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究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作用。方法:在我院中度烧伤治疗61例患者中随机选择深Ⅱ度烧伤创面120个,根据患者EPO水平的中位数倍数(MOM)分为三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价并比较各组血清EPO水平及三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6个月后创面面积的愈合率以及瘢痕评分。结果:烧伤12d后患者血清EPO水平为(19.55±8.37)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3.29)U/L(t=8.658,P0.001);三组患者间的创伤面愈合时间、6个月愈合率以及患者6个月瘢痕VSS评分的色泽、厚度、柔软度及血管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6个月后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率与血清EPO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35,P0.05);血清EPO水平与患者创伤愈合时间、患者6个月瘢痕VSS评分的色泽、厚度、柔软度及血管分布评分均呈现负相关关系(r=-0.29,r=-0.38,r=-0.47,r=-0.45,r=-0.49;P0.05)。结论:血清EPO水平可以促进中度烧伤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创伤面恢复的时间,提高愈合及愈合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猪冠状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50例健康的商品猪心脏的铸型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左冠状动脉旋枝与锥旁室间枝的夹角为74.4±2.07度。对角枝出现率为24%,并证明了对角枝出现率与其夹角大小呈正比关系。窦房结枝84%来自右冠状动脉。房室结枝98%来自右冠状动脉。左房旋枝出现率为8%。室间隔的供血由锥旁室间枝的分枝负担61%,约为3/5,窦下室间枝的分技负担39%,约为2/5。室上嵴技、Kugel动脉、室间隔中枝和室间隔背倒前枝的出现率分别为78%、20%、68%和28%。心尖区的血液由左、右冠状动脉共同供应。50例左、右冠状动脉始部外径之比为1.2∶1。左、右冠状动脉在心膈面的分布类型以右强型为主。本文还讨论了猪冠状动脉与狗、人冠状动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3.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D-二聚体及Caprini血栓评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81例脑血管狭窄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D-二聚体,并采用Caprini血栓评分评估患者DVT风险,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31例)和无DVT组(25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预测模型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中性粒细胞计数、D-二聚体、Caprini血栓评分高危和极高危比例高于无DVT组(P<0.05)。且中心静脉导管、卧床时间超过72 h、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D-二聚体、Caprini血栓评分分级高危和极高危是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DVT的危险因素(P<0.05)。由上述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其预测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DVT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871(0.779~0.938),灵敏度为0.871(27/31),特异度为0.832(208/250)。经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效果良好(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卧床时间超过72 h、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D-二聚体、Caprini血栓评分分级高危和极高危是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DVT的预测能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4.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D4+/CD8+比值与继发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53例)及非肺部感染组(44例)。检测两组血清PCT、HMGB1水平以及外周血CD4+/CD8+比值。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HMGB1和CD4+/CD8+比值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肺部感染组血清PCT、HMGB1水平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5),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非肺部感染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PCT、HMGB1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高CD4+/CD8+比值是保护因素(P<0.05)。PCT、HMGB1、CD4+/CD8+比值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719、0.761、0.738,联合PCT、HMGB1和CD4+/CD8+比值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清PCT、HMGB1水平增高,外周血CD4+/CD8+比值降低,均与继发肺部感染有关,PCT、HMGB1联合CD4+/CD8+比值可辅助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5.
邓禄延  覃公平 《蛇志》1993,5(1):34-37
本文介绍了东北白眉蝮蛇毒为主要原料的口服制剂青龙肠溶胶囊之临床应用.该药具细胞毒作用、精氨酸酯酶活性功能及免疫作用从而有抗癌抑癌及溶栓、去纤、解聚降粘、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抗栓、防栓作用,并能调节免疫功能。在青龙肠溶胶囊配方基础上伍用绞股兰配制昀青龙肠溶胶囊Ⅱ号并能加强降血脂、降血粘及降血压作用。该药经动物实验证实可在肠道内、碱性条件下被吸收或部分吸收,达到不经过胃内破坏而直接于肠内吸收后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其 LD_5为5.2±1.0mg/kg,常规剂量安全系数为70~75倍,可认为是安全的。本药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病、高粘滞综合征及癌症等。临床应用2000余例观察,治疗脑血栓132例,总有效率95.46%;对冠心病心功能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周围血管病63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血脂显著下降(P<0.01).治疗高粘滞综合征20例,甲襞微循环表现管袢流态有明显的血流增快。本药治疗恶性肿瘤685例,总有效率87.1%。该药无神经毒及降低血小板之副作用,用药中无明显毒副反应,是一安全、有效、应用方便的蛇毒新制剂。  相似文献   
146.
探讨呼吸和循环指标在急性缺氧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急性缺氧耐力的评价和研究提高急性缺氧耐力的方法都有实际意义。 对26名18~33岁的男性健康人,进行了52人次(每人2次)低压舱5km模拟高度(上升速度为10m/s)停留20min的实验。受试者在实验中取安静坐位,戴呼吸面罩吸舱内空气。用呼吸流速仪和呼吸质谱仪监测了被试者的肺通气量(_E)、潮气量、呼吸频率、潮气末O_2分压(P_(ETO_2)和潮气末CO_2分压(P_(ETO_2);用WATERS  相似文献   
147.
据调查,广西拉沟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6科657属1078种(含变种、亚种),包括材用植物88种、药用植物358种、油脂植物36种、纤维植物70种、淀粉植物29种、杂果植物25种、芳香植物28种、栲胶植物39种、保健饮料植物12种、饲用植物49种、花卉观赏植物75种、水土保持植物23种、珍稀濒危植物43种等资源植物,保护植物资源迫切而重要,对此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8.
用化学修饰法及其修饰动力学对米曲霉GX0011β-果糖基转移酶的活性中心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BS、PMSF、EDC能显著抑制酶的活性,底物对这些抑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残留酶活与修饰剂的浓度相关,抑制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规律,进一步动力学分析,初步认定该酶活性中心包括至少一个丝氨酸(或苏氨酸)、一个色氨酸和一个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残基。pCMB、TNBS能显著抑制酶的活性,但底物对抑制无明显保护作用,推断半胱氨酸和赖氨酸残基可能与维系酶活性中心构象有关,但不是酶活性中心基团。DEPC、AA和NAI对酶的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排除了组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是该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9.
罗鑫  覃育贤  于存 《菌物学报》2018,37(9):1233-1242
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是白腐真菌降解多种异生物质的主要降解酶之一。本研究对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产MnP的酶活曲线进行监测,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I. lacteus产MnP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检测了I. lacteus的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显示,I. lacteus在培养5d时MnP活性较大;I. lacteus产MnP较优的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g/L、尿素1g/L、pH 6.3、CaCl2 1mmol/L、FeCl3 1mmol/L,该条件下MnP活性达29.24U/L,与优化前MnP活性相比提高了1.25倍;I. lacteus的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均可脱色,其中对直接大红和活性红的脱色效果更为明显,脱色5d后的脱色率分别达到82%和81%。  相似文献   
150.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荣  蓝海  覃丽娜  莫燕燕  李睿懿 《蛇志》2008,20(2):113-114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罗格列酮4 mg/d,同时加用胰岛素;两组均随访12周,观测血糖、胰岛素用量指标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组血糖水平从第2周开始明显下降,第8~12周血糖水平降幅最大,有21例达到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的良好控制水平;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也逐渐减少,至12周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基础值减少(7.6±4.3)u;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却平均增加(9.1±5.1)u.治疗后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