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1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261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5年   17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难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岩  史达  李一经 《生命科学》2005,17(1):64-68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的急性传染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引起禽类的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全身性败血症,死亡率极高。多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爆发过此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2004年亚洲爆发的H5N1亚型禽流感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出现了众多的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造成人员死亡病例,再一次把人类的目光转移向此病。AI抗原类型众多,变异频繁,不同的类型抗原之间无交叉反应,同时,病毒具有复杂的感染和复制机制以及复杂的传播网络等多种因素单独和,协同作用,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困难。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蜀葵花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蜀葵(Althaearosea(L.)Cavan)花红色素,比较了D-072、D-401、D-301-G、D-101、NKA-9、D-290、D-110七种树脂对该色素的静态吸附情况以及不同极性解吸剂对吸附色素的树脂洗脱的效果,从中选择出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的树脂以及较适的解吸剂。结果表明:用D-401大孔吸附树脂作吸附剂,色素吸附率达91%;解吸剂用含0.1%HCl的60%酸化乙醇,色素可被充分洗脱下来,解吸效果较好;树脂通过回收再生后可重复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蜀葵花色素工艺相对简单,原料、试剂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3.
野生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广西和广东的7个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野生居群共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111个位点,其中91个是多态性位点,占82.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 0.248,Shannon 信息多样性指数(I) 为0.354。罗汉果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在 28.2%-55.6%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80-0.209,Shannon 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123-0.310。永福居群(YF)和金秀居群(JX)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周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居群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 = 0.569)。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明显(r =0.369,P = 0.115)。UPGMA聚类图中,7个居群的个体按居群各自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加强医院科研管理,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对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院深化改革,走科技兴院的道路,制定一系列科研奖励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基础研究设施建设,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调动了广大医、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院的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定义与特征:颈椎小关节机能紊乱又称颈椎椎骨骨错缝、颈椎小关节错缝、颈椎小关节半脱位,是因颈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以及颈椎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属于颈椎病中的一个病种,其症状表现突出,临床多见;同时颈椎间小关节紊乱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在临床上的颈椎病变中又比较多见,两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96.
2002-2004年对中国10省(市)221个县(市)的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察,新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的县(市)45个,收集野生大豆资源814份.通过考察发现野生大豆在中国分布面积锐减,濒危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997.
运用同源重组技术破坏了黑曲霉基因组中的pepD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类subtilisin的胞外蛋白酶PEPD。实验以黑曲霉GICC2773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epD基因,并在此基因中间插入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表达单元,由此产生了3.7kb的pepD阻断基因片段。将此阻断基因片段与载体pBS连接,构建成pepD基因阻断质粒pBSDH。采用原生质体-CaCl2/PEG法将酶切阻断质粒得到的含pepD基因和hph表达单元的3.7kb线性片段转化AspergillusnigerGICC2773菌株,在含潮霉素的平板上筛选潮霉素抗性转化子,从这些抗性转化子中经PCR检测分离到到1个pepD基因阻断突变菌株?pepD66。外源漆酶分泌活性分析显示,黑曲霉pepD基因的破坏使其外源漆酶的分泌表达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8.
1Introduction Congestiveheartfailureisamultipleaetiology,high prevalence,cardiovasculardisorderwithpoorprognosis. Medicaltreatmentofdilatedcardiomyopathyisaimedat alleviatingthesymptomsofheartfailure.Diuretics,ACE inhibitorsandbeta blockershavefavourableeffectson symptoms,exercisecapacityandmortality[1-3].Growth hormone(GH)andinsulin likegrowthfactor(IGF) 1 areinvolvedinseveralphysiologicalprocessessuchas thecontrolofmusclemassandfunction,bodycomposi tionandtheregulationofnutrientmetaboli…  相似文献   
999.
1IntroductionAdhesive forces exist between soil and the surfacesof soil-engaging components[1,2].Soil adhesion increasesthe running resist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andaffects the operating quality.Soil adhesion also reducesthe working productivity of terrain machines,even worseit makes terrain machines fail to run.Reducing theadhesive force of the soil-engaging machines will have aprofound influence for cultivation.Through theinvestigation of soil animals,we have found that soilanimals poss…  相似文献   
1000.
本课题研究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变化及其意义。MTT法检测SFPS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通过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酶原的变化; RT-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显示:SFPS作用lovo细胞24,36,48和72h的IC_(50)分别为375,355,178和60mg/L,表明对lovo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在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细胞膜表面微绒毛减少、染色质固缩、边集,凋亡小体形成。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药物浓度为5-300mg/L作用24h后,显示有凋亡细胞特有的DNA梯状条带;而500mg/L处理后梯状条带模糊,开始出现“涂片状”,表明在高药物浓度的作用下,细胞有坏死。流式细胞仪测得细胞凋亡率有剂量的依赖性;DNA直方图出现亚G1峰,但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无明显改变。SFPS处理lovo细胞后,发现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的mRNA高表达,并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实验结果提示,SFPS在体外能够诱导lovo细胞凋亡,这可能是SFPS抑制肿瘤增殖的机制之一,而Caspase-3的活化参与了SFPS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