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以蚕豆幼苗为材料,结合不同的光强及黑暗对茎中内皮层形成的影响,对参与栓化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及内源抗氧化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光对内皮层形成的调节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光强抑制茎中内皮层形成,而低光强和黑暗诱导茎中形成内皮层。在低光强和暗中,脂肪氧化酶在内皮层栓化前期活性显著增加,可能与栓化作用的启动有关,而高光强下LOX始终处在较低水平。PAL活性为光所诱导,与内皮层的栓化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2.
水浸束缚应激及电击足底应激诱导的大鼠脑内FOS蛋白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观察水浸束缚复合应激源与电击足底单一应激源诱导的大鼠脑内Fos 表达。结果:①水浸束缚和电击足底均引起脑内边缘系统、间脑、脑干等许多核团内Fos 表达;②在边缘系统,水浸束缚应激1h 的Fos 表达较为显著,以后逐渐减弱;③随着水浸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间脑和脑干各核团Fos 表达逐渐增强。实验还观察到水浸束缚应激各组的胃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形成;电击足底应激组无异常变化。结论:水浸束缚和电击足底都是加工性应激源,首先激活边缘系统;随着水浸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间脑和脑干Fos 表达也逐渐增强,这可能与持续应激和胃溃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63.
碱性脂肪酶产生菌扩展青霉W—1382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扩展青毒(Penicilumexpansum)S-14作为出发菌株,分别比较UV、Co60-γ射线、NTG单因子的诱变效应和以NTG、Co60-γ射线、UV+NTG作为诱变剂及自然分离在内四代的诱变育种。单因子诱变剂最适剂量分别为UV150s,Co60-γ射线48000rad,NTG300μg/ml80min,比较诱变效果表明:NTG最佳,Co60-γ射线次之,UV较差;连续三代诱变各代诱变剂及剂量分别为NTG300μg/ml100min,Co60-γ射线20000rad,UV30s+NTG150μg/ml,40min。复合处理比单因子处理效果好。实验中选育成功高产酶变株W-1382,结合自然分离和诱变育种,其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3.6%。  相似文献   
964.
本文综述了制备单克隆抗体免疫偶合物的三种方法,即抗体与药物直接交联的方法,药物通过小分子与抗体连接的戊二醛法、顺乌头酸酐法、活性酯法、N-琥珀酰胺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法(SPDP法)、腙衍生物法和肽键连接等方法,以及用大分子做载体的交联方法,并介绍了葡聚糖、聚谷氨酸、聚赖氨酸和聚合多肽作载体的性质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5.
24个提取泡桐叶片蛋白质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用UKC(9.5 mol/L尿素,5 mmol/L K2CO3,1.25% CTAB,0.5%二硫苏糖醇,2%两性载体电解质pH3.5~10,5% Triton X-100)提取由10%冷(-40℃)三氯醋酸(丙酮配制,内含0.07%的巯基乙醇)处理的泡桐叶片干粉提取出的蛋白质总量和种类最多。这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泡桐叶片蛋白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966.
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比巨大,已对食品安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故亟须实现厨余垃圾的有效处理及利用。目前处理厨余垃圾最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填埋与焚烧,但存在易产生二次污染、耗能大等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厨余垃圾具有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性,通过生物炼制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如有机酸等),不仅可实现产品的清洁生产,也可提高厨余垃圾的经济价值。本文首先概括了国内外厨余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处理方法,其中厌氧消化法可清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展示出巨大的研究潜力。因此,对厌氧消化厨余垃圾合成化学品进展进行详细综述,最后对构建人工混菌培养体系和生物膜调控在厨余垃圾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7.
本文通过对北羌塘盆地北坳陷中南部胜利河、东湖及毛毛山等地区侏罗系布曲组6条剖面及其中丰富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古生物资料和岩石组合特征的研究, 将布曲组地质时代划为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至早卡洛夫期(Callovian), 还可能跨入早巴柔期(Bajocian)。通过本文研究和区域对比, 认为布曲组的沉积时代在北羌塘盆地存在穿时性。依据岩石组合特征, 布曲组沉积充填物三分性明显, 早期为一套以微晶结构、粒泥结构为主的低能碳酸盐岩, 中期为一套以高能的亮晶粒屑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 晚期为一套以微晶结构、粒泥结构为主的低能碳酸盐岩。结合古生态习性, 布曲组沉积环境总体为近岸浅水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构成多个沉积旋回。这一基础资料对下一步分析北羌塘盆地坳陷中南部布曲组岩相古地理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68.
试验了组织培养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发现:(1)培养上清冻干后,4℃下保存6个月仍相当稳定,(2)培养上清加或不加NaN_3,在4℃或-20℃下保存18个月,如果培养上清保持无菌的话,稳定性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69.
我省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早,有一定基础,技术力量较为雄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共有317人,其中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35.7%和27.9%。目前,在农牧渔业部17位生物技术专家顾问组成员中我省有五位专家参加。“六五”以来,我省共承担国家和农牧渔业部下达的研究项目61项,获得经费861.6万元,占各级下达的研究与应用经费总额的83.86%;得到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31项,金额达128.5万元。我省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  相似文献   
970.
二碱化法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