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常永红 《生物学通报》2006,41(11):26-26
简要介绍了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发生的关系,并且通过二次反应和初次反应的对比,认识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
化学通讯是蜘蛛最基础和最普遍的种内和种间通讯方式之一,蜘蛛体表的味觉毛能够接触性的或者近距离地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但味觉毛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几种蜘蛛中有过报道。我们通过扫描电镜对分别对幽灵蛛、弱蛛、泰莱蛛、幽灵蛛、蟹蛛和球蛛共5科32种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蜘蛛味觉毛一般呈“S”形或弧形;毛根部与体表形成较大角度,末端开口。一般分布在步足的跗节和后跗节,一些种类在步足胫节亦有味觉毛分布。所观察的蜘蛛中绝在部分种类在触肢上未发现味觉毛,仅有两种蟹蛛 (Thomisus labefactus Lysiteles inflatus) 和一种球蛛 (Phycosoma mustelinum) 在触肢上有味觉毛。味觉毛的数量在不同蜘蛛种类中有较大差异,从十几根到上百根不等。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特征除了与遗传相关外,亦有可能与其生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53.
对寡居种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若蛛群居生活对其结网的影响、温度和种群大小对若蛛存活率的影响、若蛛对限制性空间的利用及其扩散方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若蛛从卵袋出蛰后不经历群居扩散即具备结网能力,可结完整网,也具备在扩散前不进食水存活的能力;在变温条件下若蛛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存活率,而在室温条件下若蛛开始死亡和半数死亡的时间比其聚居期长得多;若蛛主要通过群体空中扩散的方式进行扩散,可以减小能耗与敌害的威胁;不同种群大小的若蛛在限制性空间的分布均从第5d左右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的,这与在空间不受限的条件下若蛛在第5d开始扩散的结果是一致的.据此我们推断:个体扩散代价最小化(包括御敌和能耗)和维持种群较高的生存率可能是寡居种悦目金蛛若蛛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以榨菜的3个主栽品种的子叶、带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影响榨菜植株再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25d不定芽的分化率最高;最佳不定芽诱导的激素组合为6-BA 2 mg/L+NAA 0.2 mg/L,其中带柄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达94.4%;“蔺市草腰子”和“郫县榨菜”容易诱导不定芽,而“永安小叶”不容易被诱导,说明基因型的影响比较大;不定根的最佳诱导激素为NAA 0.2 mg/L,其生根率为83.4%.榨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成功建立,为榨菜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和种质资源保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硫酸铍(BeSO4.4H2O)对小鼠主要脏器的损害作用。方法将30只6周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硫酸铍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染毒,隔日一次,染毒两周。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定脏器系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心、脾、肾、睾丸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肝、肺脏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肝病理学组织检查未见异常,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淤血、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肺泡腔内有少量炎性渗出物、支气管周围炎、间质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等;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支气管扩张出血,支气管腔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支气管周围肺泡扩张,间质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低剂量组肝细胞水肿,可见点状坏死和小灶性坏死;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严重,肝细胞排列紊乱,多数肝细胞呈细胞水肿,肝细胞胞质成空泡状,可见明显的点状坏死和小灶性坏死,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坏死区周围肝细胞细胞质呈嗜酸性变,轻度核固缩,并且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胞质疏松,肝窦以及肝中央静脉扩张有广泛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睾丸、心、脾、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小鼠腹腔注射本试验剂量的硫酸铍后主要引起肺组织和肝脏损伤,其它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6.
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114° 04′~114°16′E,26° 28′~26°40′N,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蜘蛛是农林生态系统害虫天敌的主要类群,也常作为生态系统稳定的指示生物.作者等人通过对井冈山白然保护区蜘蛛资源及区系分布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等,发现该保护区有蜘蛛18科48属73种,其中6种为江西新记录种,18种为未确定种.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SOCS-1、SOCS-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中的基础表达及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HK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GEs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检测SOCS-1、SOCS-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HKCSOCS-1、SOCS-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GE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学发现SOCS-1、SOCS-3表达以胞浆为主,散在胞核表达;12、24、48hSOCS-1、SOCS-3蛋白表达AGEs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OCS-1以12h表达量最大,SOCS-3以24h表达最高,RT-PCR检测SOCS-3 mRNA表达量,AGEs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CS-1、SOCS-3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基础表达,AGEs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SOCS-1、SOCS-3表达上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SOCS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长毛对虾血细胞与血淋巴液的生化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毛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一种主要的水产经济动物.为了解其血淋巴液的基本特性,借助显微观察、生化实验等方法对长毛对虾的血细胞和血浆的细胞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毛对虾血细胞密度为(0.43±0.11)×107个/ml;可明显分无颗粒细胞:长径(9.7±1.4)μm、短径(5.8±0.8)μm,占细胞总数的16.2%±1.8%;大颗粒细胞:长径(11.3±1.3)μm、短径(6.7±1.7)μm,占细胞总数的46.6%±3.2%;小颗粒细胞:长径(7.1±0.4)μm、短径(5.4±0.4)μm,占细胞总数的35.7%±4.5%.在16~18℃下,60 min的反应时间内,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菌体细胞悬液(106~107个/ml)的吞噬率为67%±5%.长毛对虾血浆蛋白浓度为11.78 mg/ml,对3%的鸡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相对活性为2.6,对5%的鸡血红细胞悬液的凝集效价为15~18.血浆平板抑菌实验表明,长毛对虾血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效果,抑菌圈大小为(10±1)mm,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大小为(6±2)mm.本工作为长毛对虾血浆中诸多活性多肽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肾被囊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为研究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分化潜能和稳定性及寻找新的皮肤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129小鼠E14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呈β1整合素、CK15和CK19阳性的表皮样干细胞克隆,无菌手术下移植入129小鼠双侧肾被囊内,术后4周、6周和8周取材。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形态学和CEA和CK18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129小鼠肾被囊内4周,分化为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种植6周和8周,除上述结构外,可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汗腺样、皮脂腺样及毛囊样等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汗腺样结构呈CEA和CK18阳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肾被囊微环境下,可具有分化为角化复层上皮、汗腺样、皮脂腺样及毛囊样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60.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建立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工作。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获取基因序列及其相应位点的SNP信息。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并经NCBI的Blast2.0软件检验其特异性。结果:建立了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SASP—PCR)与嵌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NASP-PCR)两种技术,并应用于β2肾上腺素受体及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证实该技术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是一种更为简便、特异性较高、费用少的、便于推广的SNP检测方法,特别是在群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