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揭示亚热带人工林常见造林树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马尾松、米老排、枫香、冬青、火力楠、麻栎和光皮桦7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不同树种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群落构成以及微生物功能群基因丰度。结果表明: 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亚热带造林树种的优势细菌门,不同树种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土壤C/N、凋落物氮和凋落物C/N是影响土壤细菌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造林树种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和完全氨氧化菌amoA基因丰度均具有显著差异。完全氨氧化菌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但只有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与土壤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氨氧化古菌在亚热带酸性森林土壤自养硝化作用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氮是不同树种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本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对树种的响应比细菌群落结构更加敏感,未来应从微生物功能群角度深入探究不同造林树种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42.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箱法对海南东寨港4个站位的5个红树林群落的土壤甲烷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平均甲烷通量为0.81mg·m-2·d-1。利用聚乙烯袋密闭法测定了6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甲烷通量,发现红树植物叶片具有吸收大气甲烷的效应。通过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红树林的研究还表明,林地土壤甲烷通量的日变化与林内潮水淹浸状况有关。海莲林不同滩面土壤甲烷通量的差异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土壤甲烷通量的季节差异因植被类型或土壤性质不同而表现为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香港4种非胎生红树植物榄李(Lumnitzeraracemosa(Jack.)Voigt.)、银叶树(Heritieralittoralis(Drgand.)Ait.)、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 L.)和老鼠簕(Acanthusilicifolius L.)的繁殖体特征和萌发技术,并分析了其在潮间带分带的决定因素.所有直接种植的新鲜榄李繁殖体均不能萌发,但经湿润贮藏35 d和50d的繁殖体能萌发,说明该物种具有种子休眠的特性.榄李萌发率随盐度升高而下降,盐度高于25则不能萌发.银叶树繁殖体果壳的去除可加速其萌发.海漆和老鼠簕的繁殖体分别在2 d和3 d开始萌根.在繁殖体萌发方面,老鼠簕的耐盐性比榄李强.4种非胎生红树植物对潮间带不稳定环境的适应方式有:(1)繁殖体的寿命较长,如榄李和银叶树;(2)萌根速度快,如海漆和老鼠簕;(3)具有沉性繁殖体,如榄李.繁殖体的悬浮性是决定这4种非胎生红树植物潮间带分带的最重要因素:榄李因具有沉性繁殖体而自然分布于最靠海的区域,而银叶树、海漆和老鼠簕因具有浮性繁殖体而更靠陆岸分布.对于繁殖体悬浮性相同的物种,萌根速度是影响潮间带分带的重要因素:完整的银叶树繁殖体需要108 d才能萌根,因而分布于最靠陆岸的区域,而海漆和老鼠簕因萌根速度快而在相对更靠海的区域分布.环境盐度、繁殖体大小、动物啃食和幼苗大小等因素则不能解释香港非胎生红树植物在潮间带的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明确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并鉴定其识别表位,首先在E.coli中表达了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和OC43(HCoV-OC4)N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了4株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1-1C2、1-1D6、2-8F11和2-2E5)与HCoV-OC43和HCoV-229E及其N蛋白的交叉反应情况,而后应用12种重组截短型SARS-CoV N蛋白对上述4种单克隆抗体的识别表位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显示(1)在4株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中,1-1C2、1-1D6和2-2E5不与HCoV-OC43和HCoV-229E及其N蛋白发生交叉反应,为SARS-CoV N蛋白特异性抗体;(2)2-8F11、1-1D6和2-2E5针对的抗原表位位于SARS-CoV N蛋白的aa 30-60,1-1C2针对的抗原表位则位于SARS-CoV N蛋白的aa 170-184.这一研究为阐明SARS-CoVN蛋白的免疫学特征,建立特异性免疫诊断技术和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145.
答:由于人们对教材内容机械引入或对教材语意曲解,因而众多的复习资料无论在介绍蛋白质、核酸的结构还是生命起源时都人为地强调氨基酸"缩合"形成蛋白质、核苷酸"聚合"形成核酸.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 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 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 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 pH 为6.5, 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 幼苗管护简单, 成活率较高, 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7.
为了解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的化学成分, 从其全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 经过波谱分析, 他们的结构鉴定为:熊果酸 (1)、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 (2)、3β,6β-dihydroxy-olean-12-ene-28-oic acid (3)、scutellaricacid (4)、arjunic acid (5)、29-hydroxyhederagenin (6)和3β,6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7)。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7 对部分测试菌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8.
目的: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表达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 V)S蛋白的重组病毒疫苗,并进行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去除跨膜区的S蛋白基因片段SQ,并构建重组痘苗病毒载体质粒p JSC11Lac Z7.5SQ,将重组质粒与痘苗病毒同源重组并单斑纯化获得重组病毒毒株RVVMERS-SQ,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假病毒微量中和实验检测其诱发的S蛋白体液免疫反应水平。结果:构建了表达MERS-Co V去跨膜区S蛋白的重组病毒RVVMERS-SQ,其免疫小鼠后诱发了强的S蛋白体液免疫反应,血清Ig G抗体滴度为1∶3200,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1000。结论:重组痘苗病毒RVVMERS-SQ可在BALB/c小鼠体内诱发强的免疫反应,为MERS-Co V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9.
为了解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 (L.) Pruski]植物的化学成分,从其全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二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ent-16β,17-dihydroxy-9(11)-kauren-19-oic acid (1)、cussovantonin B (2)、ent-16-kauren-19-oic acid(3)、ent-3β-hydroxy-16-kauren-19-oic acid (4)、16α-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 (5)、2β,16α-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 (6)、3α-angeloyloxypterokaurene L3 (7)和pterokaurene L3 (8)。化合物4为首次从蟛蜞菊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26为首次从南美蟛蜞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采用五氟苄溴进行底物五氟苄基衍生化并结合GC-MS 分析表明,化合物3在南美蟛蜞菊茎和叶中的含量分别为(1.00±0.21) mg g-1 FW和(0.78±0.04) mg g-1 FW。  相似文献   
150.
<正>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度繁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其产业化发展主要包括基因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干细胞产品以及干细胞移植。基于多年的融资上市咨询经验,以及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跟踪研究,笔者发现,干细胞技术及其开发近年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