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类基因数超过14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弘 《生命的化学》2000,20(2):49-49
最初估计 ,人类基因组约含 6万个基因 ,近几年流行的估计数是 1 0万个左右 ,究竟多少 ?据今年 9月 2 3日出版的《自然》报道[1] ,最新估计逾 1 4万。在 9月 2 0日美国迈阿密举行的年度DNA序列学术会议上 ,生物技术公司─Incyte制药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Ran dallScott提出 :人类基因组含有 1 42 6 34个基因。这一数据与美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NealLane、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RobertMay受政府委托所透露的消息一致。为什么对人类基因组基因数量的估计会有如此变化 ?Incyte制药公司作出最新数据估计的…  相似文献   
42.
鸡胚骨骼肌组织M-CAT结合因子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偶联CATTGCT寡核苷酸的DNA亲和层析柱从发育13d鸡胚骨骼肌核抽提物中分离到两种核蛋白.SDS-PAGE结果表明,被DNA亲和柱滞留的两种核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0kD和32kD.凝胶阻滞结合竞争分析显示,纯化的核蛋白可与M-CAT共有序列CATTCCT特异结合.Southwestern印迹技术确定仅30kD分子可直接识别、结合CATTCCT元件,但32kD分子却不能.结果提示,30kD分子为依赖DNA的M-CAT结合因子,32kD分子属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3.
三十五年历程 健笔凌云群英舞, 而立有五桃李秋。 但期英才风云志, 谱写新曲唱九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自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 40年前,正当“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面向世界的大门“开放”之际,我们仿佛如梦初醒,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包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以及市场、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给西方带来的繁荣。我国的生化界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也充分认识到向发达国家学习、开展科学技术交流对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于是聚集在全国生物化学会,为迎接和适应国内科技发展和高校建设的需要,讨论创建《生物化学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 《学报》的创刊、建设过程是一段令人难忘和跌宕起伏的历史。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家面临重振经济、经费困难的局面。在“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支持下,在当时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党委书记彭瑞骢和院长马旭应允解决空间、人力和物力的帮助下,张昌颖、郑集、张龙翔、邹承鲁、杨福愉、周廷冲、黄翠芬、张树政、蔡良婉、苏成芝、李玉瑞,以及国内很多科研院所、高校的生物化学前辈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于1984年6月14日在京聚首,成立了《学报》首届编辑委员会,并于1985年正式创刊。《学报》的面世、建设和发展得益于全国各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厚爱和支持,得益于编辑部姚仁杰、张迺蘅、杜国光等前辈们的呕心沥血、苦心经营。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科学技术及数字化的出版业迅猛发展、激烈竞争的21世纪,《学报》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宣传科学与创新,为广大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建立科学与技术交流平台的宗旨和初衷,辛勤耕耘,已将《学报》发展、建设成为包括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信息交流等多个栏目在内的、完善的科学技术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刊载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和反映当前国内外生物科学前沿或热门领域的综述性文章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了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国际众多知名的检索数据库收录。为进一步丰富内容,提高影响力, 2015年起《学报》又陆续设立了特约综述、要文聚焦、青年论坛、术语商榷等新栏目及专刊专栏,并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热点文章和要闻,提高了宣传科学、服务科学的质量,有效地扩大了期刊的影响。 《学报》诞生、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由老一代生化界前辈们和新一代科学家们共同谱写的波澜壮阔、可歌可贺的伟大诗篇,一部生动、可贵的创业、守业史。春树桃李,秋获其实。感谢生化界前辈们的艰苦创业,感谢新一代科学家们为学报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关爱和支持。 热烈庆祝《学报》创刊35周年!祝愿《学报》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44.
45.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只分布在细胞质中、仅在糖酵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APDH是一种多功能蛋白,且在细胞核、细胞质、生物膜上均有定位。如在细胞核内,GAPDH参与tRNA出核、mRNA稳定性调节、DNA损伤修复、组蛋白转录调控、凋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等。在细胞质中,GAPDH有磷酸激酶活性、催化微管聚合的功能及参与细胞保护。在生物膜上,GAP-DH可促进膜融合、参与膜转运等。  相似文献   
46.
心肌肥大是心肌细胞面对多种病理刺激时的共同反应,以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和胚胎期基因的重新表达为标志.心肌发育调控基因肌肉LIM蛋白(muscle LIM protein,MLP)的表达异常与心肌肥大有关.为研究MLP参与心肌肥大发生的分子机制,采用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PE)刺激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采用RNAi技术敲减MLP的表达,分析MLP与肥大信号通路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NFAT)的关系.结果显示, 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经一定浓度的PE刺激后细胞表面积增加,肥大标志蛋白ANP、BNP表达增高,并伴有MLP表达上调. RNAi方法敲减MLP的表达则明显抑制PE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和BNP表达增高,并且直接 影响NFAT的转录激活活性,提示MLP与心肌肥大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是通过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而参与心肌肥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利用竹红菌甲素并结合其光敏特性进行了动物体内的抑瘤试验。发现患瘤局部表皮涂布竹红菌甲素软膏或局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甲素花生油溶液、并经光照致敏后能使小鼠S-180实体肉瘤生长减缓,甚至有个别消退。同时利用细胞培养法和~3H标记化合物参入法进行了甲素抑瘤作用的定量分析。发现作用时间固定时(光照40分钟后继续培养3小时),大于12.5ng/ml浓度的甲素能明显抑制~3H-TdR、~3H-UR和~3H-Leu对S-180肉瘤细胞的参入速率;剂量与抑制率呈正相关。据此结果求出甲素对S-180肉瘤细胞的有效抑制浓度(LD(50))为40ng/ml。光照组与无光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用Ebrlich腹水癌细胞为研究体系也得到了类似的试验结果。实验结果提示竹红菌甲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光敏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8.
甲素可敏化质粒pBR 322 DNA光氧化断链的使其封闭环DNA转变为开环DNA。甲素敏化pBR 322 DNA光氧化反应可被单线态氧淬灭剂-NaN_3抑制,证明此光敏氧化机制属Ⅱ型过程。  相似文献   
49.
转录增强因子-1研究进展雷霆雯,贾弘(贵阳医学院生化教研室,贵阳550004)(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083)关键词转录增强因子-1转录增强因子1(TEF-1)是一种细胞特异性转录激活因子,由Davidson等首次在Hela细胞中...  相似文献   
50.
本工作利用瞬时表达研究了鸡Ach Rγ亚基基因5′连接区的调控机能。CAT分析表明,γ基因5′连接区-509/-302和-324/+36序列均可独立激活SV40启动子的转录,这种激活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与方向、距离无关,符合增强子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