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比较血府逐瘀汤与赛庚啶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瘫汤治疗瘢痕瘙痒,对照组口服赛庚碇,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优于赛庚啶.  相似文献   
62.
藜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5月中旬选取典型晴天用L 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藜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倒数第3~5片功能叶进行有关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8:30左右,P n达到9.34μm o l CO2.m-2.s-1;第2个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P n为4.26μm o l CO2.m-2.-s 1.造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是受气孔调节.在400μm o l.m o-l 1CO2浓度下藜的光饱和点(LSP)为1 350μm o l CO2.m-2.-s 1左右,光补偿点(LCP)为22.5μm o l CO2.m-2.-s 1左右;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35μm o l CO2.m o-l 1photons.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在976μm o l CO2.m o-l 1左右,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在40μm o l CO2.m o-l 1左右,羧化效率(CE)为0.113 2μm o l CO2.m-2.-s 1.说明藜是一种具有较强耐荫能力的C3型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6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作为新型纳米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有别于传统无机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当今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是MSNs作为一种具有高装载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以及对药物释放的可控性的载药平台,可用于解决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诊疗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探讨了MSNs探针及MSNs靶向给药系统的应用进展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恶性肿瘤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4.
公丕昌  王丽  贺超英 《遗传》2010,32(6):548-554
人工智能配体或适配体(Aptamer)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特异性极强的基因干扰技术。通过人工合成特异的智能配体结合靶基因的蛋白产物, 达到特异干扰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这是人工智能配体技术的基本设想。文章综述了多肽配体(Peptide aptamer)技术在基因功能验证中的主要进展, 着重阐明它在植物基因功能验证和作物抗病毒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并提出克服该技术主要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65.
螺旋藻富集和转化硒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无机硒的生物有机化是开发有机硒的合理途径。硒有机化生物载体有酵母、大蒜、螺旋藻、蜜蜂等。螺旋藻富集和转化硒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就藻种的选择、培养条件的优化、硒添加浓度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两种螺旋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硒胁迫和生物有机化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极大螺旋藻(S.maxima)和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硒胁迫处理,分别从接种后第1d至第5d开始添加硒,并不断增加硒含量,至第7d使硒的累计添加量为1000mg·L-1,形成5种不同硒胁迫(硒胁迫Ⅰ~Ⅴ),观察各种硒胁迫下螺旋藻的生物量及对无机硒的生物有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胁迫Ⅰ~Ⅳ对两种螺旋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硒胁迫Ⅴ对螺旋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藻体含硒总量和螺旋藻对无机硒的有机化率按硒胁迫Ⅰ~Ⅴ依次增加。首次提出硒胁迫强度概念,并用此较好地解释了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7.
水螅标本或装片的制作,通常要用0.1%氯丁醇(chloretone)麻醉,使其自然放松,再行固定。而克罗雷吞药物,广大农村中学很难买到。根据克罗雷吞制造过程,它是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不加温冷态混合三氯甲烷及丙酮制成。克罗雷吞分子式为(CH_3)_2c·OH·CCl_3。三氯甲烷分子量为119,丙酮分子量为58。我们用7.6ml(12克)三氯甲烷与8ml(6克)丙酮混和,再加60毫克氢氧化钾混和制备。应用时在10ml清水中加入三滴上述混合液的澄清液,将水螅及附着水草一小片放在器皿中,加上盖,水螅会自然放松,待麻醉后固定  相似文献   
68.
苯丙氨酸酶(phenylalanine enzyme,PAL)是催化苯丙烷次级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对植物生长发育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探讨水稻OsPAL基因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水稻全基因组水平上对OsPAL基因家族进行了进化树、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等方面的分析。数据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共存在9个PAL基因,命名为OsPAL1~Os PAL9,编码681~719个氨基酸,都含有一个保守性很高的Lyase aromatic结构域,集中分布于第2、4、5、11和12号染色体上。进化树的分析表明,9个Os PAL基因可分为三类亚家族:Ⅰ类(Os PAL2-4,OsPAL6-7),Ⅱ类(OsPAL8-9)和Ⅲ类(OsPAL1,OsPAL5),3类比较明显的区别是蛋白N端的前30个氨基酸。荧光定量q RT-PCR分析表明,除Os PAL8外,其它8个基因的表达至少受干旱、低温、Na Cl和ABA等4种胁迫中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69.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资源,杜仲产业属于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12月发布了《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阐述了杜仲产业开发面临新的机遇以及生物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管理概念和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杜仲产业规划区及杜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的有关问题,提出将杜仲产业开发上升到生物资源层面,从生物多样性、生物质资源和生物信息资源等方面加强规划和科学管理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0.
茅苍术资源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茅苍术Atracty lodeslancea(Thunb.)DC.有性繁殖及营养繁殖后代的研究,论述其资源再生的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茅苍术在根茎形态、干物质量、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都随年龄有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存在个体差异。繁殖方式对干物质量的增长速率无明显影响。根茎中挥发油成分的含量随年龄的变化有一下降后再缓慢增加的趋势。同时还讨论了两种繁殖方式在茅苍术生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