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木犀草素体外抑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MTT法检测了木犀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的影响以及木犀草素对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了木犀草素对EGF受体、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1/2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犀草素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但对MCF-7细胞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本文后续实验以MCF-7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对EGF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EGFR通路阻断剂AG1478均能抑制EGF诱导的EGF受体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木犀草素、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以及Erk1/2通路阻断剂PD98059均能显著抑制EGF诱导的Akt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以上结果揭示,木犀草素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EGF信号通路,其中PI3K/Akt、MAPK/Erk1/2、STAT3信号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本实验结果为将木犀草素开发成新型抗乳腺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范围内生态退化形势严峻,生态技术在遏制生态退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对生态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评价,影响了其在脆弱生态区生态治理中的应用与推广。"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项目(2016YFC0503700)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支持。该项目旨在厘清全球生态退化状况及其对生态技术的需求,建立生态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模型,评价国内外不同类型生态技术以及重大生态工程区和不同生态退化区域的生态技术实施效果,筛选和推介满足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需求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评价平台和集成系统,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供需关系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玉  谢高地  鲁春霞  徐洁 《生态学报》2016,36(10):3096-310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越来越强调服务与人类福利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试图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使用之间构建因果联系,探索服务供给时空动态与人类福利变化的关系。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发展的脉络及其出现的必要性,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分布式空间模拟,但这受到数据可获得性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未来可以通过利用已有地理资源数据库和派生数据库增加数据来源,组建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可以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建立反馈关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口服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小鼠脾脏和胰腺功能的影响,为AdipoRon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和造模组(n=30),并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造模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以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高剂量AdipoRon(50 mg/kg)(DM+H)组、低剂量AdipoRon(20 mg/kg)(DM+L)组,每组10只。DM+L组和DM+H组灌胃相应浓度的AdipoRon(使用去离子水溶解AdipoRon),NC组和DM组灌胃等体积去离子水,每日灌胃1次,灌胃10 d。末次干预后禁食12 h,处死小鼠取血液、胰腺和脾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改变; ELISA法检测小鼠胰腺和脾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质含量;小鼠脾脏系数; 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中pIRS-1蛋白质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中insulin mRNA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正常组小鼠胰腺组织排列紧密、饱满、胰岛体积大,DM组小鼠胰腺组织排列较为疏散、胰岛体积较小,口服AdipoRon组小鼠胰腺组织基本紧密、饱满、胰岛体积略小。与NC比较,DM组小鼠胰腺和脾脏TNF-α水平明显升高,INSR、IRS-1水平均降低,脾脏系数、胰腺p-IRS-1蛋白质水平和insulin mRNA表达均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口服AdipoRon组小鼠胰腺和脾脏TNF-α水平明显下降,INSR和IRS-1水平均升高,脾脏系数升高,DM+H组胰腺p-IRS-1蛋白质水平和insulin 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DM+L组比较,DM+H组小鼠TNF-α水平明显下降,INSR和IRS-1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口服AdipoRon可通过减弱糖尿病小鼠炎症反应,上调INSR表达、提高p-IRS-1水平,从而对糖尿病小鼠脾脏和胰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改善和提高其切片质量。方法将送检的脂肪组织切开固定于中性甲醛液中;取材后将标本放入脱水机中,调整脱水机设置程序,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组织再固定及脱水、透明时间;包埋时采取挤压组织等改进方法。结果通过改进和调整后制作的脂肪组织蜡块平整无塌陷,石蜡切片优良,厚薄均匀,完整,无空洞、无挤压、镜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细胞无挤压、重叠等现象。细胞形态清晰,着色均匀艳丽。结论通过上述方法的改进,能尽可能多地减少脂肪组织的脂滴,增加脂肪组织的硬度,使组织和石蜡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切出完整的厚薄均匀的石蜡切片,提高制片质量。  相似文献   
996.
降水稳定同位素可以揭示降水的不同水汽来源和水汽的季节转换。通过建立降水稳定同位素与不同气象要素的关系,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甚至可为生态修复中的植被恢复状态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背景数据。为揭示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发展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以及网络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0—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发现降水稳定同位素相关的文献数量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地质、气象与大气科学、海洋学、湖泊沼泽学、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中国科学院、美国地质调查局等研究机构文章数量较多,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相关文献的共被引、研究作者的共被引等知识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知识基础及核心作者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图谱显示,2007年以来,Yao T、Risi C、Tian L等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研究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与词频等进行分析,绘制出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并确定leaf water、Tibetan Plateau、cellulose、environmental change、tree ring、atmospheric circulation、groundwater recharge、hydrograph separation等即将成为研究的新热点。近几年来,虽然研究的文章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核心作者及代表作品较少,与社会的实际生产应用结合度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在注重方法的更新的同时可考虑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997.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徐洁  谢高地  肖玉  李娜  江源  陈文辉 《生态学报》2019,39(9):3039-3050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区域。基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土地覆被变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执行之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全面的认识。结果表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覆被类型均以生态用地为主,2000—2010年生态用地占比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年生态用地占比均高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且土地覆被类型转换程度相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小。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密度、NPP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水土保持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最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平均生物量密度、平均NPP最高,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物量总量、NPP总量最高,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多位于西北内陆,整体上植被覆盖度最低,生物量密度和生物量总量、平均NPP和NPP总量也最低。总的来说,2000—2010年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幅度不及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表明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与转移支付,进一步改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提升全国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以海南岛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离度、分形维数、破碎度3个景观格局指标和土地沙化、土壤侵蚀2个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从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结合角度探讨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的景观类型脆弱度最大,林地次之,水域最小;(2)相关分析显示,景观类型脆弱度与沙化敏感性、景观类型脆弱度与破碎度、破碎度与土地沙化敏感性、破碎度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的空间分布与客观实际吻合良好,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生态脆弱度大体平行于海岸线,呈条带状分布,离海岸线的距离越近脆弱度值越高;垂直方向上,生态脆弱度具有随海拔增高坡度变大而出现增大的趋势;(4)格局指数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力间的关联分析,表明琼西区域景观特征和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所调控,同时,还受控于海洋和地貌两大自然因素。区域生态脆弱性格局指标与脆弱性驱动力之间有着良好的信息反馈联系;(5)从景观视角出发,建立起景观信息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之间的联系,可以从更广、更高层面上来分析与评价区域环境问题,并为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及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99.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繁殖期为4—7月份,盛期为4—5月份,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总性比♀:♂=1:1.83。厚颌鲂2龄初次性成熟(♀:75%;♂:94.7%),3龄个体全部成熟。最小性成熟雌性全长189.0mm,体长158.0mm,体重72.1g,成熟系数2.7%;雄性全长179.0mm,体长149.0mm,体重57.1g,成熟系数2.2%。厚颌鲂绝对怀卵量为(59587.22±59018)粒,相对怀卵量为(212.64±89.50)粒/g或(230.96±137.63)粒/mm,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均在5龄大幅增长。比较繁殖力以3龄组最高,2、4、5龄组相近。集群繁殖需要18℃以上水温和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亲鱼追逐约1h左右产卵。  相似文献   
1000.
玉米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化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但是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尚未发现抗细菌性条斑病单个主效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从玉米中克隆的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入我国2个杂交稻恢复系和2个常规水稻品种。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Rxo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Rxo1基因单拷贝整合的转化体在自交T1代呈现抗感3∶1分离。人工接种实验和病菌的生长曲线表明携带Rxo1的转基因植株对水稻细条病菌可以产生过敏性抗病反应。上述结果为利用非寄主抗性基因防治该病害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