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新疆核桃早实特性及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RAPD技术进行新疆核桃早实特性的分子标记研究,用180个10-mer随机引物分别扩增早实和晚实近等基因池DNA,筛选出5个多态性引物,结果只有引物OPG15(5’-ACT GGG ACT C-3’)在早实近等基因池及其个体中能重复扩增出一条约710bp的特异片段OPG15 710,而晚实近等基因池及其个体中无此特异片段,将OPG15 710克隆于pUCm-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用限制性内切酶Pst1消化,表明克隆片段大小正确。实步分析认为,OPG15 710可能是与核桃早实特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该标记仍在研究之中,该研究将为进一步克隆早实基因,实现早实优质,探索早实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怎样判别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年的植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 ,发现学生在书写植物花程式时 ,感到最困难 ,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对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数目的判别上。为此 ,笔者经过不断探索 ,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判别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的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1 确定雌蕊的类型在 1朵花中 ,依据雌蕊的数目及组成每个雌蕊的心皮数目的多少 ,将雌蕊分为单雌蕊、离生单雌蕊和复雌蕊等 3种类型。1)在具体观察 1朵花时 ,如花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雌蕊时 ,该雌蕊类型为离生单雌蕊 ;如花中只有 1个雌蕊时 ,则要判断该雌蕊是属于单雌蕊还是复雌蕊。2 )如在 1朵花中只有 1…  相似文献   
93.
采用室内控制温度(-10、5、15、25、35和40 ℃)和湿度(29%、58%、85%和170%田间持水量,FWC)培养原状土柱的方法,研究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天然植被区藓类结皮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低温(<15 ℃)培养时,土壤氮素转化以微生物固持作用为主,>25 ℃后土壤氮素转化速率显著增加.藓类结皮土壤氮素转化速率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均高于无结皮土壤,且在85%FWC时敏感性最高,表明藓类结皮的存在有利于土壤氮素的转化.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土壤氮素转化速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85%FWC时最大.藓类结皮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高温(25~40 ℃)和中等水分条件下(58%FWC和85%FWC)最大,呈现明显的温湿度交互作用.藓类结皮的繁衍和拓殖能够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促进氮素循环,有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4.
运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豚鼠(Cavia porcellus)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s—EPSP)与蛙皮素(BOM)、P物质(SP)的关系,以探讨肽类神经递质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P去极化、BOM去极化与Is—EPSP具有相关性;SP受体脱敏使SP敏感细胞的Is—EPSP减弱或消失,但不影响BOM引起的去极化;BOM受体脱敏使BOM敏感细胞的Is—EPSP减弱或消失,但不影响SP引起的去极化。大部分Is—EPSP阳性细胞对SP、BOM敏感,而对SP、BOM均不敏感的细胞多数不出现Is—EPSP。结果提示,BOM、SP通过IMG细胞膜上相应受体参与了Is-EPSP的形成,受体间无交互脱敏现象。  相似文献   
95.
家畜放牧系统中草食动物食性及其生态位特征的认识对草地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粪便和胃内容物显微组织分析法,分析了甘南草原4种主要草食动物牦牛(Bos mutus)、藏羊(Ovis arie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和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秋季的食性及食物生态位重叠程度。结果表明,4种动物的食物资源谱存有较大差异,禾草科的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和莎草科的扁穗草(Brylkinia compressus)是藏羊和牦牛食物结构的主体,而喜马拉雅旱獭的食谱中绝大部分是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和克氏针茅(Stipa captillata),高原鼢鼠采食具有发达根茎的美丽风毛菊(Sausserua superba)、鹅绒委陵菜、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及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牦牛和藏羊的食物生态位宽度显著高于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鼢鼠。食物生态位重叠度以藏羊和牦牛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鼢鼠,重叠度最低的是藏羊和高原鼢鼠。甘南草原4种主要草食动物的食性及其生态位特征的分析可为优化当地草地管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6.
银杏内酯B对豚鼠腹腔神经节神经元Fast-EPSP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并分析了银杏内酯B(GB)对豚鼠(Cavia porcellus)离体腹腔神经节(CG)神经元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EPS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用4×10-6mol/L的GB灌流CG,fast-EPSP的幅值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n=12,P<0.05);用低Ca2 /高Mg2 Krebs液灌流,fastEPSP被完全抑制(n=3);用高Ca2 Krebs液灌流,fast-EPSP幅度则增大(n=12,P<0.05),而用4×10-6mol/L GB与高Ca2 Krebs液联合灌流,fast-EPSP幅度则减小(n=12,P<0.05).结果提示,GB对CG神经元fast-EPSP的抑制效应可能与减少或抑制CG神经元的外Ca2 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97.
赵华  张小勇  李佐虎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5):598-600
生物肥料的常规生产方法是经液态发酵后 ,再以固态基质吸附[1 ] 。其工艺繁琐 ,吸附时易引入大量杂菌 ,从而降低生物肥料的施用效果。而由于静止浅盘固态发酵存在着较大的氧气浓度和温度梯度[2 ,3 ] ,及易染菌等因素 ,所以利用固态发酵成功生产生物肥料的研究较少。近年来 ,固态发酵以其优于液态发酵的特点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4] ,但至今仍未能普遍应用于工业生产。其主要原因是固态发酵反应器在放大过程中传质、传热困难[3 ] 。Bajracharya&Mudgett[5 ] 指出 ,解决上述弊端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对反应器中的气相进行控…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祁连山东缘地区不同坡向的高寒草甸群落物种功能群和多样性差异,该研究选择北坡(N坡)、西北坡(NW坡)、西坡(W坡)、东坡(E坡)、东北坡(NE坡)、西南坡(SW坡)和南坡(S坡)7个坡向类型,调查各坡向的植被特征(高度、盖度和频度),测定土壤因子,分析物种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及其相关性等。结果发现:(1)研究区样地共有植物11科18属21种,主要有豆科(4属4种)、菊科(3属3科)、蔷薇科(1属3种)、莎草科(2属2种)、禾本科(2属2种)和蓼科(1属2种);不同坡向的植物科、属数量变化趋势与种相同,均为东北坡、西南坡、北坡(76.19%)>南坡(66.67%)>东坡(61.90%)>西坡、西北坡(19.05%)。(2)不同坡向的草地群落组成不同,其中东坡、南坡和东北坡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西南坡和北坡为草本和灌丛交错区,西坡和西北坡主要以灌丛为主。(3)不同坡向的物种功能群不同,其中东坡、南坡、东北坡、北坡和西南坡的莎草类重要值最高,西坡和西北坡只有豆科和杂类草,且杂类草重要值最高。(4)不同坡向的优势功能群不同,其中: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值大小为阴坡(NE坡)>阳坡(S坡和SW坡)>半阳坡(E坡),莎草科植物重要值大小为半阳坡(E坡)>阳坡(S坡)>阴坡(NE坡和N坡),豆科植物重要值大小为阳坡(S坡)>阴坡(N坡、NW坡和NE坡)>半阳坡(E坡)>半阴坡(W坡),杂类草植物重要值大小为半阴坡(W坡)>阴坡(N坡和NE坡)>半阳坡(E坡)>阳坡(SW坡和S坡)。(5)随着坡向梯度变化,物种丰富度和香农 威纳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其大小均表现为:阴坡>阳坡>半阳坡>半阴坡。(6)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含水量和碳氮比是影响灌丛植物[瑞香(Daphne odor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和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重要值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坡向的土壤水分、养分和光照等的变化显著影响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群及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2.5 m L玻璃酸钠,在治疗第一周给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1 m L复方倍他米松,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注射用水;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5个月时患者膝关节Lequence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Lequence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5个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需行PRFA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各30例,分别复合舒芬太尼静注行全身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分钟(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5分钟(T3),15分钟(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进行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视觉模糊评分(VAS)。结果:丙泊酚组T1时的MAP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且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患者T1时的HR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丙泊酚组患者T1时的Sp O2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咪达唑仑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术后6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比较,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具有对循环影响小、苏醒迅速,患者舒适无痛等优点,是较为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