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为适应目前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和启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出模拟教学,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病例的采集归纳和整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标准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02.
黄玉茜  韩立思  杨劲峰  王月  韩晓日 《生态学报》2012,32(19):6023-6032
通过盆栽试验及生物测试研究花生植株、土壤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对正茬、连作2、4 a和6 a的花生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植株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梯度效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16 g/10 mL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大。花生生长受自毒物质的影响,此影响作用强度因自毒物质的来源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种子萌发以茎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但针对幼苗生长的不同测定指标其部位差异不一致,其中以茎水浸液对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幼苗主根长、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在根际土壤水浸液中鉴定到4种酚酸物质,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豆酸和香豆素,其中香草酸和香豆素含量较高且变化规律性明显,在土壤中的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连作6 a后土壤中的含量达到0.289μg/g和0.025μg/g干土。  相似文献   
103.
以位于湖南省新化和宁乡县两个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的土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酸解总氮(TAHN)及其组分中氨基糖氮(ASN)、氨基酸氮(AAN)和酸解氨态氮(AN)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对组分中酸解未知氮(HUN)的影响不尽相同.与CK相比,单施化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的影响较小,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则显著提高了土壤MBC和MBN的含量.采用BIOLOG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高量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类型因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04.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引起土地碳贮量变化,进而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以位于湖南省桃江县国家级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的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测试板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因长期不同的施肥处理而发生分异.Shannon和Simpson指数的结果显示所有施肥处理均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但秸秆还田和习惯施肥使群落均匀度(McIntosh指数)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试验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为氨基酸类和糖类,但不同施肥处理碳源利用类型有差异.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的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了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中碳、氮含量.这些信息可以为深入研究施肥对全球碳氮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百令片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使用百令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β2-MG、BUN、Cr、IL-6、CRP、TNF-α、血糖和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ys-C、β2-MG、BUN、Cr、IL-6、CRP、TNF-α和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片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压和血糖水平,抑制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6.
粳稻子预44抗LP11稻瘟病菌基因Pizy6(t)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水稻(Oryza sativa)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10%–30%的水稻产量损失。抗瘟水稻品种的培育和育种利用是解决稻瘟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对新的致病性菌株进行分离和筛选是定位与克隆抗病新基因及抗病育种的基础。选择分离自不同稻瘟病发生重灾区的单孢菌株,对广谱抗瘟水稻子预44和感病水稻江南香糯进行致病性鉴定,筛选出两材料间致病性差异明显的5个菌株;进一步利用子预44、湘资3150、9311、日本晴、丽江新团黑谷、中花11、TP309和江南香糯8个抗瘟性不同的水稻材料,对筛选的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结果显示,LP11能使广谱抗瘟籼稻湘资3150严重发病,推测其很可能是新进化出来的强致病菌株。利用子预44和江南香糯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子预44对LP11菌株的抗性是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和图位克隆方法在子预44中定位了1个抗稻瘟病基因Pizy6(t)。研究结果不仅为抗病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菌株,而且为子预44中抗稻瘟病基因Pizy6(t)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lipopolysaccharide,LPS-PG)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mouse periodontal Ligament: Normal Fibroblasts,mPDLF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探讨TXNIP/Nlrp3炎性体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PS-PG刺激小鼠mPDLFs细胞不同时间,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然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培养基作用24 h)和LPS-PG组(2 M的LPS-PG作用24 h),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1)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以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与0 M的LPS-PG相比,1 M和2 M的LPS-PG可显著增加mPDLFs的细胞增殖抑制率(P<0.05)。与LPS-PG作用0 h相比,LPS-PG作用12 h、24 h和48 h均可显著增加mPDLFs的细胞增殖抑制率(P<0.05)。LPS-PG组细胞向中间''伤口''迁移的距离及细胞数量远远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LPS-PG组细胞中IL-1β和HMGB1的水平、NLRP3、cleaved-caspase-1和TXNIP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且NLRP3和ASC、NLRP3和cleaved-caspase-1、TXNIP和NLRP3的蛋白互作能力显著增强(P<0.05),而两组ASC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PS-PG可抑制mPDLF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与Nlrp3炎性体的形成与活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KLF5的相互作用蛋白从而深入探索其生物功能,构建了C端带有FLAG、HA、6x His三标签的p OZ-KLF5真核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p OZ-KLF5载体可通过一次转录得到双顺反子转录单位,即一个转录物能表达两种独立存在的蛋白质:三标签融合蛋白KLF5-3x Tag和筛选标记——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通过偶联IL-2Rα抗体的磁珠成功筛选出KLF5-3x Tag表达阳性的293T细胞,经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KLF5-3x Tag表达情况及其对293T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发现KLF5-3x Tag能够促进细胞克隆的形成并使S期细胞增多,且可被已知E3泛素连接酶WWP1降解,与已有报道一致。进一步通过免疫沉淀实验证明了与KLF5融合的标签的免疫反应性。该质粒的成功构建为研究KLF5相互作用蛋白及深入探索其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α-1080菌在小型发酵罐上产生腐霉素(Carriomycin)的研究结果。在发酵罐中进行了通气、搅拌、补加葡萄糖调节碳源浓度及控制溶氧水平等试验,使腐霉素的产量从摇瓶的2000μg/ml提高到3000μg/ml以上,为工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lymarin, a phytotherapeutic agent, on bladder overactivity in a cyclophosphamide (CYP)-induced cystitis rat model. Female Wistar Albino rats received a singl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YP (150 mg/kg) or saline and after 72 h, bladder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in vitro preparations of whole bladders and cystometry with continuous saline infusion under urethane anesthesia. Silymarin or a vehicle was orally given for 7 days in rats. CYP was injected on the 5th day of silymarin or vehicle treatment and then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on the 8th day. CYP-treatment dramatically potentiated the basal spontaneous contractions of isolated whole bladders compared to control rats. In anesthetized rats, during continuous infusion cystometry, intercontraction interval (ICI)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but bladder voiding pressure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CYP-injected rats compared to control rats. In the CYP-injected group, silymari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mplitude, frequency (contractions/min)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spontaneous contractions, but failed to change carbachol-induced contraction in isolated whole bladder. Also, silymari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CI in comparison to the vehicle treatment. In the saline-injected group,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bladder function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silymarin and vehicle-treated group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CYP-induced bladder inflammation tended to be lower in the silymarin+CYP-treated group. In conclusion,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ilymarin suppressed CYP-induced bladder overactivity. Silymarin may be considered as an attractive treatment for CYP-induced bladder over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