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研究在培养基中加入硫胺素(V B1)对cAMP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V B1的最适添加量为0.5 g/L,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酸腺苷(cAMP)产量和细胞干质量分别提高了36.4%和41.8%,达到7.5和7.8 g/L。琥珀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平均提高了43.59%和40.77%;同时,主要副产物乙酸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在发酵过程中,V B1的加入对ATP的含量及与cAMP合成密切相关的几种酶的活性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酸马奶可防治心血管、消化系统、肺结核、糖尿病和腹泻等疾病,尤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有抑菌作用,但对酸马奶提取K.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研究酸马奶提取K.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对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8小鼠免疫机能及其盲肠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致病对照组、K2组和K8组,致病对照组小鼠连续7 d灌胃无菌PBS,并于第4天注射E. coli O8;K2组灌胃抗菌复合物K. marxianus pH 2.0,并注射E. coli O8;K8组灌胃抗菌复合物K. marxianus pH 8.0,并注射E. coli O8。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0、4和7 d小鼠小肠病理切片,称重法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平板涂布法测定盲肠菌群。【结果】致病对照组小鼠在实验第4天注菌后出现一系列患病临床症状和小肠组织病理变化。K2组和K8组小鼠整体精神状态好于致病对照组,死亡小鼠数量较少,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感染致病性E. coli O8小鼠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胸腺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和K8组在第4天和第7天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IgA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4天IgA、IgG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7天IgG和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7天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4天和第7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CD4+/CD8+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4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7天CD8+显著低于空白组,CD4+/CD8+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致病对照组在第7天盲肠E. coli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K2组在第7天盲肠E. coli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K8组在第7天盲肠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酸马奶提取K. 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K2和K8能缓解感染致病性E. coli O8小鼠临床症状,提高其免疫机能,并影响其盲肠菌群,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降低E. coli和肠球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酸马奶提取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代谢产生的抗菌复合物K.marxianus p H 2.0和K.marxianus p H 8.0(简称为K2和K8)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8的抑菌效果和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方法】乙酸乙酯萃取法制备K2和K8,牛津杯法测定其对E.coli O8的抑菌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的组成,试剂盒测定其毒素蛋白浓度,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E.coli O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酶标比浊法测定其对E.coli O8生长曲线的影响,微生物粘附法测定其对E.coli O8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法测定其对E.coli O8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结果】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抗菌复合物溶液,其中p H 2.0水相与p H 8.0水相抑菌圈最大,冻干得K2和K8,主要组分为丙酸等有机酸和毒素蛋白。K2和K8对E.coli O8的MIC分别为0.025 g/m L和0.100 g/m L,MBC分别为0.100 g/m L和0.200 g/m L。K2和K8能影响E.coli O8的生长曲线,增加E.coli O8的疏水性和渗透性,且K2优于K8。【结论】酸马奶提取K.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K2和K8能抑制致病性E.coli O8生长,影响其细胞表面特性。  相似文献   
94.
黄芳  赵春玲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5,58(10):1140-1145
【目的】通过研究共生菌Tremblaya princeps的形态、分布及动态变化,明确该菌在宿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体内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T.princeps的超微结构;利用实时定量PCR明确T.princeps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扶桑绵粉蚧体内T.princeps的分布因性别而异。在雌虫中,T.princeps集中分布于含菌体,在其他组织器官中无分布;含菌体的大小与雌虫各个阶段的个体大小呈显著线性相关,且临近成虫期,含菌体的膨大速率加快。在雄虫中,T.princeps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数量变化明显,在蛹期数量急剧增加,之后相对减少;含菌体结构在预蛹期消解。【结论】共生菌T.princeps的变化因宿主性别而异,且与宿主个体发育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p27^kip1)和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2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p27^kip1和sk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skp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而p27^ki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55(P〈0.05),skp2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吸烟与否及p27^kip1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p27^kip1低表达和skp2高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可应用于临床诊治肺癌患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确诊为急性荨麻疹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一次.对照组则用西替利嗪治疗,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一次.观察并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两组患者的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activity score,UAS).结果:观察组患者服用咪唑斯汀后,在半小时内起效21例(41.2%),其中有效3例(5.9%);1小时内起效42例(82.3%),有效11例(21.5%);2小时内起效49例(96.1%),有效37例(72.5%).对照组患者服用西替利嗪后,半小时内起效18例(35.3%),有效2例(3.9%);1小时内起效41例(80.4%),有效10例(19.6);2小时内起效47例(92.2%),有效39例(76.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用药两周后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用药一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UAS评分为1.24± 1.68,对照组为1.74± 1.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用于治疗皮肤类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7.
正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蛙口夜鹰科(Podargidae)物种为夜行性鸟类,广布于亚洲及大洋洲,共3属16种。其中,东南亚分布有12种,均属蟆口鸱属(Batrachostomus)(Winkler et al. 2020)。黑顶蟆口鸱(B. hodgsoni)是中国唯一有分布的蟆口鸱属物种,在我国仅记载于滇西南和藏东南,国外见于东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北部及中南半岛(约翰·马敬能等2000,郑光美2017,Holyoak 2020)。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2、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C-myc基因(C-myc)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肝细胞癌的患者50例,作为肝细胞癌组,另选同时段健康人群50例,作为本研究对照组。抽取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并进行离心处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前列腺素E2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P90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相对表达量,并对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肝细胞癌组研究对象(P<0.05);肿瘤体积<5 cm3的患者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肿瘤体积≥5 cm3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患者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患者;浸及浆膜的患者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未浸及浆膜的患者;低分化的患者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的相对表达量高于中、高分化的患者;Ⅰ+Ⅱ期的患者前列腺素E2水平低于Ⅲ+Ⅳ期的患者(P<0.05)。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三者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异常,而且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前列腺素E2、HSP90α、C-myc在肝细胞癌中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分析,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 I,cTnI)、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检测在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蒽环类药物化疗,在化疗前检测血清cTnI、TFF1含量,在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心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12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表阿霉素化疗累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450-500 mg/m2)70例、中剂量组(501-550 mg/m2)30例、高剂量组(>550 mg/m2)22例;三组化疗前的血清cTnI、TFF1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后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 %、13.3 %和22.7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2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心电图异常与cTnI、TFF1、化疗剂量都存在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cTnI、TFF1预测心电图异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06。结论: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存在一定的心脏毒性反应,且存在剂量依赖性,血清cTnI、TFF1检测能有效预测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化石植物中文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即化石植物学名的中文译名, 在古植物学、植物演化生物学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对化石植物中文名重视程度不够且拟订时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各种文本中化石植物的中文名比较混乱, 不利于古植物学知识的传播及科学普及。本文通过统计中文古植物学综合性文献和教材中的化石植物中文名, 梳理出化石植物中文名拟订方面出现的一些包括同物异中文名、中文名重名、音译拗口和存在生僻字的使用等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应尽快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化石植物中文名拟定方案, 编写和出版化石植物拉汉词典及相应网络查询系统等, 从而统一和规范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同时也可为化石动物中文名的拟订方案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