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幽门螺杆菌感染Beagle犬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Beagle犬动物模型 ,为进行临床治疗及预防Hp感染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对Beagle犬进行一定程序的预处理后 ,口服灌喂Hp液体培养悬液。在以后不同时间段通过胃镜观察、组织培养、酶试验、粪便全菌ELISA检测、14 C 尿素呼气试验、PCR以及抗体检测等方法对Hp感染Beagle犬情况进行检测 ,观察细菌所引起的病理改变及定植时间。Beagle犬感染Hp数月后胃镜观察动物大体标本仍有病理改变 ;组织培养、酶实验、全菌检测及其它检测试验均阳性。Hp可以长时间定植于犬胃粘膜上并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 ,Beagle犬可以作为Hp感染动物模…  相似文献   
72.
蒙古冰草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生境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及UPGMA聚类分析的数量统计方法,对来自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6个天然居群和2个栽培品种(品系)的花序10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冰草在花序各部的表型性状上存在有居群内及居群间的差异,同时,天然居群的变异程度大于栽培品种,而且居群间的分化与生态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73.
甘蔗花叶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是世界上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甘蔗的产量。对甘蔗花叶病病原菌分类、病原系统侵染的过程、相关致病机理、病原菌检测手段以及抗甘蔗花叶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4.
空间诱变创造高粱新种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96年,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高粱恢复系唐恢28(TR28)干种子,回收后田间种植,对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探索灰色理论对变异后代选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高粱空间诱变处理可获得丰富的变异类型,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发展,通过选择可获得符合需要的各种变异类型.除黄化苗、不结实、结实后不出苗外,其他变异类型是可遗传的,并且其变异后代的稳定时间比常规杂交后代可提早2~3个世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实诱变选系之间及其与对照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获得了优质、高产、抗病性表现突出的高粱新种质.灰色理论应用于变异后代选择可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共计8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取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SCORAD评分情况、复发情况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IL-13)、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7(IL-17)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皮肤病变范围、瘙痒和睡眠程度的评分以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IL-13以及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4、IL-13、IL-17水平及提高IFN-γ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  相似文献   
76.
赵曦  解云英  白利平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0):2437-2442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新颖、活性多样,一直以来都是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在普通微生物纯培养中发现的新活性物质不断减少,重复发现逐渐增加;而微生物共培养因更加接近微生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药物及其先导物挖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近5年来利用真菌vs真菌、真菌vs细菌共培养挖掘新活性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纵观全球沙漠化的研究进展,从宏观上研究沙漠化现状和后果的报道较多,对沙漠化内在过程的综合研究较少,灌木在阻止干旱区草原沙漠化中的生态作用缺乏研究。研究假设:在干旱地区,灌木的存在提高土壤营养水平,提升土壤保水能力,促进林下植物和土壤生物群落,进而减轻风蚀和固结土壤,这些相互联系的生态过程共同阻止了草原沙漠化。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们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草原为样地,研究锦鸡儿属灌木的固土能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营养能力和促进生物群落能力,从生物、土壤、水分和沙物质运动等多过程来探讨锦鸡儿属灌木在阻止草原沙漠化中的作用。目的是弄清灌木阻止干旱草地沙漠化的生态过程。在阿拉善荒漠化草原区,锦鸡儿属灌木盖度大约为12.40%。在100 m2的土地上现有灌木固土2.01 m3,固土效率为167 cm3/g鲜重,每年灌木生长可以增加固土能力0.264 m3/100 m2土地。锦鸡儿属灌木提高了土壤湿度(灌丛效应SE=0.120)和土壤对雨水的保持能力(SE 0.155),改善了土...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24h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后作业效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通过观察8名健康男性在24h睡眠剥夺前后的作业效率、主观脑力负荷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寻找与脑力疲劳相关的敏感指标.结果:在24h睡眠剥夺后,NASA-TLX评分呈显著性增加(p<0.05),75°立位时HF呈显著性减少(p<0.05),TINN、LF/HF呈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NAsA-TLX量表从主观感受上很好的反映了脑力疲劳后工作绩效下降的变化,HRV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24h SD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相对加强.  相似文献   
79.
多年生能源禾草的产能和生态效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解新明  周峰  赵燕慧  卢小良 《生态学报》2008,28(5):2329-2329~2342
多年生禾草作为能源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特性,特别是具有很高的生物质产量和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可以通过燃烧、气化和液化等方式进行能源生产.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等国对多年生能源禾草的兴趣就不断增加,并从中选取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芒(Miscanthus spp.)、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和芦竹(Arundo donax L.)等4类根茎型禾草加以重点突破,以求达到快速应用和示范的目的.综述了这4类能源禾草在欧美国家的研发现状,介绍了它们的一般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产能效益,重点强调了其在土壤和水体污染治理、土壤理化特性改良、CO2气体减排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改善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而认为,只有根据中国的土地资源国情,在非农业用土地上发展非粮能源植物,才是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80.
Na+吸收对干旱导致的棉花叶片光合系统损伤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卫海  马淑杰  祁琳  张振华  柏新富 《生态学报》2015,35(19):6549-6556
以盆栽棉花为材料,在植株高约20 cm时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浇透后进行持续干旱处理。在干旱处理期间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以及植株水分状况和Na+含量,以分析土壤Na Cl施入引起的棉花Na+吸收和积累量的增加对干旱胁迫导致的叶片光合系统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未用Na Cl处理的棉花植株,其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干旱的延续而持续下降、光合机构在干旱处理后期出现了严重损伤;而Na Cl处理的棉花植株,其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未用Na Cl处理的,光合机构受损伤程度也较轻或无明显损伤。对各处理棉花植株Na+的吸收和水分状况的测定分析表明,Na Cl处理的植株,其叶片Na+积累显著增加、渗透势降低,细胞膨压显著高于未用Na Cl处理的植株。由此可见,在土壤浇灌Na Cl溶液后的持续干旱条件下,棉花植株吸收和积累Na+增加,降低了组织渗透势、维持了一定的细胞膨压,从而有效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