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RAPD技术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RAPD技术的发展,这一在DNA分子水平上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被广泛用于植物系统与进化的研究之中,利用RAPD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探讨 物种间的亲缘演化关系,检测种内的遗传分化,而且还可以为属、种的分类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事实证明,RAPD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2.
堆肥技术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最有效手段之一,涉及诸多复杂的非生物学与生物学反应。本文分别从非生物学及生物学层面阐述了腐殖化进程调控机制。非生物学腐殖酸合成机制涵盖了木质素-蛋白理论、多酚自缩合、多酚-蛋白途径以及美拉德反应。生物学途径包含堆肥进程碳组分的固定、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反硝化进程等对腐殖化进程的响应。旨在为堆肥腐殖化进程中腐殖质的合成提供更为全面的技术参考和现状概述。  相似文献   
33.
芨芨草—盐碱滩之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高大的多年生密丛禾草,广布于我国东部的高寒草甸草原到西部的荒漠区,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区也有分布,是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等诸省区的常见类群。该种植物的茎直立、坚硬、光亮,高通常在50—250厘米之间。须根粗且坚韧,直径2—3毫米,入土深达80—150厘米,根幅在160—200厘米。喜生于河滩地、低洼地的盐碱滩,干河床及沙质地上,其生长的土壤多半是一些盐渍化的土壤,在这种生境中往往形  相似文献   
34.
以光周期敏感型‘华农1号’青饲玉米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N1(75kg/hm2)、N2(225kg/hm2)、N3(375kg/hm2)3个氮素水平和3个光周期处理(16h、13h和10h),分析了其在不同光照长度条件下耐高氮胁迫的能力,探讨光周期对玉米氮高效相关的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16h光照处理下,玉米植株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比10h处理增加了113.19%、45.73%和97.71%,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比10h处理分别提高97.90%和60.24%,且根长、根体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16h和10h处理下差异极显著;16h处理与10h处理叶片数的平均相差值(12)显著,根系直径随光周期延长逐渐减小,但光周期对植株分蘖数无显著影响。(2)‘华农1号’青饲玉米地下部和地上部部分农艺性状指标,在16h长光照处理下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表现出耐高氮胁迫的生物学特征;在10h短光照处理下氮素水平过高相关性状指标反而下降。(3)随着光照时间逐渐延长,地上部生物量逐渐显著增加。研究发现,光周期敏感型‘华农1号’青饲玉米具有较强的耐高氮能力,长光周期促进了其植株营养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增强了其对高氮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鹅观草属6种2变种、披碱草属6种以及作为对照的冰草属5种植物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宄,并根据酶谱的相似性指标,用数量分类中常用的排列方法对所分析的植物进行了二维排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鹅观草属与披碱草属表现出具有较冰草属更近的亲缘关系,但二者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因此,本文资料支持将该二属分别作为独立的属对待。本文还讨论了同工酶资料与上述三属植物属下组的划分以及将排序的方法应用于同工酶谱定量分析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MRSA全身感染小鼠模型,为MRSA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并对系统研究MRSA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采用国际标准株MRSA-252建立OD600-CFU标准曲线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从感染剂量的选择、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变化、血液及多脏器的细菌定植量以及主要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时相性监测,对建立的小鼠模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经此途径建立的小鼠模型,致死剂量为每只5.0×109CFU,亚致死剂量为每只1.0×109CFU(生存率为60%~70%)。感染后小鼠生存率下降;体重下降;血液及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有细菌定植,定植量在感染后第3天达到高峰;心、肝、肺和肾等主要脏器中有较明显的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小鼠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MRSA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7.
不同倍性黄瓜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黄瓜(Cucumis sativusL.)品种‘津绿4号’的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结果表明:(1)从35对引物扩增获得2 188条60~500 bp的条带,多态性位点仅有20个,占0.92%,其中22对引物组合扩增的不同倍性材料的AFLP指纹没有明显差异;(2)在多态性位点表现中,以二倍体的条带存在,单倍体和(或)四倍体的条带丢失为主,在四倍体中扩增出1条特异带;(3)与相应的二倍体相比,单倍体和四倍体有特异片段的消失和增加。  相似文献   
38.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械通气技术在严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抢救治疗中广泛应用,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方法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显示十分重要作用,有效的气道管理技术方法可减少机械通气过程中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结合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技术体会,本文主要对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方法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9.
广西匙指虾科新种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广西的匙指虾,共2属12种,其中有4个为新种,它们是盲米虾属的刘氏盲米虾,米虾属的洞穴米虾、广西米虾和鎚肢米虾。除最后一种外,其余部生活于岩洞的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40.
唐海茹  解有成  李娜  王盼  于晓辉 《微生物学报》2023,63(10):3746-3757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多种方法联合,特别是以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延缓了恶性肿瘤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生存率,但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覆盖所有患者,远期疗效仍然有限。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的分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或可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辅助方法,特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报道较多,然而,关于该菌在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报道尚不多见。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收集近年来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在恶性肿瘤方面的文献,将其研究成果和应用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