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01.
玉米种质资源抗弯孢菌叶斑病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弯孢菌叶斑病日益严重的发生趋势,对1698份玉米种质(自交系、群体、杂交种以及特殊材料)进行了抗弯孢菌叶斑病鉴定。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种质抗性较引进种质抗性好;不同省份所供种质抗性存在差异,北京、四川、广西种质总体抗性较好;在新选育的自交系中,鉴定出12份高抗材料;在当前培育的杂交种中,有22份高抗或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对弯孢菌叶斑病抗性在相同核基因、不同细胞质种质间无差异;玉米抗大斑病基因对抗弯孢菌叶斑病无效。  相似文献   
102.
云南地方稻种持久抗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1999年,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和不同稻作生态类型的重病区设立5个持久抗性稻瘟病鉴定圃。试验材料为云南的74份地方稻种资源,其中粳稻56份,籼稻18份(含野生稻3份)。通过多个抗性组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表明大白谷(粳、墨江县)、毫弄早(籼、勐海县)、毫玉浪(籼、勐海县)、疣粒野生稻(野、西双版纳自治州)等具有持久抗瘟性能;其中疣粒野生稻高抗细菌性条斑病,对白叶枯病抗性为0级,接近免疫,中抗稻瘟病。通过对品种多抗性组分分析和品种抗性系统聚类分析,提出在不同生态类型时、空动态的病叶片上的产孢量和病斑表型可作为简易、快速鉴定持久抗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3.
西宁大黄小碎片加到20%硫酸溶液和氯仿的混合液中,在水浴中回流以水解,提取,氯仿提取液相继以5%碳酸氢钾溶液,5%氢氧化钾溶液振荡提取,提取液分别以盐酸酸化,即分离得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混合物等黄色沉淀物,后者再以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单体,上述五种蒽醌衍生物再经结晶即得纯品。  相似文献   
104.
人源性抗HBsAg抗体Fab段在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分步整合的方式,将人源性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Fab的轻、重链基因分步整合到巴斯德毕赤(Pichia pastoris)酵母GS115菌株的染色体上,经甲醇诱导,成功地分泌表达出抗HBsAg抗体的Fab片段,表达量达50~80mg/L。ELISA结果显示重组酵母分泌表达出的Fab具有较强的结合HBsAg的能力。通过抗Fab的抗体柱亲和层析,纯化出了纯度较高的Fab产品。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ompTS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RSET A的BamHI和EcoR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蛋白电泳表明在39.9kD处出现超强特异带,占总蛋白的51%。以 Ni-NTA-Conjugate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该399kD的蛋白为所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融合蛋白注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可诱导产生特异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与表达的融合蛋白和从嗜水气单胞菌中提取的36.9 kD外膜蛋白均呈阳性反应,表明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仍保持原有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为此融合蛋白作为疫苗的候选成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应用人源性抗HBcAg单链抗体细胞内表达技术,探讨抗HBV复制基因治疗的应用价值.应用噬菌体展示和基因重组技术,从HBV感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克隆了人源性抗HBcAg单链抗体,并重组至逆转录病毒载体.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PLC/PRF/5为靶细胞进行基因共转染,分别测定实验组细胞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与对照组做比较,观察抗HBcAg单链抗体细胞内表达的抗病毒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在急性HBV感染的细胞株中,抑制病毒复制效率为49%~61%,在慢性病毒感染细胞,抑制率为41%~54%.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单链抗体细胞内表达技术,在抗病毒治疗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应对HBV的4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物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以发现抑制效率高、实用价值大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07.
转基因烟草中的海藻糖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E.coli\% trehase synthalose gene(\%otsA\%) was transferred into \%Nicotiana tabacum\%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but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trehalose in transgenic plant was not available.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 with evaporative light\|scatting detector (ELSD) using water:methyl cyanide(1∶2\^6 v/v) as mobile phase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work. An ODS column Zorbax RX\|SIL was employed. The trehalose detection limits of ELSD was 5mg/L. From the linear…  相似文献   
108.
将人工合成的中国家蚕抗菌肽类CMⅣ基因与抗菌肽信号肽基因连接 ,经EcoRⅠ、HindⅢ双酶切后 ,克隆于pFASTBacⅠ的EcoRⅠ、HindⅢ酶切位点之间 ,得到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 ABP ,经测序证明阳性克隆正确。将重组转座载体转化HD1 0Bac大肠杆菌 ,得到重组Bacmid ABP。将重组Bacmid转染sf2 1细胞及感染甜菜夜蛾 (Laphygmaexigua)幼虫 ,在培养细胞上清及虫体血淋巴中均测到抗菌活性。经Northernblotting证明感染甜菜夜蛾幼虫中有类CMⅣmRNA的存在。且表达产物在酸性电泳中电泳行为与天然抗菌肽CMⅣ组分相似。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细胞及虫体生产抗菌肽药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对提高烟草抗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编码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的otsA基因由农杆菌介导引入野生型烟草植株并在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序列 (CaMV35S)控制下获得表达。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海藻糖实验表明 ,转基因烟草能够合成海藻糖 ,合成量达 1 4μg g叶片湿重 ;转基因烟草表现为耐盐性生长、干燥失重缓慢等抗逆表型。说明海藻糖合成酶otsA基因的引入 ,改变了烟草的糖代谢途径 ,同时也提高了植物的耐盐碱、耐干旱特性。  相似文献   
110.
水稻苗期耐旱性基因位点及其互作的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稻耐旱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对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参照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耐旱鉴定方法,在苗期进行断水,调查期耐旱性,利用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TL)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2个耐旱的QTL(qDT-5和qDT-12),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的GA41-GA257之间的和第12染色体的RG457-Y12817R之间,这两个QTL的加性效应均来自ZYQ8的等位基因,用Epistat软件检测到2个单位点,即GA257和Y12817R,与区间作图分析的结果一致,Epistat还检测到与GA257互作的3个位点(RG541、G318和G192,分别位于第1、4和8染色体上)和与Y12817R互作的1个位点(CT234,位于第3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