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1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一种高效产生小鼠杂交瘤的电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细胞电融合技术(Electrofusion)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单克隆抗体领域,人们希望能以电融合技术的高融合频率来更有效地获得分泌单抗的杂交瘤.现主要有两种较有效的电融合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是Nova/Hopkins的抗原—抗生物素—生物素桥联(antigen-avidin-biotin bridge)方法,另一种则是Zimmermann电融合法.Nova/Hopkins方法虽然非常有效,但其较适用于中高亲和性的抗原—抗体系统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手足口病(HFMD)患者疱液中肠道病毒71(E71)型H株的分离和鉴定。该株病毒可在原代人胚肺(HEL)细胞、MA104细胞、BSC细胞中生长繁殖,导致典型的肠道病毒CPE出现。将H株接种乳鼠后出现肢体麻痹、第6天开始死亡。电镜下可见感染H株的BSC细胞胞浆中出现大量的结晶状排列的成熟病毒颗粒,直径约25nm。患者双份血清中有对H株4倍增高的中和抗体存在。采用100抗体单位的抗Cox A5、7、9、16、E70、E71抗体和50抗体单位的LBM组合血清A-H以及抗E71BrCr株MeAb P27对H株进行中和试验时,H株可被抗E71血清和MeAb P27所中和。抗E71抗体对H株的最低有效中和作用为1.6抗体单位,MeAb P27对H株的有效中和作用是64抗体单位。其它血清则无此中和作用。然而,在鉴定过程中发现,高滴度的抗Cox A16抗体(200抗体单位以上)也显出有中和H株的作用,提示我们所分离的H株含有与Cox A16的型间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34.
链球菌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君子兰(Clivia miniata)软腐病病株的叶片病灶中分离到两株致病菌。经鉴定其中一株(85—2)多为双球状,也有呈单个存在,极少为四个细胞相连的短链。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均为阴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凝固、胨化;生长温度范围为15—53℃,DNA中G+C含量为41.7mol%。由于其性状与链球菌属的各已知种均不相同,故定为一个新种,命名为君子兰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niatus Zhou,Ping et Shao sp. Nov.)。  相似文献   
35.
我们制备了由DOPE/CHOL/OA(4:4:3)组成的酸敏脂质体,将荧光染料Calcein装载在脂质体内,并将这种包有荧光染料的脂质体导入NIH3T3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90%以上的细胞有荧光物质进入,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我们还制备了由DOPC/CHOL/OA(4:4:3)组成的非酸敏脂质体,其将荧光物质导入细胞的能力不如前者好。本文使用的冷冻干燥法制备脂质体,方法比较温和、所得到的脂质体有利于携带DNA或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6.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初期,两个小麦品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细胞间隙CO_2浓度降低,气孔限制值增加,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的限制。中度到严重水分胁迫使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降低,细胞间隙CO_2浓度明显增加,且叶圆片放氧能力,叶绿体Hill反应、叶绿素荧光强度和表观量子产额降低,此时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下降引起的。抗旱性弱的郑引一号叶肉细胞光合活性比抗旱性强的丰抗13更容易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本文应用~23Na-NMR波谱技术,研究了Na~(+)、Ca~(2+)、Cu~(2+)和Zn~(2+)与人体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引入两位快交换模型,拟合计算获得了Na~(+)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处于结合状态Na~(+)的相关时间;实验表明Ca~(2+)能与Na~(+)竞争同HSA结合,拟合计算获得了两者与HS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的比值,棕榈酸钠能增强Ca~(2+)同Na~(+)竞争与HSA结合的能力;从实验上未能观察到Cu~(2+)、Zn~(2+)能同Na~(+)竞争与HSA相互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38.
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结合银染法对14例大肠癌p53基因的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的研究,结果共检测出6例点突变,而且发现各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另外,利用购自ATCC的两个探针 (p53cDNA探针和pYNZ22探针)对大肠癌中p53基因的杂合性失去进行了研究,在14例大肠癌中共检出6例杂合性丢失。将点突变检测结果同杂合性丢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大肠癌中p53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作用方式。 Abstract:The exons 4-7 of p53 gene were examined in 1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PCR-SSCP-silver stain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6 cases of point mutation and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exo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p53 cDNA and pYNZ22 VNTR were used as probes to examine LOH(Loss of heterozygosity)of 14 colorectal cancers.6 cases with LOH were found.The results of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mutation and LOH of p53 gene are critical events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inactivation model of p53 ge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相似文献   
39.
荧光假单胞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实验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S—3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FAS。AS—3菌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D-异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D-葡萄糖酸。电镜观察表明PFAS噬菌体呈蝌蚪形,具有直径为66nm的六角形头部及长117nm的尾部。通过紫外线诱变及自然选育两种途径,配合简便有效的初筛方法,经多次分离、纯化、复筛最终在摇并发酵试验中获得6株产量稳定地高于对照敏感菌的抗噬菌体菌株,可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0.
链孢囊放线菌及其相关菌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链孢囊菌属的28株放线菌和4株气丝可形成孢囊的放线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谱等107项试验测定。根据Ssm相似性系数及平均链锁聚类方式,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1株国际公认的链孢囊菌属的标准菌和一株已知的链孢囊菌与供试未知菌,在59%的水平上归为一群。通过数值分类把所比较的菌株在77%水平上区分为不同的表观群,为进一步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和种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