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凋亡关系密切,DNA甲基化关键酶DNMTs(DNA methyltransferases)在肿瘤发生及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SPARC(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常因异常甲基化而表达下调。为探究肺癌对顺铂耐受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TGF-β1作用A549细胞,利用RT-PCR检测TGF-β1作用后DNMTs和SPARC m RNA水平的变化以及A549细胞增殖能力和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 ng/m L、10 ng/m L TGF-β1作用24 h后,A549细胞DNMT1 m 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P0.001),SPARC m 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P0.001);5 ng/m L、10 ng/m L TGF-β1作用后的A549细胞对顺铂的IC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34±0.36)μmol/L、(10.93±0.69)μmol/L,对照组为(21.54±1.21)μmol/L;P0.01、P0.01];5 ng/m L、10 ng/m L TGF-β1作用后的A549细胞在顺铂环境中,其克隆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15μmol/L顺铂作用24 h时,5 ng/m L、10 ng/m L TGF-β1组细胞凋亡分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P0.01)。结果提示:TGF-β1可下调A549细胞DNMT1的表达,进而上调抑癌基因SPARC并增加其对顺铂的敏感性,成功逆转肺腺癌A549细胞的恶性表型。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肺癌对顺铂的耐受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2.
探究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演化过程中,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的组成、丰度、亲缘关系以及多样性变化,结合湿地理化因子探讨基质条件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提取沉积物和土壤总DNA,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的amoA基因构建克隆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湿地沉积物与土壤过渡带4个样点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丰度、亲缘关系以及多样性指标;分析基质条件变化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水陆过渡带的芦苇沼泽沉积物、碱蓬盐碱化土壤和白刺荒漠化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性逐渐降低;优势种群发生明显变化,氨氧化细菌从与Nitrosomonaslike序列相似为主要优势类群向与Nitrosospira-like序列相似为主要优势类群转变,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成因主要由总氮和水溶盐总量这两个基质因子所主导,相关系数r为0.943;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芦苇沼泽沉积物和白刺荒漠化土壤适合多样的氨氧化细菌生长。氨氧化细菌多样性与优势种群在湿地水陆过渡带发生明显变化,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主要驱动因子为总氮和水溶盐总量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3.
为评价香菇多糖对大鼠体内胶质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对体外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将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香菇多糖,30 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瘤组织变化。并将胶质瘤细胞在香菇多糖处理24、48、72 h后,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发现荷瘤大鼠在治疗30 d后,香菇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肿瘤的体积呈逐渐缩小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香菇多糖治疗组肿瘤组织局部出现坏死灶,细胞核染色逐渐变浅,新生血管数减少。体外实验中,香菇多糖40、80 mg/L剂量组在给药72 h后,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香菇多糖20、40、80 mg/L作用72 h后,G0/G1期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说明香菇多糖能显著抑制大鼠胶质瘤的生长,并能在体外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4.
前期研究显示排风藤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其活性成分与功效,本文经过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后,探讨了其单体化合物东莨菪苷对H2O2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系氧化应激损伤后的抗氧化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远离其毒性范围内,东莨菪苷呈现出与阳性对照维生素E相近的抗氧化活性,LDH漏出率明显降低,说明东莨菪苷具有降低膜损伤的作用;此外,0.1μM的东莨菪苷将有助于细胞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表明其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5.
本文研究了白芸豆球蛋白的提取工艺、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白芸豆球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NaCl浓度2.5 g/100 mL,料液比1∶22(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 h,在此条件下的球蛋白提取率为31.46%;用60%的硫酸铵,在4℃下盐析1 h,球蛋白的盐析得率为73.55%;球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中有6条蛋白亚基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7.52、47.35、33.84、29.62、26.28和21.99 ku,其中有5条与白芸豆分离蛋白的亚基条带相吻合;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FAO/WHO推荐模式,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6.
ARF-GEF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平  王璐  薛艳红  寿惠霞 《遗传》2009,31(10):982-992
ARF-GEFs是小G蛋白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 ARF)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GEF), 在所有真核生物中, 大型ARF-GEF都是高度保守的。它在生物体的膜泡分拣和蛋白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关于ARF-GEFs的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相关功能的报道很多, 它已成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型ARF-GEF的蛋白结构和在不同物种中的分布, 阐述了该基因家族在酵母、人和拟南芥中的相关进展, 并对其调控机理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77.
宜昌黄杨对夏季淹水的生理生态学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宜昌黄杨(Buxus ichangensis)主要分布于长江三峡地区的消落带, 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岸坡地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模拟夏季淹水研究了宜昌黄杨的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的变化特征, 揭示了宜昌黄杨对淹水的生态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宜昌黄杨在淹水过程中产生了皮孔、不定根等形态适应特征, 经过60 d的淹水处理, 植株仍全部存活, 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植株的生长仍然受到淹水的显著影响: 淹水条件下宜昌黄杨的最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都显著下降, 60 d后分别只有对照的19.24%、24.04%和4.78%。在不同处理阶段这些指标下降的幅度不同: 初期的下降幅度最大, 后期下降幅度减少, 其中根系活力在后期还有所回升。叶绿素A的含量随淹水延长持续下降, 后期有所回升, 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变化却不大。最后, 作者对该物种在水电工程库区退化消落带植被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8.
中国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采用EBV(Epstein-Barr Virus)上清液转化B淋巴细胞,并加入环胞霉素A(Cyclosporine A)抑制T淋巴细胞,成功地对中国东北地区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及达斡尔族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鄂温克族49株,鄂伦春族40株,达斡尔族51例,总计140株。永久保存我国特有民族的基因组,为分析其遗传学差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9.
1 植物名称 桂竹香 (Cheiranthuscheiri)。2 材料类别 下胚轴 ,子叶。3 培养条件 桂竹香种子用自来水洗净后 ,以 70 %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30s,再以 0 .1 %升汞溶液消毒 1 2min ,然后用无菌水洗 4次。将种子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 ,1周后切下子叶和下  相似文献   
180.
大肠杆菌原核增强子样序列的克隆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以及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作为报告基因,从大肠杆菌MC1061株染色体基因组中克隆到3个原核增强子样序列——MC2,MC8,MC9,这3个片段均具有正反向增强活性,对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增强活性(正向)在2~5.5倍之间。采用体内转录,RNA Dot blot杂交的方法对MC8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8片段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生在转录水平上。用核酸外切酶III末端缺失的方法对MC8的功能区进行了定位。结果显示,MC8的功能区位于距其正向克隆5′端450~950bp长约500bp的区段内。在450~600bp以及840~950bp区段内至少分别含有一个功能位点。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MC8功能区有3个AT丰富区,其中2个分别位于450~600bp以及840~950bp区段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