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摘要 目的:构建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分类模型,用以筛选和优化COX-2抑制剂。方法:基于八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筛选出最优模型后利用Y随机验证法对其进行测试,最后运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八种不同模型的性能比较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模型最优,其预测准确率、平衡准确率、马修斯相关系数、特征曲线下面积和F1分数(分别为0.893、0.825、0.673、0.909和0.933)最高;Y随机验证结果表明最优模型的预测结果并非偶然;此外,通过SHAP算法挖掘出20个最有可能影响COX-2抑制剂活性的结构片段。结论:本研究为新型COX-2抑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可供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或设计更好的COX-2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2.
农田合理投能区域与最优投能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农田代辅助能投入有一个合理的投区域,在该区域内增加水肥投能可增加产出能和产投比,总产出能的合理投能区域大于产投比的合理投能区域;低产农田的合理投区域大小高产农田,通过人工辅助能的增加,可能低产农田与高产农田一样达到作物的最高产量水。在合理投能区域内存在水分投 效线和肥料投入高效线,在两条线上相应的水分和肥料投入效益最高;也存在最优投能配比线和最优经济投入配比线,在两条线上的水肥投入,其能  相似文献   
16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保存着上万种植物,且生境多样,具有较高的蝴蝶多样性。本研究选择三类代表性生境:片段化雨林、次生林和专类园,聚焦于环境指示物种蝴蝶这一类群,通过样线法系统调查一年内蝴蝶多样性及其变化。观测结果显示:蝴蝶在版纳植物园内全年发生,共调查到其成虫5科126属218种6 015头,其中蛱蝶科多样性最高。蝴蝶种类及数量随月动态变化,生境间有差异,7-8月种类和数量达到最高峰;1月种类最少,而5-6月数量最低;每月均出现的种类仅有12种,绝大部分种类分散发生于不同月份。影响蝴蝶群落多样性的气候因子中,月最高温显著影响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数量,月最低温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香农多样性和辛普森多样性,月平均温仅显著影响香农多样性。在版纳的三个典型季节中蝴蝶多样性存在差异,雨季物种丰富度最高,干热季香农和辛普森指数最高;雨季和雾凉季蝴蝶群落组成差异大,仅雾凉季与干热季的蝴蝶群落呈现中等程度相似。此外,在片段化雨林、次生林和专类园这3种不同生境中,蝴蝶群落组成也存在差异,蝴蝶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在次生林中最高,而辛普森指数则是片段化雨林最高;仅次生林与片段化雨林的蝴蝶群落呈现出中等程度相似。本研究揭示了版纳植物园蝴蝶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月动态变化规律,并明确了不同季节和生境中蝴蝶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可为区域蝴蝶多样性观测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究凝血、纤溶和纤维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120例,经检测后将患者分为免疫清除组40例、免疫耐受组40例、非活动性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每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纤溶和纤维化的水平以及统计与感染状态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凝血功能降低(P0.05),纤溶和纤维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活动组和免疫耐受组相比,免疫清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P0.05);非活动组与免疫耐受组相比各项指标大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统计凝血、纤溶和纤维化与HBV具有相关性,凝血功能与HBV呈负相关,纤溶与HBV呈正相关,纤维化与HBV呈正相关。结论: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不同,其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含量有明显差异,可作为疾病发展的监测依据,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胶囊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0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及Ⅲ组,每组30 例,Ⅰ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 疗,Ⅱ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Ⅲ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 丹参酮胶囊治疗,三组均治疗4 周;检测各组患者治疗 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如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最大聚 集率[PAG(Max)]和D -二聚体(D-D)、C- 反应蛋白(CRP),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Ⅰ及Ⅱ组比 较,Ⅲ组PLT、PAG(Max)及D-D 在治疗2、4 周后明显降低(P<0.05),APTT 及MPV 在治疗4 周后升高(P<0.05);FIB 及CRP 亦 在治疗4 周后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Mayo 指数评分均降低,但Ⅲ组治疗4 周后显著低于Ⅰ及Ⅱ组(P<0.05),其中Ⅲ组治疗 后Mayo 指数评分降低幅度(△Mayo 指数评分)大于Ⅰ及Ⅱ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活动性溃 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及高凝状态,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66.
为阐明稻田养殖模式下铜锈环棱螺的繁殖特点及仔螺的生长规律, 于2019年5—11月对稻田养殖的铜锈环棱螺进行逐月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养殖铜锈环棱螺的产仔高峰期为6月, 仔螺的产出规律为2个月1个周期。最小繁殖体重为0.9 g, 最小繁殖月龄为2月龄。不同体重规格的性成熟雌螺, 其怀胚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随体重增加, 怀胚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不同体重组间, 体重为1.00—3.99 g的铜锈环棱螺间的怀胚量没有显著差异, 而其他各体重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仔螺生长特性, 6月和7月为铜锈环棱螺仔螺的快速生长期, 壳高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7.95%和36.99%, 体重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80.60%和128.43%。铜锈环棱螺仔螺壳宽、壳口宽与壳高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壳高和体重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 壳高-体重拟合方程为W=0.0005H2.785, 壳高生长方程为Ht=19.368/(1+3.608e–1.056t), 拐点壳高为9.684 mm, 拐点月龄为1.215月, 最大月增高5.113 mm。体重生长方程为Wt =2.012e–5.051exp(–0.753t), 拐点体重为0.740 g, 拐点月龄为2.151月, 最大月增重0.557 g。综上, 稻田养殖铜锈环棱螺的产仔高峰期为6月, 2月龄达到性成熟, 6月和7月是仔螺的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及与之相对应的30例正常肺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和比较其Fn14的表达,分析Fn14的表达与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的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n1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中。在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鳞癌和腺癌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6);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P=0.000)。Fn14蛋白的表达与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的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以及肿瘤解剖学分类均显著相关(P=0.000、P=0.029、P=0.000、P=0.026),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均无关(P=0.816、P=0.122、P=0.816)。结论:Fn14在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中呈异常高表达,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很可能通过上调Fn14通路,促进NSCL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8.
目前,新加坡国内还没有任何植物生物技术投入商业化生产。截至2020年10月,新加坡共有43种转基因(genetically engineered,GE)植物产品获准用作食品或食品成分。新加坡遗传改良咨询委员会(Genetic Modification Advisory Committee,GMAC)最近修订了关于基因叠加事件的法规,采用“高覆盖低”的方法,对来源于先前GMAC认可的较低阶组合的高阶叠加事件组合豁免监管评估。  相似文献   
169.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口蹄疫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负链RNA的方法。根据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病毒5’-非编码区(5’-UTR)基因序列,设计了5条引物链特异性RT-PCR引物,建立检测口蹄疫病毒负链RNA的链特异性RT-PCR方法。提取FMD病毒RNA,应用设计的正向引物T1-H1做反转录引物,经反转录和RNA酶A消化后,再经两轮链特异性PCR扩增,可特异性地检测FMDV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负链RNA。所建立的检测口蹄疫病毒负链RNA的链特异性RT-PCR方法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确定细胞培养物和动物感染FMDV的病毒复制和了解病毒的致病性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PON2基因9 Ser311C→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PON2基因9 Ser311→Cys(C→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ON2基因9 Ser311C→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610,df=2);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2基因9 Ser311C→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关,PON2基因可能不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