株的人 Elp3 的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表明,人 Elp3 可参与酵母 SSA3 基因的转录调控,这可能是人Elp3 能够部分补偿酵母 SSA3 基因延迟表达缺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3.
报道海南岛4种新记录植物,包括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w et S.M.Hwang、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和毛萼山珊瑚Galeola lindleyana(Hook.f.etThoms.)Rchb.f.。引用的标本全部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124.
以鼠鞭草(Hybanthus enneaspermus)、鳞隔堇(Scyphellandra pierrei)、雷诺木(Rinorea bengalensis)作为外类群,对堇菜属(Viola)20个类群的trnL trnF序列,17个类群的psbA trnH、rpL16序列以及1个类群的nrDNA ITS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从GenBank下载相应的序列,运用最大简约法以及贝叶斯推论法进行系统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堇菜亚属(subgen.Viola)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并明确了堇菜属部分组间类群的亲缘关系。本文还结合形态与细胞学证据对堇菜属进行性状演化的推测。结果表明:1)直立茎较匍匐茎、莲座状茎(叶基生)原始;2)托叶边缘长流苏状与托叶1/2~3/4合生分别是鸟嘴柱头堇菜组(sect.Trigonocarpae)和合生托叶组(sect.Adnatae)演化路线的重要性状标志;3)花柱样式从柱头无喙演化至柱头有喙,并由柱头简单演化至柱头复杂,再趋向于柱头简化。  相似文献   
125.
周兰平  邢福武 《广西植物》2010,30(6):821-824
通过对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文献研究,本文报道了广东藓类植物新记录属3属,新记录种30种。3个新记录属为螺叶藓属、粗石藓属和角齿藓属。  相似文献   
126.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易于恢复但保持困难的特点。根据广西南部冬季无霜冻的气候特点,在广西南宁进行了一年生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洞A的三年露地栽培。结果表明:二、三年生洞A在5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吐絮,这是一年生洞A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难以达到的;与一年生洞A相比,二、三年生洞A的子指、单株铃数、产量显著增加,但单铃重、衣分显著下降,僵瓣率显著增加;纤维品质基本没有显著变化。说明利用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在南亚热带的宿生栽培进行良种繁育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7.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囊唇蝴蝶兰,并提供描述及照片。本种与麻栗坡蝴蝶兰非常相似,但它的花瓣较短而宽,花序轴呈"Z"型曲折,唇盘中央的胼胝体较小,可以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128.
福建地区小叶买麻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3条ISSR引物对福建地区小叶买麻藤11个种群共211个样本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小叶买麻藤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在种群水平上较低,揭示该物种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发展潜力,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已经受到生境片段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2)小叶买麻藤的遗传分化在裸子植物中处于中等水平,选择和基因流对种群遗传分化的作用大于遗传漂变的作用;(3)小叶买麻藤种群退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影响的时间较短,尚未表现出种群遗传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9.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为13类,主要是核果、浆果、蒴果和荚果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9.75%、18.83%、16.98%和11.11%。岛上植物种子传播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动物传播(含鸟类传播和其它动物传播)、风传播、人力传播和水流传播,分别有植物233种、74种、39种及22种,动物传播中鸟类传播的有139种,其它动物传播的有156种。有86种植物有2种以上的自然传播方式(不包括人力传播)。此外,还对石鼓洲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与植被次生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石鼓洲火烧之后岛上残存植物物种是目前植被的基础,鸟类和其它动物的传播作用对岛上的植被的次生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澳门青洲山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2科65属,其中热带性分布属占90.32%,群落属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群落外貌常绿,生活型以藤本高位芽为主(占22.86%)。群落的物种丰富度Magarlef指数为8.78,Shannon-Wienner指数为2.22,Simpson指数为0.98,均匀度Pielou指数为0.52。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Simpson指数以及Shannon-Wienner指数均表现为下木层〉乔木层〉藤本植物〉草本层,均匀度表现为藤本植物〉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表明下木层中组成的种类较乔木层多,优势树种较乔木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