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51.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力衰竭(H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72例老年STEMI患者,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F分为HF组(n=55例)和非HF组(n=117例),以患者MPV四分位分四组,比较以上各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VP与患者HF发生的关系。结果:HF组与非HF组在吸烟、发病至入院时间、前壁梗死、血清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 Tn I)、左室射血分数(LVEF)、MVP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F组MVP水平高于非HF组(P0.05);MVP四分位分组之间的心功能指标LVEF和血清BNP、HF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VP的第四四分位组(Q4组)的HF发生率高于第一分位组及第二四分位组(Q1及Q2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高水平MPV是老年STEMI患者近期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VP四分位分组中,从Q1组到Q4组发生HF的风险值(OR)依次增高,且Q3及Q4组的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MPV与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HF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5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散及产流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评价林地蒸散和产流等水文过程对冠层叶面积指数(LAI)的响应,对于深入认识森林植被的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发生机制,实现半干旱区林水综合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应用集总式生态水文模型BROOK90,模拟分析了不同降水年型(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下,位于半干旱区的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内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水文过程对冠层LAI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林分总蒸散量、冠层截留量、蒸腾量与LAI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9,P0.01),而土壤蒸发量、产流量则与LAI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99,P0.01);在不同的降水年型下,各水文过程变量与LAI的关系都可以很好地用指数函数来表达,且都存在着一个LAI阈值。当LAI低于阈值时,各水文过程变量随LAI的变化幅度较大;但高于阈值时,各变量的变化十分缓慢并趋于稳定。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各变量LAI阈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地,丰水年各变量的LAI阈值要大于枯水年,尤其是冠层截留和土壤蒸发。在丰水年,各水文过程变量随LAI增加而变化的速率要比在平水年、枯水年更快,说明在水分充足年份中各变量的波动更多取决于LAI变化,而在水分亏缺的年份中则可能更多地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减少冠层LAI(如间伐)导致的林分的降低蒸散耗水和增加产流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是由于林分蒸散降低的幅度要比LAI降低的幅度小。例如,在平水年,当LAI从4.2变为2.0(减少幅度52.4%)时,林分年蒸散仅从357.2 mm减少至333.9 mm(减少幅度6.5%)。  相似文献   
553.
玛咖醇提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植物血凝素(PH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以及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测定等实验,研究南美植物玛咖的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玛咖醇提物显著提高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促进血清溶血素生成,并增加抗体生成细胞的产生,而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影响。因此,玛咖醇提取物可提高正常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554.
对经逐代耐盐性筛选的栽培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Jackson’בBB52’)F4代‘JB185’株系及其亲本幼苗以不同浓度NaCl和等渗(-0.53 MPa)PEG-6000、NaCl、钠盐(无Cl-)和氯盐(无Na )溶液处理6d。结果表明:(1)随NaCl浓度的提高,3种遗传材料幼苗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除‘BB52’和‘JB185’在NaCl 50mmol/L处理时显著上升外,其余处理呈下降趋势,‘JB185’变化介于两亲本之间。(2)不同离子胁迫下,它们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较对照多表现增加趋势,其中‘BB52’和‘JB185’在钠盐(无Cl-)处理下的变化明显大于氯盐(无Na )处理。叶片中游离态和束缚态Put、Spd和Spm含量都较对照明显提高,但‘BB52’和‘JB185’在钠盐(无Cl-)处理下游离态(Spd Spm)/Put比值和束缚态多胺总量为3种盐处理中最低。表明‘JB185’与野生大豆‘BB52’种群一样对Na 敏感而对Cl-表现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555.
本文旨在研究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GPER)是否通过作用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中的海马神经元损伤。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制备CIRI动物模型。选取雌性去卵巢(ovariectomized, OVX) 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组、溶媒(MCAO+DMSO)组、GPER特异性激动剂G1(MCAO+G1)组。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情况,用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海马CA1区GRP78 (78 kDa 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的分布和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GRP78、Caspase-12、CHOP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GRP78、Caspase-12、CHOPmRNA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指数、GRP78、Caspase-12和CHO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G1可逆转MCAO组大鼠的上述变化。以上结果提示,激活GPER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大鼠CIRI,其机制可能涉及GPER对ERS的抑制。  相似文献   
55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黑河中游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吉军  王雅  江颂 《生态学报》2019,39(15):5404-5413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我国生态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则是保障该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评估了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气体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退耕还林增量;利用最小数据法耦合机会成本和服务增量,推导退耕还林补偿曲线;通过政策目标设定3种情景,比较不同情境下的补偿标准、退耕比例和范围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增量。结果表明:①退耕还林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三种生态系统服增量分别为8.87 mm/m~2、105.67 kg/m~2和43.16 g/m~2;②如不实施生态补偿,仅有1.42%的耕地愿意实施退耕还林;当补偿标准达到4381.35元/hm~2时,可实现5.17%耕地退耕,且全部属于高度适宜和适宜还林的耕地;而当补偿金额达到7500元/hm~2时,可实现退耕比例13.98%,且多数属于宜林的地块;当补偿标准为2803.06元/hm~2时,退耕比例仅为2.55%,但全部适宜林地生长;③最小数据法可求得理论上相对高效和经济的补偿标准,目前实施的7500元/hm~2的政策标准在合理的补偿范围内。研究结果为完善黑河中游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补偿效率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57.
尾巨桉愈伤组织的生长分化受内源激素影响,而miRNA396是一个调控植物叶片与根系生长发育的小RNA,与细胞分裂素的合成相关,CKX是负责调控细胞分裂素的氧化酶基因。为探讨miRNA396与CKX基因对尾巨桉愈伤组织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以尾巨桉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尾巨桉基因中的miRNA396序列,用不同PBU细胞分裂素浓度培养下的尾巨桉愈伤组织RNA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PBU浓度处理的尾巨桉愈伤组织中miRNA396及CKX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 0.5 mg·L-1 PBU处理的桉树愈伤组织,1 mg·L-1 PBU处理的桉树愈伤组织miRNA396及CKXACKXBCKXF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CKXCCKXDCKXE均上调,但只有CKXC相对表达量达到极显著水平;2 mg·L-1 PBU处理的尾巨桉愈伤组织miRNA396A、CKXDCKXECKXF表达量均下调,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他CKX表达量均上调,CKXA相对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CKXBCKXC相对表达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初步确立了miRNA396和CKX基因在尾巨桉愈伤组织中的调控及表达差异,为后续进行尾巨桉miRNA调控网络的解析奠定了基础,为尾巨桉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58.
【目的】对茎瘤芥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微生物菌群构成,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评估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为茎瘤芥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种资源的挖掘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重庆市涪陵区二渡村和邓家村的茎瘤芥根,分离培养根际微生物菌株,通过菌株形态观察和看家基因的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归类和保存。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利用Pacbio RS II和Illumina HiSeq平台完成全基因组测序,通过antiSMASH分析评估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克隆目的基因簇并进行异源表达和产物鉴定。【结果】分离得到256株微生物,初步鉴定120株;从中鉴定了一株产紫色杆菌素的杜擀氏菌BjR8,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发现该菌基因组为一条环状染色体,全长7 205 593 bp,GC含量为64.67%,含有6 241个编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基因组含有9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7个基因簇与已知化合物编码基因簇同源性较低,说明该菌具有产生多种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克隆得到紫色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在变铅青链霉菌TK23中完成了异源表达。【结论】从茎瘤芥根际分离得到256株微生物,初步分析了茎瘤芥根际的微生物菌群构成;完成了一株产紫色杆菌素杜擀氏菌的基因组测定与分析,从中克隆了紫色杆菌素基因簇,并成功在链霉菌中实现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559.
目的:探讨大直径陶瓷-陶瓷假体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磨损,稳定性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采用大直径陶瓷-陶瓷假体行关全髋置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40例采用标准金属-聚乙烯假体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假体磨损情况、髋关节稳定性和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无一例脱位,发生假体松动1例,Harris评分为(82.04±1.92)分;对照组术后发生假体脱位4例,松动4例,Harris评分为(81.37±1.27)分;研究组假体稳定性和磨损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假体松动的患者术后血沉、IL-1和IL-6浓度均高于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假体相比,大直径陶瓷-陶瓷假体稳定性好,磨损率低,是全髋置换手术的良好假体。  相似文献   
56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腕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患肢腕部功能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6.66%)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腕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