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0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克隆人类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specific processing enzyme22,USP22)基因,构建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以HeLa细胞总RNA为模板分别扩增USP22基因cDNA序列两片段,依次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观察融合蛋白表达及绿色荧光的分布。结果测序结果显示USP22序列与GenBank收录数据一致,酶切显示重组质粒pEG—FP—USP22构建无误,质粒转染后有80%左右HEK293T细胞表达绿色荧光,且在胞质与胞核中广泛分布。结论成功克隆USP22基因并构建与GFP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USP2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实地取样、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获得131个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采样点数据,并运用ArcGIS技术平台,从气候、土壤、地形数据库中提取了各采样点的生态因子,得出锁阳适宜生态因子范围。以此为据,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对锁阳在中国的产地适宜性进行多因子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锁阳适生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研究结果对我国西北地区防沙固沙、荒漠生态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考察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效价检定用攻击菌在液氮中保存的稳定性,对液氮保存1~7年的4~9代百日咳攻击菌随机抽取7~11批次样品,采用LD50检测并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样品的毒力变化。试验结果显示,4~9代的百日咳攻击菌液氮保存5年,毒力仍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05版)的要求;保存6年和7年,4~7代的百日咳攻击菌毒力仍符合上述要求,8、9代的攻击菌毒力的合格率分别为84%和40%。试验证实,无细胞百日咳效价检定用攻击菌液氮保存5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效价检定。  相似文献   
994.
枯草芽孢杆菌cdd基因敲除及对胞苷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敲除出发菌株上的胞苷脱氨酶基因,阻断嘧啶代谢通量由胞苷流向尿苷和尿嘧啶,选育胞苷产生菌。方法: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枯草芽孢杆菌TS8的胞苷脱氨酶基因cdd,并通过遗传稳定性实验验证其缺失标记和胞苷产量,通过摇瓶发酵实验对比出发菌株和缺失株的产苷水平。结果:cdd基因缺失菌株TSb发酵72h,发酵液中胞苷产量达到1.72g/L,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44.19%,且遗传性状稳定。结论:cdd基因的缺失可有效阻断嘧啶代谢通量由胞苷流向尿苷和尿嘧啶,提高胞苷产量。  相似文献   
995.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是心脏机械电反馈的机电传导器, 目前认为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近年来, 细胞骨架对离子通道的调控得到广泛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讨紫杉醇是否能够抑制牵张缺血心肌所诱导的电生理改变.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n=9)、紫杉醇组(n=7)、心梗组(n=9)和心梗+紫杉醇组(n=7). 经langendorff离体灌流后, 以0.2和0.3 mL的幅度对离体心脏进行牵张, 分别为5 s, 观察牵张效应30 s, 包括90%的单相动作电位、室性早搏和室速. 结果发现, 牵张后, 正常对照组和心梗组MAPD90均延长, 且同等牵张幅度下心梗组MAPD90延长得更为明显. 紫杉醇(5 mmol/L)对于基础状态下的MAPD90无影响. 牵张后, 紫杉醇MAPD90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延长(P>0.05). 但紫杉醇可使心梗组心肌牵张后的MAPD90缩短(ΔV=0.3 mL时, P<0.05). 心梗组PVB和VT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 紫杉醇对正常心肌的心律失常发生无影响, 但可抑制梗死心肌PVB和VT的发生(均P<0.01). 综上, 紫杉醇可明显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离体大鼠心脏牵张时, MAPD的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提示紫杉醇可能参与到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机械电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996.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 也是迄今最成功的人类致病菌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能逃避宿主免疫攻击, 在人体内持续感染或呈休眠状态. 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持续感染或休眠的致病菌可能被重新激活. 结核分枝杆菌的持续感染是制约结核病控制计划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 揭示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寻找其中薄弱环节、发现适当的药物靶标并开发全新药物及免疫干预措施, 被认为是遏制结核病蔓延的关键. 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和再激活是众多基因协同的系统适应过程. 本文在全面分析全球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相关基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文本挖掘, 综合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 提出了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 为揭示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的机制, 筛选控制结核病的新靶标和免疫干预节点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退化的DDRT-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种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CGMCC No.0214及其分解基质能力退化菌株0214-3、0214-5进行了24对引物组合的mRNA差异显示(DDRT-PCR)分析,结果发现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可重复的差异,并克隆了9条差异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9条差异片段代表了5个基因的差异,它们与不同生物的ATP结合盒式运输亚家族A某蛋白、碳水化合物酯酶家族4蛋白、几丁质脱乙酰基酶、乙酰木聚糖酯酶II及其他一些未知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退化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用FFA刺激脂肪细胞并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培养液,探讨FFA水平升高后对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T3-L1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后,运用ELISA技术检测培养液中IL-6,TNF-a,MCP-1等细胞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的FFA刺激脂肪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FFA组IL-6,TNF-a,MCP-1三种因子浓度均会随时间变化升高(P0.05),其中FFA组TNF-a和MCP-1浓度在6小时、IL-6浓度在10小时升高(P0.05)。结论:FFA水平升高可致脂肪细胞多种炎症因子分泌加剧。  相似文献   
999.
结核病仍旧威胁着全球人类健康,中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寻求新的药物和疫苗势在必行。随着对噬菌体研究的深入,分枝杆菌噬菌体成为结核病新型药物发现和药敏实验的研究热点之一。噬菌体进入宿主菌体内,以裂解和溶源两种途径进入循环。以分枝杆菌的溶源性噬菌体为例,综述了分枝杆菌噬菌体整合和裂解分子机理。分枝杆菌溶源性噬菌体的整合需噬菌体基因组的附着位点attachment site(attP),宿主菌分枝杆菌基因组的附着位点attachment site(attB),整合酶integrase(Int)和整合宿主因子integration host factor(mIHF)。部分溶源性噬菌体如Ms6进入裂解循环,复制转录组装成新的子代噬菌体,在裂解素(Lysin)和穿孔素(Holin)的协同作用下裂解宿主菌,释放子代噬菌体。目前国内未见对分枝杆菌噬菌体的研究报道。研究分枝杆菌噬菌体整合及裂解机理对结核病治疗新药开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地区土壤放线菌种群多样性及拮抗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从西藏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的5个地区采集的10份土样中,使用选择分离培养基、ISP 2(Yeast extract_malt extract agar)和高氏一号培养基,通过分散差速离心法(Dispersion and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DDC)分离得到放线菌156株。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将其归入32个类群,并从中选出65个代表菌株进行全细胞壁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9株菌为非链霉菌胞壁类型,其余为链霉菌胞壁类型。16S r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RDRA)分析得到不同带型,对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5个稀有放线菌属。同时测试了代表菌株抗耐药细菌和真菌的活性,其中38.5%的菌株具有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