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类具HolingⅡ类功能反应的三维顺环捕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的三维顺环捕食系统,得到了其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和当其是周期系统时,系统存在平稳振荡的判据。  相似文献   
102.
文华安  应建浙 《菌物系统》2001,20(3):297-300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贵阳花溪和云南思茅的松塔牛肝菌属的两个新种,它们是网盖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reolatus,和黑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trosquamosus.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03.
采用从山苍籽油分离出的柠檬醛作为抗菌药物,产毒和无毒的黄曲霉细胞(Aspergillus flavus cell, AFC)作为药物作用的靶,以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法对被该醛所损伤的AFC进行图像捕获,测定受损伤后细胞内吸收光谱、截面积、周长、长轴长及短轴长所发生的变化。发现在410nm和665nm处产毒AFC存在特征吸收峰,受该醛损伤后产毒和无毒AFC的吸收光谱波峰均发生迁移,且峰面积增大;截面积等4类形态参数的数值随柠檬醛浓度升高而减少;为质膜物理化学及细胞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表明柠檬醛不仅破坏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而且使细胞质膜结构改变并进入细胞,与靶分子及靶细胞器作用而引发一系列新的生理生化现象的出现。实现对活态细胞受药物作用后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动态变化的快速、实时、在位的测定,对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胞并使其发生形态结构及靶分子的变化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参数,在药物抗菌理论及方法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采用SUNDOM-300I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终端输出功率0mW-500mW,连续可调,光速直径5mm),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40例,平均治疗次数为4次,治愈率72.5%,有效率27.5%,示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激光在治疗软组织疼痛的早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宽纹豆芫菁Epicauta watwerhousei属鞘翅目,芫菁科,豆芫菁属,是豆类作物及蔬菜的食叶害虫。豆芫菁属昆虫的成虫分泌的斑蝥素,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记载有起泡、利尿、壮阳等作用,近年来在中国医学上亦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摄影买国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6.
红松针叶的凋落及其分解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代力民  徐振邦  张扬建  陈华 《生态学报》2001,21(8):1296-1300
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叶凋落情况及其分解过程进行研究,表明,红松针叶一般可存活3-4a,调查中存活的为6a。红松叶的寿命与光照密度相关,在针中密集及透光不足的地方针叶寿命较短。红松针叶凋落后,在林地上分解较快,一般4a后其干重保持率为16.6%。模拟实验证明,红松针叶的分解率与海拔和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在海拔低的红松阔叶林下,因气温高,分解较快;在海拔较高的云冷杉红松林和岳桦林中分解速度变慢,在高山苔原带分解最慢。  相似文献   
107.
文华安  应建浙 《菌物学报》2001,20(3):297-303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贵阳花溪和云南思茅的松塔牛肝菌属的两个新种,它们是网盖松塔牛肝菌 Strobilomyces areolatus, 和黑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trosquamosus. 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