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我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锦河上游,四周群山环抱,历年来主要盛产稻谷。为了进一步摸清水稻栽培制度和栽培技术对水稻螟虫猖獗的影响,几年来我站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座谈访问,分述如下几个问题: 一、栽培制度对螟种的影响 我县境内地势较为复杂,既有平原,又有丘陵,也有山区,而栽培制度也颇为复杂。解放以后,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自 198 3年 Warren等首先从人胃粘膜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 ,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胃粘膜分离 Hp是研究 Hp最基本的方法 ,同时又是诊断 Hp感染、评价新的诊断方法和疗效、体外筛选抗菌药物等的金标准。虽然 ,各国学者已相继研究出各种培养 Hp的含血和不含血的培养基 ,但其培养环境均采用抽气换气的微氧混合气体 ,而使得 Hp的培养不易在基层推广。本文进一步改进 Hp培养基成分 ,采用简便的蜡烛培养法获得了较好的临床分离效果。材料和方法1.培养基配制 按说明称…  相似文献   
996.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60属、110种及变种.种类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占优势,共计46种(42%),其次为硅藻35种(32%).藻类年平均密度为4.17×106 celVL,最高密度为6.10×107 cell/L,最低密度为5.16×103 cell/L.各季节浮游植物优势种差异显著,春季为一种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夏秋两季为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冬季转为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空间分布上,丹江、汉江库区以及取水口3个区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尖针杆藻,五青入库区则以倪氏拟多甲藻占优势.磷浓度是驱动丹江口水库藻类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建库几十年来的对丹江口水库较为全面的4次调查资料,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变化趋势.自1958年以来,50年间,整个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增加了16倍,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有增加的趋势.种类组成由适应河流的固着型硅藻,经过硅藻-绿藻-蓝藻型逐渐发展为硅藻-甲藻-隐藻-蓝藻型.  相似文献   
997.
洱海流域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5月对洱海及其流域内的海西海、茈碧湖和西湖3个小型湖泊进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以期阐明该流域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水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洱海底栖动物密度为1556ind·m-2,生物量8.9g·m-2.主要以摇蚊、霍甫水丝蚓和萝卜螺为密度优势种,相对丰度分别为43.5%、39.5%和8.6%;生物量优势种为刻纹蚬、萝卜螺和摇蚊.GIS插值显示,洱海北部密度最高,中部沿岸区生物量最高,南部密度和生物量均较低,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湖岸区较高.其余3个湖泊以线虫、摇蚊科、颤蚓科和幽蚊科为主,其中以茈碧湖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260.8ind·m-2和1.14g·M-2).CCA分析表明:洱海底栖动物主要受水体TP和Ca2+浓度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34%和27%;西湖与洱海群落组成最相似,主要由水体中较高的TN含量引起.对比历史数据可知,洱海寡毛类和摇蚊科比例继续增加,表明湖泊有机污染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及其种群现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点法,对大理西湖及其邻近湖泊的紫水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收集以往有关紫水鸡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的相关资料.结果 表明: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范围南起大理市,北至香格里拉县,共7个湖泊有紫水鸡分布的记录.其中洱源西湖和鹤庆母屯海是滇西北紫水鸡的主要栖息地,其余5个湖泊的种群数量较少.西湖冬季和春季的种群密度分别是32.67只/km2和18.33只/km2;母屯海春季的种群密度为50.77只/km2.紫水鸡分布的湖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调查期间,紫水鸡主要见于水草丰富的浅水区域、沼泽和芦苇丛生境.针对紫水鸡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人工恢复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董凯凯  王惠  杨丽原  杨宝山  解伏菊 《生态学报》2011,31(16):4778-4782
为阐明湿地恢复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退化区与连续淡水恢复区土壤pH值、盐分、有机碳、全氮、氨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各层土壤pH值总体上降低,电导率显著降低(P < 0.05),表明退化湿地的人工恢复可明显降低其盐度;恢复区上层(0—20cm)土壤盐分均低于下层(20—40cm),未恢复区则相反;(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0—20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增加,分别由恢复前的(7.710?0.756)g/kg、(0.66?0.021)g/kg增加到恢复7a后的(16.96?0.213)g/kg、(1.277?0.027)g/kg,恢复区有机碳、全氮含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上层大于下层;(3)各样地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氨态氮含量,碳氮比值介于4—8之间;(4)相关分析表明,湿地恢复后土壤各因子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有机碳与全氮两者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pH、盐分、有机碳、全氮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该研究结果对于评估湿地恢复效应,指导湿地恢复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塔里木河下游林地树冠QuickBird影像信息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QuickBird影像,采用人机交互方法提取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离河距离胡杨、柽柳树冠信息,以实测数据为真值检验遥感提取冠幅、郁闭度及混交比精度;并建立了胡杨冠幅、胸径、树高关系模型,为塔里木河流域植被调查、生物量估测及生态恢复评价提供依据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胡杨、柽柳冠幅提取精度分别为84.00%、76.24%;林分郁闭度、混交比提取精度分别为69.45%、66.96%.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冠幅与胸径、胸径与树高模型相关显著(R2>0.8,P<0.01);根据遥感解译因子反演胡杨胸径、树高的平均精度分别为80.33%、8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