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剖面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的伊桐、侧柏和菜豆树3个原生林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结果表明:3个植物群落的土壤分布均以>2 mm大粒径团聚体为主,约占土壤团聚体总量的76%.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介于12.73 ~ 68.66 g·kg-1之间,群落类型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1 mm小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比>2 mm团聚体稍高,但大部分土壤有机碳储存在大粒径团聚体中,>2 mm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约70%.2 ~5和5~8 mm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土壤中2~8 mm团聚体的含量能有效增强喀斯特地区土壤固碳能力.伊桐群落2~8 mm土壤团聚体的含量及其全土有机碳含量分别达46%和37.62 g· kg-1,伊桐更适合作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树种.  相似文献   
42.
用组织培养结合辐射诱变的方法进行药用植物阳春砂的育种,对于加快其育种速度、实现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配比筛选阳春砂组织培养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再以组培不定芽为材料,设置不同辐射剂量,进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部分诱变材料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添加4.0mg/L6-BA和0.1mg/L NAA的MS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和出芽倍数最高,分别达到91.4%和2.44;用于阳春砂组培不定芽γ射线辐射的合适剂量为16Gy;ISSR分析结果显示,16Gy辐照获得的2个植株AV16-1和AV16-2在遗传上发生了明显变异,与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49和0.563.本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结合辐射诱变培育阳春砂新种质的方法,为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诱变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复合疲劳大鼠血液、肌肉、肝脏和脑中矿物元素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食物限制组和复合疲劳组。经过5天的实验干预后,提取动物的血液、腓肠肌、肝脏和脑,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各组织中的钾(K)、钙(Ca)、镁(Mg)、铁(Fe)、锌(Zn)和铜(Cu)。结果:相对正常对照组和食物限制组,复合疲劳大鼠的肌肉、肝脏和脑中的K(P<0.01)和肝脏中的Fe(P<005)明显升高,血液中的C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食物限制组比较P<0.05)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疲劳大鼠的血液中的K明显升高(P<0.05),血液中的Mg和Zn(P<0.05),肌肉中的Ca、Mg和Zn(PCa<0.05,PMg<0.05,PZn<0.01),肝脏中的Ca和Zn(PCa<0.01,PZn<0.05),以及脑中的Fe、Mg和Zn(PFe<0.05,PMg<0.05,PZn<0.01)明显降低。结论:在复合疲劳状态下,大鼠血液、肌肉、肝脏和脑中的K、Ca、Mg、Fe、Zn和Cu代谢发生变化,可能在疲劳的发生与缓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方面有了很大进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 asaeruginosa,PA)作为重要的降解菌株之一,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降解物质种类广泛,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PA的降解特性、代谢途径、遗传基础与酶系及促降解物质在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刘艳  曹同  娄玉霞 《生物多样性》2008,16(2):181-184
为了探讨区域环境变化对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作者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标本查检和鉴定,对20、21世纪初上海徐家汇地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初该地区记载有24种苔藓植物,其中15种是以徐家汇为模式产地发表的新种,但目前仅有7种(包括6种1亚种)仍被接受;该地区现有21种苔藓植物分布。经历100年后,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其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却使其种类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世纪初以徐家汇为模式产地的苔藓植物,目前除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外,其余都已从其模式产地消失。而以葫芦藓科和真藓科为代表的土生苔藓植物数目明显增加。多种世界广布、抗干扰能力强的伴人苔藓植物成为主要种类。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种数也相对100年前明显减少。此外,作者对城市苔藓植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6.
介绍几种新优藤本观赏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可栽培利用的藤本植物约有1000多种,其中许多种类具有奇特的叶、果和美丽的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垂直绿化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47.
48.
皱纹盘鲍消化腺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太武  徐继林  丁新  刘艳 《动物学报》2001,47(5):T001-T002
在电镜下研究了大连地区皱纹盘鲍消化腺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皱纹盘鲍同其它腹足纲软体动物一样,消化腺由消化细胞、排泄细胞和钙细胞三种细胞类型组成。消化细胞呈柱状或锥体形,数量最多,细胞表面具微绒毛,顶端胞质内具顶颗粒,细胞中央区域具有许多“具电子致密核心池”结构,细胞基部胞质内含成簇的脂滴,线粒体球形或不规则,游离核糖体丰富。胞核椭圆形或不规则,位于细胞的基部,染色质多呈块状散布于核内,亦有少量贴核膜分布,核仁一个,十分明显。排泄细胞形状和结构与消化细胞相似,其主要特征是在细胞的在部区域内具有许多含高电子致密物的大液泡。钙细胞呈锥体形,大多分布在消化细胞和排泄细胞的基部,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内具有许多呈同心环状的钙粒子。  相似文献   
49.
根据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1996—1997年山东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14个主要性状指标,排出各个品种的优劣,结果与生产实际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较全面、较合理的综合评价大豆品种优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小球藻的优化培养及胞内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球藻细胞中所含有的多糖和糖蛋白等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首先考察了几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多糖含量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环境条件为:光照17h,培养温度15℃,营养盐KNO3浓度为2mmol/L。在此优化条件下,大批量培养小球藻至平衡期,离心收集藻细胞,再经过冻融与超声波破碎,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最后通过SephadexG-75凝胶柱分离得到了两种分子量不同的多糖,并结合醋酸纤维素膜电泳证明了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