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磊  姚祝军 《生命科学》2008,20(1):3-13
活体蛋白荧光标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功能的可视化研究中。荧光蛋白常被用来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表达和定位,但由于它本身体积比较大,往往会影响目标蛋白的生物活性。特异性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以其体积小、膜透性好、背景噪音低以及制备方便的优点成为蛋白质研究的一个有力工具。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几年来各类特异性小分子蛋白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提取溶剂、温度、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山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70%丙酮为提取荆,在60℃条件下,提取120min,料液比为1:7,原花青素的得率为2.31%  相似文献   
23.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大针茅的种群遗传分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内蒙古中东部草原区分布的 11个大针茅 (Stipa grandis P. Smirn)地理种群进行了 RAPD分析。从 10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8个有效引物 ,共扩增出 2 2 1条 DNA带 ,多态性 DNA带 12 1条 ,占 5 4 .75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 DNA带数为 12 .2 8条 ;特异性 DNA带 2 5条 ,占 11.31%。基于 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对此 2 2 1条 DNA带进行 U PGMA聚类分析 ,将 11个种群分为 3类 ,白音锡勒牧场的 8个种群聚为一类 ,林西种群和克什克腾种群两个种群聚为一类 ,阿巴嘎种群单独成为第 3类。用Mantel检验作进一步分析表明 ,在相对较大的尺度上 ,大针茅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相关极显著 (g>g0 .0 0 5) ;而在相对较小的尺度上 (白音锡勒牧场 8个种群 ) ,相关不显著 (gg0 .0 5)。  相似文献   
24.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运用 RAPD技术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生境 8个羊草种群进行分析。采用 2 4个随机引物 (10 nt)在 8个种群中共检测到2 2 4个扩增片断 ,其中多态性片断 173个 ,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 77.2 % ,特异性片断 2 2个 ,占 9.82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 9.3 3条。利用 Nei指数和 Shannon指数估算了 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计算种群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羊草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 ,只有少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 ,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 85.4%和 66.8% ;羊草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 ;8个羊草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 0 .2 3 16,变异范围为 0 .1587~ 0 .2 70 0 ,说明 8个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不大 ,即 :在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 ;8个种群可聚为 3个类群 ,聚类结果显示生境相似的种群能够聚在一起 ,而地理距离最近的种群不一定归为一类 ,说明小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 ,而与其生境间的相似度相关。影响遗传相似性的不是单一因子而是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 ,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异质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5.
一种水稻分蘖突变体的初步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处理灿稻丰矮占5号的种子,在M2代中分离到一株少分蘖突变体,命名为ret5-5(reduced tiller mutant)。植株表现为不分蘖,自交所得M3、M4和M5代植株表现为0-2个分蘖,而原正常品种FAZ-5同期平均分蘖数为8.2。突变体与FAZ-5的杂交结果显示该突变表型为隐性突变。在F1代自交所得F2和F3代植株出现性状分离,突变可能涉及2个或2个以上的基因。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异地栽培试验研究了蛇床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为蛇床子药材的生产、收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蜘蛛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中药蜘蛛香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组织培养、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等的研究概况。蜘蛛香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成分、环烯醚萜成分 (包括其酯和甙 )及其他一些成分。药理活性包括镇静催眠、抗菌、抗病毒、细胞毒、抗肿瘤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包括挥发油 ,缬草素类成分 ,β -谷甾醇及总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28.
目的:验证miR-203通过与TLR4 mRNA的3'-UTR特异性结合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方法:通过miRanda软件预测TLR4 mRNA 3'-UTR存在mi R-203结合位点。根据TLR4 mRNA 3'-UTR序列设计目的基因片段以及突变型目的基因片段,以pmirGLO为载体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野生型载体(pmirGLO-TLR4 3'-UTR)及其突变型载体(pmirGLO-mut-TLR4 3'-UTR)。将293T细胞共转染pmirGLO-TLR4 3'-UTR质粒或pmirGLO-mut-TLR4 3'-UTR质粒及mmu-mi R-203-3p mimics或mimic NC,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 R-203可以与TLR4 m RNA的3'-UTR特异性结合,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验证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转染了mmu-miR-203-3p mimics、mimic NC后,M1型巨噬细胞markers (i NOS, TNF-α, CCL-3, IL-23),M2型巨噬细胞markers (Arg-1, CX3CR1, IL-4, MRC, IL-10, Ym-1)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使用TLR4抑制剂TAK-242抑制小鼠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后,转染mmu-miR-203-3p mimics、mimic NC,再次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markers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显示293T细胞转染了pmirGLO-TLR4 3'-UTR质粒及mmu-miR-203-3p mimics后,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CT较转染了pmirGLO-mut-TLR4 3'-UTR质粒或者mimic NC均有显著降低,其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显示转染了mmu-miR-203-3p mimics的小鼠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markers (i NOS, TNF-α, CCL-3, IL-23)表达减少,M2型巨噬细胞markers (Arg-1, CX3CR1, IL-4, MRC, IL-10, Ym-1)表达增加,同时伴有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表达下调,而通过给予TAK-242抑制了mmu-miR-203-3p mimics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结论:mi R-203与TLR4 m RNA的3'-UTR特异性结合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aSAH患者,分为脑血管痉挛(CVS)组37例和无CVS组46例;迟发性脑缺血(DCI)组31例和非DCI组52例;根据不同动脉瘤直径分为5 mm组43例,5-10 mm组29例,10 mm组11例;预后良好组49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检测aSAH患者血浆v WF、GMP-140、ADAMTS13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第4 d、10 d血浆v WF水平高于非CVS组,第1 d、4 d、10 d血浆GMP-140水平高于非CVS组,第1 d、10 d血浆ADAMTS13水平低于非CV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患者第1 d血浆v WF水平高于非DCI组,ADAMTS13水平低于非DCI组,第4 d血浆v WF、GMP-140水平高于非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组患者第1 d、4 d血浆v WF、GMP-140水平高于5 mm组和5-10 mm组,且5-10 mm组第4d的血浆v WF水平、第1 d的血浆,水平均高于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组患者第1d的血浆ADAMTS13水平低于5 mm组和5-10 mm组,且5-10 mm组低于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第4 d、10 d血浆v WF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第1 d、4 d、10 d血浆GMP-140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第1 d、4 d血浆ADAMTS13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1 d、4 d血浆v WF与GMP-140呈正相关,与ADAMTS13呈负相关,GMP-140与ADAMTS13呈负相关(r=0.334、-0.426、-0.398、0.278、-0.311、-0.235,P0.05),第10 d血浆v WF、GMP-140、ADAMTS13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 WF、GMP-140、ADAMTS13与CVS、DCI、动脉瘤直径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综合评估aSAH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尺度森林动态变化的最优途径之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始建于2004年,是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GEO)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CForBio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一般为20ha,同时建立3–5个1–3ha辅助样地,以统一技术规范对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监测,旨在长期监测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动态,研究其形成和维持机制。本文简要介绍了CForBio的概况、主样地建设、数据共享、能力建设、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主要科学发现以及科学支撑和服务,夯实CForBio监测与研究、拓展专题网络并加强能力建设,可为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决策以及国际履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