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建立稳定整合Tet-on基因的ES-D3细胞系,用于人胰岛素基因(pTRE2-human-Ins)在ES-D3细胞中诱导表达调控的研究。方法通过电穿孔转染的方法,将pTet-on质粒导入ES-D3细胞中,利用G418的药物选择特性,对转染的ES-D3细胞进行压力筛选,用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DNA整合鉴定,并用瞬时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TRE-Luc)对筛选的Tet-on阳性克隆株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经400μg/mL的G418压力筛选后,获得了11个细胞克隆株,特异性核苷酸引物检测细胞基因组DNA,有9个ES-D3细胞株可以扩增出相应的核苷酸片段,部分Tet-on阳性ES-D3株South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Tet-on基因片段已整合入ES-D3细胞基因组DNA,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功能鉴定获得1株诱导表达倍率为21.31的ES-D3细胞株,且Tet-on基因阳性ES-D3细胞的形态和生长速度与正常ES-D3细胞没有差异。结论通过电穿孔转染的方法成功地获得1株诱导表达倍率为21.31的高表达ES-D3细胞株,为进行目的基因(pTRE2-human-Ins)在ES-D3细胞中转染和诱导表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Wistar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使用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药 (L 蛋氨酸 )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方法 模型组分别给药 (L 蛋氨酸 ) 2 30mg 只 (A组 )和 4 5 0mg 只 (B组 )每隔 7天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及主动脉弓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服药后引起动物血脂紊乱 ,病理组织学检查服药 8周时实验A组与B组均见到主动脉弓局部内膜下水肿 ,同期B组 (高剂量组 )病理改变重于A组 (低剂量组 ) ,偶见泡沫细胞和单核细胞侵润。对照组无上述相关改变。结论 Wistar大鼠服用L 蛋氨酸一定时间后可引起血脂的紊乱及主动脉弓局部内膜下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并采取胚胎冷冻的方法进行保种。方法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法,把线性化、纯化后的外源基因pEGFP注射入BDF1小鼠受精卵中,胚胎移植给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母鼠,获得子代小鼠。经鉴定对有表达的转基因鼠进行胚胎冷冻保种。结果移植注射胚胎385枚给30只假孕小鼠共出生了306只后代鼠,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得到5只阳性小鼠。F2代转基因鼠胚胎冷冻240枚胚胎。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使外源基因pEGFP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建立了转pEGFP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KLK1转基因大鼠模型。方法腹腔注射PMSG-HCG(150-150IU/kg)超排不同周龄(4-8周)SD大鼠比较超排效果的差异,以可用于注射胚胎数作为评判标准确定最佳超排周龄。构建pBC-klk1转基因构件,经酶切、纯化后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导入SD大鼠受精卵原核并移植到同期受孕的SD受体母鼠输卵管内。出生后仔鼠用PCR和Southern方法检测鼠尾DNA鉴定基因型,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lk1基因表达。结果4-8周SD大鼠超排后分别获得受精卵14±14.8、30±15.2、13.3±13.7、13±14.7、8±5.7,5周龄大鼠超排效果最好,与其他周龄大鼠相比有显差异,P〈0.05;显微注射1538枚卵,移植685(44.53%)枚卵于31只受体输卵管中,12(12/31,38.7%)只怀孕,共产仔62只,经PCR检测获得6只阳性鼠,Southern检测3只阳性。对Southern检测阳性转基因大鼠子代进行RT-PCR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证明klk1基因在肾脏、胰腺和乳腺内表达。结论成功建立klk1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大鼠模型,该模型是高血压病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pcDNA3.1-STK15表达质粒,探讨STK15基因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STK15质粒,将其转染NIH3T3,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TK15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转染pcDNA3.1-STK15质粒的NIH3T3细胞在48 h有STK15的表达,而且该细胞的增殖速度和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K15基因具有增加细胞增殖和细胞侵袭力的功能,进而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离和培养 6 15小鼠的ES细胞集落 ,为建系打下基础。方法 以PMEF为饲养层分离 6 15小鼠的ES细胞集落 ,进行无饲养层培养 ,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ES细胞集落的出现率和传代成功率为 2 2 6 %和 0 94 % ,其ALP染色阳性 ,具有稳定的二倍体核型 ,可自发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结论 成功分离和培养了6 15小鼠的ES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