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表达霍乱CT-B和LPS-O抗原的鼠伤寒菌苗株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编码霍乱CT-B和LPS-O抗原的基因与载体质粒pYA248重组后,转入△cya△crp△asd减毒鼠伤寒疫苗株x4072构建成无药物抗性,带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x4072(pMG306)。该菌株能分泌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并且在菌体表面同时表达霍乱和鼠伤寒的O抗原。小鼠腹腔免疫和攻击试验表明该菌株对霍乱毒株的攻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新型献计霍乱/鼠伤寒双价口服活疫苗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2.
<正>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我国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其种类繁多,迄今为止种的定名沿用传统分类方法,这对于种间的分类是合理的,但对于种以下菌株的分类鉴别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限制了优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近年来,应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白僵菌种间和  相似文献   
353.
从绒毛石耳(Umbilicaria  vellea(L)Ach.)提取的水溶性粗多糖,经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得到两个组分(UV-2和UV-3),经sepharose6B柱层析和超速离心沉降鉴定为均一组分。通过糖组成分析、高碘酸盐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证明,它们是带有部分乙酰基团的多分枝结构的杂多糖,UV-2的主链是由β(1→3)连接的葡萄糖和甘露糖残基构成,UV-3的主链是由β(1→3)(1→4)连接的葡萄糖残基构成。药理试验结果表明,UV-2具有增强免疫作用,能够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354.
Most of the materials studied by Dr Schenkel were deposited in Paris, only a small part deposited 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Basel (NMB), including 7 linyphiid species collected from China. These comprise two parts: one part was collected by muscovite tourist/researcher G. N. Potanin between 1885-1886; another part was collected by Dr D. Hummel in an expedition to Northwest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r S. Hedin and Prof.  相似文献   
355.
利用改进的差异显示PCR(DDRT—PCR)技术从水稻细胞中分离与缺铁胁迫相关的新基因。在分离到的8个差异片段中,通过Northern杂交验证,其中5个为阳性。在这5个阳性片段中有3个是受缺铁胁迫抑制,有2个受缺铁胁迫诱导表达。对这些阳性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有3个(IDR2,IDR3,IDR8)为新基因。其中IDR2,IDR8是2个未知基因,IDR3通过GenBank搜索可以找到一些与它同源的已知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356.
EGFR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抗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中制备了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部分肽段的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并开展了诱导小鼠产生内源性抗EGFR抗体的实验性抗肿瘤作用研究。由T7噬菌体展示系统将7个经筛选的异种属(人源、鸡源)EGFR膜外区片段展示在其壳体次要头蛋白(P10B)上,用所制备的基因重组噬菌体疫苗免疫小鼠,免疫4W后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10d后分离瘤体并称重,观察各实验组的抗肿瘤效果。WesternBlot检测重组的融合壳蛋白均有EGFR抗原性:高表达EGFR的A431细胞与免疫3W的小鼠抗血清结合并被荧光二抗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确认有抗EGFR抗体产生;各实验组肿瘤均重统计结果显示,P—CL1—670组、P—cp1-130组、P—cp2—136组、P—cp3—145组、P—cp4—142组与空白噬菌体组差异性显著。说明表达EGFR的基因重组噬菌体疫苗诱导产生的内源性抗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EGFR阳性肿瘤的生长,为诱导型内源性抗EGFR抗体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7.
菌丝形态分化与头孢菌素C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法对顶头孢霉菌的菌丝形态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统计分析了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的菌丝形态的变化规律,具体对菌丝长度、菌丝宽度和菌丝生长单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菌丝形态分化与头孢菌素C合成的关系。研究表明头孢菌素C的合成是在细长菌丝分化成膨大菌丝片段后才启动的,头孢菌素C可能主要是在膨大菌丝分化成节孢子的过程中被合成。  相似文献   
358.
SARS-CoV核衣壳蛋白的表达与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enBank中SARS基因组序列,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编码SARS病毒N蛋白的全基因(1296bp)序列,再与设计的CTL特异性表位基因(195bp)重组后,克隆到pET-28a(+)质粒中,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利用SARS患者恢复期阳性血清,鉴定表达蛋白.进一步纯化后免疫马,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SDS-PAGE表明所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 Da,与预计大小相符;Westernblot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对表达蛋白形成的包涵体进行洗涤,得到的蛋白纯度可达到70.1%.切胶纯化免疫马后,获得的抗SARS抗体滴度达12560.为亚单位疫苗研制和精制抗SARS抗体免疫制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59.
极端微生物:一种新型的酶资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极端微生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代谢产物 ,在食品工业、化工、药用工业和环境生物技术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一些酶已经得到纯化 ,其基因在宿主中已成功克隆。主要介绍和讨论极端微生物的类型、基因组及极端酶类的生产、分离与应用。  相似文献   
360.
人血管形成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T-PCR获取的血管形成素Angiogenin cDNA片段,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RSETB中,表达产物为N端融合了His6的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10%。用8mol/L脲溶解包涵体,利用His6与过渡态金属离子Ni+2高亲合力结合的性质,经Ni+2NTA亲和树脂一步法纯化,获得纯度达98%以上His6-ANG融合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在相应分子量处有一条特异性条带。重组蛋白复性后活性测定表明,在体外可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形成,并可降解t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