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目的探索地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分解大学生食堂厨余中淀粉的能力,以筛选和研制餐厨垃圾生物降解的使用菌种。方法将各菌种接于淀粉酶试验培养基,培养后滴加碘溶液,观察透明圈,判定产淀粉酶能力;收集大学生食堂的厨余,观察三种细菌在不同接种量(5%、10%、15%、20%、25%)、不同接种时间(24 h、48 h、72 h)及不同菌株配伍方式下发酵淀粉的能力。结果地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都能产生淀粉酶,以地衣芽胞杆菌产生的淀粉酶较多,其次为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较少,三种细菌分解厨余中淀粉的最佳接种量都为15%-20%,最佳发酵时间为48 h,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各7.5%的接种量混合配伍发酵效果最佳。结论可采用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各7.5%的接种量混合配伍发酵学生食堂的厨余中的淀粉。  相似文献   
59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肠镜检查患者效果比较。方法: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8 mg/kg,均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0 min输注完毕后进行肠镜检查。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指标的变化,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肠镜检查,并且检查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咪达唑仑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肠镜检查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耐受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肠镜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药。  相似文献   
593.
目的:从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多株具有鼠李糖脂合成能力的菌株。方法:以9株分离自不同海洋环境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并比较其发酵合成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产量和产物成分的差异,扩增并比对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结果:9株菌的发酵产物均具有表面活性,其中菌株1A01151发酵液的表面活性最强,表面张力值可降低至28 m N/m;9株菌的基因组中均含有鼠李糖脂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rhl AB和rhl C,都具有合成单、双鼠李糖脂的能力;菌株1A01151和1A00364的发酵产量最高(2.69 g/L),产物经LC-MS/MS检测,所合成的鼠李糖脂同系物组分不同,双糖双脂的含量最高(1A01151:75.96%;1A00364:61.01%)。结论: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具有鼠李糖脂高产潜力的菌株,可用于合成性能不同、组成多样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59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系统生态经济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党小虎  刘国彬  李小利  薛萐  锁冠侠 《生态学报》2006,26(10):3516-3525
以隆德县李太平小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退化小流域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系统的生态经济要素变化,揭示系统演变趋势.应用能值方法分析了投入产出的动态变化,评价治理的生态经济效果.结果显示:农、林、牧业用地比例由1990年的6.2:2.0:1.0变为2003年的1.9:1.4:1.0,土地利用及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由79.6%下降为54.8%,林业、牧业、副业产值比例分别由9.6%、9.6%、1.1%上升为22.7%、15.1%、7.4%,收入多样性指数也呈增加趋势,显示了流域收入构成的多元化,有利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同时,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于能值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效率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格局及种植结构下,净能值产出率由1990年的2.5增长到2003年的3.41,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环境负荷率在1990、1995和2003年分别为2.55、2.44和2.11,呈减小趋势,能值持续性指数从1990年的0.98增加到2003年的1.62,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不断提高.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理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9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12种)存在状况。方法自临床分离40株对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10群、CTX-M-1群、PER、VEB、GES、CARB、IMP、VIM、DHA和oprD2)。结果40株中CARB阳性18株(45.0%)、35株oprD2基因缺失(87.5%).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596.
采用添加GLA前体物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液体发酵技术对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进行诱导,研究其产生γ-亚麻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检测γ-亚麻酸的含量及收率。结果表明:辅酶A以前体物的形式,诱导少根根霉发酵向有利于γ-亚麻酸产生的方向进行,从而提高了γ-亚麻酸的含量;而ATP则以能量供给体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最终确定了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97.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现代文明而来的各种富裕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单纯的吃饱吃好向防病治病方向转变。生物活性肽具有涉及神经、激素和免疫调节、抗血栓、抗高血压、抗胆固醇、抗细菌病毒、抗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氮素吸收关系和矿质运输、促生长、调节食品风味、口味、硬度等多种生理功能,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宠儿。简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98.
白洋淀轮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存歧  邢晓光  王军霞  张亚娟 《生态学报》2010,30(18):4948-4959
选取白洋淀8个采样点于2005年9月—2006年12月对轮虫群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检出轮虫110种,采蒲台种类数最多,其次是枣林庄,南刘庄最少;从季节来看,春、秋轮虫种类数量最多,夏季其次,冬季最少;根据优势种比较,臂尾轮虫科、迈氏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龟甲轮虫属等甲型-中污性和乙型-中污性水体种类分布在污染较严重的南刘庄,而单趾轮属、腔轮属、鬼轮属等清洁种类则分布在采蒲台、枣林庄、烧车淀等淀区。除端村外,各采样点轮虫密度和生物量于2006年4月出现最大值。根据Q(B/T)指数评价白洋淀各采样点水质,南刘庄属富营养,圈头属寡营养,其它样点属中营养水质。白洋淀轮虫的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则在夏秋季较高,春季较低,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白洋淀各采样点的水质。  相似文献   
599.
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2005年冬季对上海农田泽蛙的蛰眠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中的路径、田埂和沟渠岸边地下洞穴是泽蛙的主要越冬场所。蛰眠洞穴共用率高达34.0%,超过62.2%的泽蛙与其它个体共用洞穴蛰眠,各共用洞穴内的泽蛙只数为2~6只不等。泽蛙主要利用已有的地下洞穴蛰眠。86.6%蛰眠期的泽蛙为1龄个体。  相似文献   
600.
聚氨酯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木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在多孔聚氨酯载体中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可有效地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在摇瓶条件下, 采用分批发酵方式, 确立了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为: 接种量7%, 聚氨酯加入量1.0 g/100 mL, 温度30°C, 初始pH值6.0, 分段改变摇床转速进行溶氧调节, 其中0~24 h 为200 r/min; 24 h~46 h为140 r/min。聚氨酯固定化提高了菌体对发酵抑制物的耐受力, 固定化细胞密度高, 发酵性能稳定, 发酵产率和体积生产速率都有所提高。水解液未经脱色与离子交换便可转化成木糖醇, 大幅降低了成本, 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固定化细胞连续重复进行12批次21 d的发酵, 木糖醇得率平均为67.6%, 体积生产速率平均为1.92 g/(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