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自从1972年Dekeyser等首次证实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腹泻较常见的病原菌,我国1981年上海首次分离该菌以来,国内许多地区已先后开展有关分离鉴定工作,初步表明空肠弯曲菌在我国并不少见,本菌的重要性正日益引起重视。但有关该菌的电镜观察,国内外只见零星报道。本文就其电镜形态及其与致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2.
在小鼠粒单系祖细胞(CFU-GM)集落培养体系中加入LAK细胞能显著增强CFU-GM增殖,LAK∶BMC为8时,CFU-GM数比对照增加194.4%。LAK细胞条件液也有类似co-CSF的活性,单独LAK细胞条件液不能刺激CFU-GM增殖。LAK细胞和BMC共孵育4小时后再进行CFU-GM培养,低浓度LAK细胞仍能增强CFU-GM增殖,而高浓度LAK细胞则显著抑制CFU-GM增殖,LAK∶BMC为8时,CFU-GM仅为对照的27.6%。作者认为小鼠LAK细胞能通过分泌某些co-CSF增强CSF的活力,而LAK细胞对CFU-GM又有接触杀伤的活性。  相似文献   
553.
<正> 1.从DL-赖氨酰胺原料提纯赖氨酸将待提纯的DL-赖氨酰胺原料,在20-40℃条件下,溶入C_1~C_5的低级醇类或乙醚中,使之与CO_2(或HCl、或HBr)形成难溶性的加合物。滤出,再以HCl处理,可得到纯度为98~99%的产品。回收率可达94~96%。[Allied chem,美国专利,3,819,699,(6/25/74)] 2.从含有仲胺和叔胺的赖氨酸水溶液中提纯赖氨酸  相似文献   
554.
通过对小麦耐旱基因型和不耐旱基因型在灌溉与否的情况下,旗叶尖部保卫细胞长度的观察,结果表明,耐旱基因型在有灌溉的条件下保卫细胞表现较短,在无灌溉的条件下表现较长,而不耐旱基因型则表现了相反的结果。因此认为,气孔保卫细胞是鉴定小麦耐旱基因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55.
556.
应用大鼠椎动脉与颈内动脉结扎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再灌注以及RNA点杂交方法观察c-fos基因与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表达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大鼠大脑皮质c-fos基因在再灌后0.5至3小时表达,ODC基因在6小时至14小时表达;海马的c-fos基因则自36至72小时呈现高水平表达,ODC基因表达与之相对同步或稍延后。但是暂时性脑缺血却不能诱导c-Myc基因表达。上述结果提示c-fos及ODC可能在缺血型脑损伤后具有特殊作用。文中对缺蛋再灌引起cfos-及ODC基因表达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神经元应激状态”这一概念以描述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557.
Repair effects of rutin and quercetin on purine deoxynucleotide radical cations were studied using pulse radiolysis technique. On electron pulse irradiation of N2 saturated deoxynucleotide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20 mmol/L K2S2O8, 200 mmol/Lt-BuOH and rutin or quercetin, the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deoxynucleotide radical cations decayed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tra of flavonoid phenoxyl radicals formed within several dozen microsecon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oxynucleotide radical cations can be repaired by flavonoids. The rate constants of the repair reactions were 3.8 ×108-4.4 ×108 mol−1 · L · s−1 and 1.3×108-1.8×108 mol−1 · L · s−1 for dAMP and dGMP radical ca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58.
摘要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影响及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MI合并CS患者,将直接行PCI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n=59例),行IABP辅助支持下PCI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n=46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酶谱指标[心肌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根据患者出院时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74)与死亡组(n=3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两组LVEF较术前提高,LVEDD、LVESD降低,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肌酶谱指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5例再发心肌梗死、7例急性血栓形成,研究组分别为2例、3例(P>0.05);对照组死亡23例,研究组死亡8例,研究组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年龄、Killip分级≥Ⅲ级、高血脂、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占比、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K-MB、LVEF、IABP辅助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Ⅲ级、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为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ABP辅助支持下的PCI能有效改善AMI合并CS患者心功能,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Ⅲ级、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为等为其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9.
为更好地理解高寒草原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养分含量对氮(N)、磷(P)沉降增加的响应,于2018年开始依托全球营养网络(Nutrient Network)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开展模拟氮磷沉降的短期(<5年)氮磷添加控制实验,设置对照(CK)、N添加、P添加、NP交互添加4个处理。N、P添加量均为10 g m-2 a-1。于2021年8月采集植物与土壤样品,采用湿筛法分析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组成,测定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比例从低到高依次为:0.053—0.25 mm、<0.053 mm、0.25—2 mm、和>2 mm,以>2 mm团聚体占主导,其比例在45.48%—71.81%之间。(2)N添加显著降低了0—10 cm土壤层>2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而P添加则显著降低了10—20 cm土壤层>2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3)0—10 cm土壤层各粒级团聚...  相似文献   
560.
对2011—2020年夏季长江口48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长江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时空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口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84种,其中多毛类128种,占总种数的45.1%,甲壳类64种占22.2%,软体动物56种占19.7%,棘皮动物16种占5.6%,其他类合计20种。平均生物密度为(79.5±45.9)个/m2(年份变幅14.7—195个/m2)。平均生物量为(5.20±3.25)g/m2(年份变幅1.01—10.11g/m2),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是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组成的主要类群。十年期间种类数、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口外区贡献最突出。四个监测区域(南支、北支、杭州湾、口外)的优势种差异大。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在各年份的优势种中出现的频度显著最大。总体来看,长江口监测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自然演变趋势向好。三项多样性指数统计结果表明,口外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口内三个区。生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